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制中药烧伤解毒膏治疗87例烧伤患者疗效分析

2013-10-25姚鹏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22期
关键词:阳性者紫草换药

姚鹏

自制中药烧伤解毒膏治疗87例烧伤患者疗效分析

姚鹏

目的 探讨自制中药烧伤解毒膏治疗87例烧伤患者疗效。方法 147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87例, 对照组60例, 观察组采用自制中药烧伤解毒膏治疗, 对照组采用湿润烧伤膏治疗。两组患者的总疗效, 换药时疼痛评分, 细菌培养率被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愈80例, 治愈率92%, 对照组治愈50例, 治愈率83.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换药时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10 d后观察组细菌培养阳性者有3例(3.4%), 对照组细菌培养阳性者有4例(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制中药烧伤解毒膏对烧伤患者疗效显著。

烧伤;中药;疗效

在烧伤治疗的全过程中始终贯穿烧伤创面的处理, 因此,对创面的处理是烧伤医生研究的热点, 对创面敷料目前国内外做了大量的研究, 相继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创面敷料。济南消防医院采用自制中药烧伤解毒膏治疗了87例烧伤患者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9年8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烧伤患者147例作为研究对象, 烧伤面积以四肢躯干暴露部位为主, 烧伤面积参照烧伤治疗学中国九分法, 烧伤分度采用国际上惯用的三度四分法, 均为Ⅱ度烧伤患者, 所有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87例, 其中男性45例,女性42例, 年龄14~75岁, 平均年龄(39.6±9.2)岁, 烧伤原因:火烧伤42例, 蒸汽烫伤20例, 爆炸伤6例, 化学烧伤19例。对照组60例, 其中男性32例, 女性28例, 年龄14~72岁, 平均年龄(38.4±8.7)岁, 烧伤原因:火烧伤29例, 蒸汽烫伤14例,爆炸伤4例, 化学烧伤1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烧伤原因、烧伤面积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 具有可比性。

1.2 烧伤解毒膏的制作 组成大黄、黄连、黄柏、紫草、冰片、白蜡、蜂蜡、麻油等。放入麻油内大黄、黄芩、黄连、紫草浸渍1周, 置于铜锅内麻油药加热熬炼, 同时轻入锅底铜勺不停搅动, 蒸发药中水份, 捞出碳化药渣, 过滤药液静置。将医用的白蜡、蜂蜡放入适宜热度的药液化开溶解, 放入研成细粉的冰片, 不停搅拌, 待药液凉冷后, 再行搅拌均匀诸药即得软膏。

1.3 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年龄、烧伤面积大小, 适量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抗生素预防性应用, 加强营养, 增加热量。先用生理盐水及0.1%新洁尔灭或双氧水冲洗, 污物清除后, 选用注射器对水疱者抽出水泡内的液体。可低位剪破较大水疱放出积液, 疱皮进行保留;予以剪除游离或皱折成堆的腐皮。用碘伏溶液再次流毒。感染或有腐肉创面, 脓痂及坏死组织先进行清除。1 h内入院的化学烧伤患者, 用大量的清水清洗, 湿敷更换0.5 h, 用无菌干纱布在清创后粘干创面水分。清创创面后, 对照组采用湿润烧伤膏, 观察组采用烧伤解毒膏在创面上均匀涂抹, 要贴敷平坦外敷创面,防止折叠, 不留死腔, 充分引流创面分泌物, 无菌棉垫外在加入稍加压包扎, 为防止创面受压, 松紧度要适中。在敷料更换时, 若见纱布干燥, 压之无分泌物溢出, 并且与创面紧贴, 则表示局部创面接近愈合, 无感染, 不必揭去, 只需对外敷料更换后包扎。分泌物清除时, 不能用力擦拭, 应尽量用于纱布蘸创面, 防止破坏创面。所有患者彻底清创换药每5 d进行1次, 从创面用咽拭子沾取适量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

1.4 疗效标准 参照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第七版判定。治愈:创面压之无痛、干燥、无渗出。浅二度创面1-2周内愈合, 靠上皮层再生;深二度创面需时3~4周愈合, 靠增殖真皮层上皮使上皮小岛形成, 融合修复。

1.5 换药时疼痛评分 评分标准采用VAS疼痛标准。0分:无痛;3分以下:疼痛轻微, 患者能忍受;4~6分:疼痛并影响睡眠, 患者尚能忍受;7~10分:疼痛强烈, 患者对疼痛难忍。

1.6 创面细菌培养 以患者入院后第1次换药作为0 h计时,创面清创换药10 d后进行时, 以无菌咽拭子对创面分泌物蘸取适量, 细菌培养立即送检。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所有实验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 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 正态分布的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 偏态分布数据比较前经变量转换为正态, 用中位数与四分位数间距表示,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采用成组设计。检验水准定为α=0.05,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总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治愈80例, 治愈率92%,对照组治愈50例, 治愈率83.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两组换药时疼痛评分的比较 经比较, 观察组换药时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换药时疼痛评分的比较

