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高职课程体系探析及其启示
——以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经济合作学院为例

2013-08-08张景书

成人教育 2013年1期
关键词:荷尔课程体系模块

程 柳,张景书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2.商洛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于80年代,二十世纪90年代在数量和规模上有了飞速的发展。快速的发展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薄弱基础提出了挑战。我国的高职院校大多沿袭了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模式,缺乏统一的课程体系标准作为参考。实践与理论内容的脱节则让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就业面临挑战。高职教育的领头羊德国,双元制的课程体系为其经济发展承担培养生产第一线能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全面人才的任务,优势明显,特色鲜明。

一、德国高职课程体系的特色

德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分为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但从整体而言,则是双元制的课程体系。

(一)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课程观

课程观是对课程的看法和观点的总和,其范围涵盖课程各个方面及领域,包括课程概念、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在德国的职业教育家眼中,课程常常与职业活动密不可分。截至2003年,德国的职业教育已经根据13大类职业领域、68个职业群共划分了450个专业,其中双元制职业教育专业为350个。而就“职业活动所需能力”这一论题早就引起职业教育家的关注。其中最早可以追溯到1974年,德国著名职业教育家梅尔滕斯(Mertens)提出了关键能力的方案。1991年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进一步提出职业能力的理念(如图1所示)。由于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至今在德国职业教育界仍引起很大的反响,许多的课程的编制,诸如“双元制”课程、“学习领域课程”都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图1 职业能力的结构[1]

(二)政府统筹,企业和学校共同承担课程开发

由于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经济合作学院的课程体系是双元制的课程体系,这就是学校和企业这两元。双元制的课程体系的优势在于高等教育与实践职业培训密切结合,不仅提供理论知识,而且提供公司的实习经验。职业学院的“双元制”课程体系开发由联邦政府、职业学院和企业共同参与。联邦政府教育部下属的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制定和修改课程标准,之后由各州政府、联邦政府、雇主集团、雇员工会的代表所组成的领导委员会进行表决,通过后再由企业和职业学院分别遵照培训条例和教学计划根据具体情况对本校的课程进行开发。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经济合作学院的课程体系正是如此。只是由于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的经济合作学院是一所私立教育机构,其由弗伦斯堡和吕贝克行会共同支持,主要承担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继续教育及培训项目。[2]所以,其课程体系开发有着相似的特征。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经济合作学院课程由弗伦斯堡和吕贝克商会的职业教育委员会统筹,由经济合作学院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发。[3]一方面,经济合作学院完成学生理论课程的开发;另一方面,与其合作的企业进行企业实习课程的开发,之后两者进行协商确定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经济合作学院最终的课程体系,见图2。

图2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经济合作学院课程开发结构图

(三)基础、专业和实习相结合的课程组织与结构

根据双元制的课程编制原则,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经济合作学院的课程设置以模块的形式进行组织。同一模块中均为相同的学习目标模块满足个人的需要,拥有交叉学科的综合模块。这些模块是除固定核心模块之外的补充模块。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经济合作学院共开设了三个双元制的专业,分别是工商管理(Business Administration)、企业信息系统(Business Information System)和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每个专业都有其独特的课程模块组织。以工商管理专业(表1所示)为例。

在表1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每一学期的课程设置充分地体现德国双元制核心阶梯式课程结构。以第一学期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基础数学代表了基础理论,属于宽基础的范围,也是为了培养学生最基础计算能力所必须的。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商业信息系统、基础商业管理和会计Ⅰ三门课程。实践课程则是开设了实习模块Ⅰ,这主要是保证实践与理论的有效衔接。另外,交流(communications)这一门课程的开设帮助学生提高与人交际的能力,这也是商业管理学生所必需的素质之一。

表1 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4]

(四)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课程评价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经济合作学院的课程评价不同于职业资格考试。一般而言,职业资格考试应按照《联邦职业教育法》,以职业资格考试为基本准则,由德国工商协会(IHK)的职业教育委员会(由雇主代表、雇员代表和职业学校的教师组成)统一负责对学生进行考试考核。所以,其需要学生在学校和企业经过一定时间学习,才有能力和资格参与。[5]这里的课程评价主要是以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经济合作学院及其合作的企业共同进行考核的。与此同时,学生参与考核学校和课程,使整个课程评价更加丰富。学校评价由教师团队集体讨论后确定。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评价考核主要是通过学期末每个专业的课程的模块评估的形式进行。与此同时,模块的评价的形式多样。一般都是考试,学科论文或学期项目或口头陈述形式呈现的。完成一个模块,学生可以获得成绩和学分。学分授予根据学生完成相关模块的情况。一个学分为25个学时。学分授予同时也根据学生在公司训练实习的程度授予。学位论文的目的在于研究一个长达八周的课题。课题是与其受训公司当前的形式有关。同时对于解决当前问题提出实际的建议。总的来说,学生只有完成180学分,才能被授予学位。[6]

