APP下载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变化及临床作用分析

2013-10-25郑明空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22期
关键词:复律前体收治

郑明空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变化及临床作用分析

郑明空

目的 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的变化与临床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12~2013年收治的64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观察组, 并选择同期收治的30例非瓣膜性心脏病窦律患者作为对照组, 采用ELISA法对两组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进行测定, 以对心房颤动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成功复律患者, 其治疗前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比治疗后高。而没有成功复律的患者, 其血清NT-proBNP水平在治疗前后没有明显变化, 并且成功复律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比复律失败患者的低。结论 心房颤动会对脑钠肽的分泌造成严重影响, 并且患者入院时的血清NT-proBNP水平, 对实施复律治疗的效果具有较为重要的预测价值。

阵发性心房颤动;N-末端脑钠肽前体;血清

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就是在脑钠肽前体裂解成为脑钠肽的过程中, 出现的中间产物[1]。在临床的相关研究中显示, NT-proBNP在对心力衰竭病症的诊断、预后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2]。选取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4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 对其实施复律治疗前后的血清NT-proBNP水平变化进行观察, 并与窦律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进行了相应比较,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2~2013年收治的64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观察组, 其中男42例, 女22例;年龄19~76岁, 平均56.8岁。64例患者中33例冠心病, 13例原发性高血压, 15例冠心病伴有EH, 3例特发性心房颤动。同时选择同期收治的30例非瓣膜性心脏病窦律患者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19例, 女11例;年龄18~69岁, 平均51.9岁。30例患者中16例冠心病, 8例EH, 6例冠心病伴有EH。

1.2 方法 对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进行检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的24h内, 在其清晨空腹的状况下, 采用卧位大于30 min后, 在患者的外周静脉中采取2毫升血液;在观察组患者入院后1 h内对血液进行采取。在患者出现心房颤动的1~48 h内对其实施复律治疗, 对于复律治疗成功的患者,在治疗后的1 h内对血液进行采取。而治疗没有成功的患者,在其对普罗帕酮进行口服后的48 h内对血液进行采取。然后将标本放入非抗凝试管中, 3 h内在4℃以下以1000 r/min对其进行离心处理15 min, 以对血清进行提取, 然后放置在低温的冷冻管内, 放在-20℃冰箱内进行保存, 15天内对血清NT-proBNP的浓度进行测定。

1.3 统计学方法 本文资料均采用IBM 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其中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 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 数据应用 x-±s描述,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后, 对照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是(195.61±36.32)ng/L, 观察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是(476.98±189.84)ng/L。由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 (P<0.01)。

2.2 复律治疗前后血清NT-proBNP水平比较 在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实施复律治疗, 治疗成功患者在复律后的1 h内血清NT-proBNP由之前的(435.65±153.27)ng/L, 下降到了(195.61±36.38)ng/L, 可以看出复律后明显比复律前低(P<0.01)。

2.3 复律成功与失败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比较 观察组中复律治疗成功与失败患者, 对其治疗前后的血清NT-proBNP水平进行比较, 如表1所示。由结果可以看出, 复律治疗前复律失败患者与复律成功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具有明显差异(P<0.01);而复律治疗后复律失败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比复律成功患者的高(P<0.01)。

表1 复律治疗成功与失败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的比较(-x±s,ng/L)

3 结论

脑钠肽(BNP)主要是由心室的肌细胞进行分泌, 但是也有少量BNP是由心房的肌细胞进行分泌[3]。使心肌细胞对BNP进行合成与分泌的因素为:心脏容量负荷的提升, 导致心室的压力以及室壁的张力提升[4]。而在分泌BNP的过程中会产生NT-proBNP, 其含量较为稳定, 并且较高, 有利于进行临床检查。而通过研究发现,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 其血清NT-proBNP水平比窦律患者高。而在服用普罗帕酮进行成功复律后, 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降低;但是没有成功复律的患者, 其血清NT-proBNP水平没有明显变化, 并且成功复律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 在治疗前明显比复律失败患者的低。这就说明心房颤动对BNP的分泌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并且入院时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是复律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5]。

[1] 杨曙光, 屈克学, 孙晓云, 等.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药物复律效果的价值.实用医药杂志, 2009,12:3-7.

[2] 陈磊.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对阵发性心房颤动药物复律效果的预测价值.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 15:145-146.

[3] 廖建平.N-末端脑钠肽前体在心血管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2, 04:371-372.

[4] 郑和豪, 方琪.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水平与心功能、QTc间期的研究.中国现代医生, 2012,33:34-38.

[5] 陈泳.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功能不全患者脑钠肽的检测意义分析.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 1:104-105.

462000 漯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猜你喜欢

复律前体收治
医院跨科收治患者服务模式及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心脏超声血流参数对肥厚型心脏结构改变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律成功的预测价值
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糖尿病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呈负相关
同型半胱氨酸、脑钠肽与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复律的临床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应急病房筹建策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急腹症患者收治与防控体会
473例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前抗凝与血栓栓塞风险评估
关于公安机关对特殊涉毒人员收治管理问题的研究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效果
促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