2.3 两组分泌物细菌培养比较 用药10 d后观察组细菌培养阳性者有3例(3.4%), 对照组细菌培养阳性者有4例(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烧伤乃火毒为患, 古人称之为“火疮”或“汤烫疮”,属中医学“疮疡”的范畴。本病的主要病机在于热毒炽盛,局部血瘀内阻, 经络滞塞。故在治疗上应以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化瘀通络为大法。在治疗时首先正确认识烧伤的特点和规律, 有利于提高疗效[1]。在烧伤创面中湿润烧伤膏是目前使用较广泛的烧伤外用药, 较强的收敛作用, 使用已有50多年历史。但由于疼痛刺激早期产生, 微动脉引起收缩,产生不良的微循环, 造成酸性代谢产物大量产生, 积聚蛋白水解酶, 致使组织进行性坏死并加深烧伤创面, 以后贝壳状褐色硬痂逐渐形成。创面上形成的痂壳对有害物质的引流产生阻碍, 是细菌生长的培养基, 因此是创面感染的重要原因, 带来了治疗上的困难[2]。本研究主要观察自制烧伤解毒膏的疗效。

膏剂适用于各种烧伤创面, 其富有粘性, 患处外敷后,既可消炎止痛, 又可避免外来刺激和细菌感染, 局部血液循环可以得到改善, 有利于创面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大黄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收敛止血、活血化瘀等功效。黄连、黄柏清热利湿解毒,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黄连、黄柏含有小檗硷[3], 均有明显抑制绿脓杆菌、葡萄球菌的作用。在机体内外均可对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得到加强, 杀伤金黄色葡萄球菌。故能起到预防烧烫伤“感染关”的作用。方中紫草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现代研究表明[4]:紫草含紫草素、乙酰紫草等成分, 有明显的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作用, 并能使微血管的通透性得到降低, 明显的拮抗炎症急性渗出, 因此有止痛、消炎、收敛、促进上皮生长的效应。冰片性微寒, 有清热止痛、防腐止痒、开窍醒神等作用, 能够促进皮肤药物的吸收, 外用烧伤可以增强药效, 加强生肌疗效。医用白蜡具有止血定痛、敛疮生肌、润肤;蜂蜡在起到良好固定剂的同时, 具有润肤止痛、收敛生肌(久溃不敛)的功用;麻油味甘, 性微寒, 具有消痈肿、止痛生肌、补皮裂等功用, 创造了创面修复、早期愈合的有利条件[5]。本研究显示, 观察组治愈80例, 治愈率92%, 对照组治愈50例, 治愈率83.3%, 两组比较差异(P<0.05)。观察组换药时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10天后观察组细菌培养阳性者有3例(3.4%), 对照组细菌培养阳性者有4例(6.7%), 两组比较差异 (P<0.05)。

因此, 对于所有烧烫伤患者使用本药不仅具有明显止痛效果, 创面的渗出液可以明显减少, 并且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同时该烧伤膏具有药材易得, 价格低廉, 制作简单, 使用方便, 疗效显著的优点。

[1] 高华.湿润烧伤膏对烫伤大鼠炎症反应与创面愈合的影响.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10, 22(1):11.

[2] 许亚芬.中药外用治疗烧伤的研究进展.江苏中医药, 2008,40(12):112-113.

[3] 朱蓉.自制烧伤中药药膏治疗烧烫伤的临床观察.中国中医药咨询.2011,3(21):147.

[4] 李若志, 李利平, 李州华, 等.中药烧伤敷料治疗烧伤435例疗效分析.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36(6):834-835

[5]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The outcomes of burns detoxification paste on treatment of 87 cases of burn patient


YAO peng
The Jinan Fire Hospital, Jinan 250021,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outcomes of burns detoxification paste on treatment of 87 cases of burn patient.Methods 147 patients with bur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obsrvation group(n=87 cases) and the control group(n=60 cases).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through burns detoxification paste,while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EBO.The total effect,dressing pain score and bacterial culture rate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80 cases were cured, the cure rate was 92% and in the control group 50 cases were cured, the cure rate was 83.3%, difference of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P<0.05).Observation group dressing pain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After 10 days the observation group bacteria culture was positive in 3 patients (3.4%), positive bacterial culture in the control group 4 patients (6.7%), the two groups having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s burns detoxification paste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Burn;tradi tional medicine;Effect

250021 山东省济南消防医院

猜你喜欢

阳性者紫草换药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2016—2019年广州市无偿献血者酶联免疫检测情况分析
肌炎特异性抗体亚型在多肌炎/皮肌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中的价值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不同种类紫草对比研究
小儿红屁股涂紫草油
紫草素对慢性宫颈炎大鼠模型中免疫因子的干预作用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湿性敷料用于感染伤口换药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不同市场紫草相关质量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