二、立足国情,探索中国特色的高职课程体系

(一)企业是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核心

德国的高职课程体系,最大的特点就是“双元制”。我国的高职课程体系之所以缺乏统一的标准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我们缺少了企业这重要一环。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通过《职业教育法》将高职院校和企业加以绑定。与此同时,企业的培训还要遵守联邦政府的《培训规章》和《职业培训条例》。这就保证了企业与职业教育的密切联系。企业与学校双方在联邦政府的宏观调控下,互惠互利。学校成为企业员工培训的重要基地,而企业则为学校学生实习和就业提供了机会。因而,我国的高职课程开发可以让企业更多地参与,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可以通过软硬兼施的方式,如适当地减税,或者国家拨款的形式,加之参考德国颁布的职业条例。

(二)高效设置课程,严格控制学分

德国高职课程设置在六个学期。基本上每个学期都涉及实践模块。这就保证了理论和实践的契合。学生学习完理论知识,很快地就可以迁移到实践中,而且是工作中。学到的就是有用的且实用的。我国高职课程设置大多是模仿普通本科的设置,以三年制的高职院校为例,第一年是统一的基础课,如英语、数学等;第二年是专业课;第三年是实习。现在也有一些学校采取的是“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设置的思想,但是为数不多。这种基础课、专业课、实习三段的课程设置,十分不宜于学生的学习。我国高职院校有必要采取这样的设置方式,学校与企业合作,企业负责学生的实习课程。在学生入学前,与学生签订毕业三个月的实习合同。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是1∶1。根据企业和学校的远近,将实习课程的时间进行灵活的安排。理论课程不必安排太多,以够用为主即可。同时,严格执行学分制,许多专科学生没有达到毕业生应有的理论和实践的水平,学校就不应该颁发毕业证书。如果高职院校降低门槛,那就意味着他们到社会中将承受更大的就业压力。

(三)社会能力的训练,不可忽视的一环

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有很明确的目标,就是以职业能力(前面已述)为标准。其中的社会能力是我们要考虑的。随着社会经济飞速的发展,学生群体也随之面临各方的巨大压力。学生心理、人际沟通及相关技能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在保证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基础上,应在每周开设一次心理辅导课。课程形式可以多样,如报告、短片分析等,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系统地了解自己。与此同时,应在学校开设心理咨询中心。召集学生志愿者,对其进行培训,以期通过朋辈辅导的形式,对学生心理进行疏通。人际沟通的课程也可以参照心理课程进行,或是以小品剧或游戏的形式进行。这一类课程,可以参照国外的耶鲁公开课的形式,或是以其视频为辅助。社会能力训练可以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但也要设置学分,学分的获得主要通过课堂的表现,以考试为辅助,但考试内容以开放性为主,避免照本宣科的形式,如未达需要重修。

(四)动态持续的多元课程评价机制

课程评价应该是动态的,不应是静态死板的。校本课程作为我国多数高校课程开发的主要方式,面临许多挑战。其开发多集中在初始阶段,评价阶段并没有与课程设计紧密结合。这就有必要在编制校本课程的之始,就让企业代表或是行业的技术人员参与。这就为以后课程评价有了依据,同时也应该邀请高校有课程理论的基础教师进行指导,同时评价的过程,应该将三者结合起来。课程进行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程评价当中,让课程更符合学生的兴趣,就像企业也要满足顾客的需求一样,课程只有让学生感觉到适合自己,这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程结束后,可以采取考试的形式,同时学生仍要参与课程的评价,不仅是对教师的授课进行评价,也要对课程的内容的调整提供建议和自己的看法。总而言之,就是课程评价贯穿于课程的始终,使其成为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同时,高校教师代表、企业代表或是行业的技术人员、高职教师和学生四方应成为课程评价的主体,保障课程评价的有效进行。

[1]徐国庆,雷正光.德国职业教育能力开发的教育理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5):59.

[2][3]Bundesministerium für Bildung und Forschung(BMBF).http://www.hwk- flensburg.de/index.php?id=1904,2012-03-10.

[4][6]Berufsakademie - English[EB/OL].http://www.wak-sh.de/act.html,2012 -03 -20.

[5]姜大源,刘立新.(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BBiG)[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5):56.

猜你喜欢

荷尔课程体系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纽荷尔脐橙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缺硼条件下两种不同砧木“纽荷尔”脐橙矿质元素含量变化的比较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