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程开放教育中学生多样化学习现状的研究分析

2013-01-28

成人教育 2013年1期
关键词:比例个性化规则

杨 敏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教务处,北京100039)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人才的知识储备要求越来越深入全面,必然促使人们对知识有更多样化、更丰富的需求,以实现自我需求为目的的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日渐成为关注焦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教育活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要提高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参与率。[1]国家开放大学也明确提出以“不断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学习需求”作为自身建设发展的重要使命之一。[2]各教学机构深入了解学习者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与现状,以学习者为中心,不断加强教育改革,为满足个性化学习中的个体差异,提供必要的支持与服务,是学习者的迫切需求,也是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为远程开放教育的主要力量,广播电视大学在30年的教育实践中,针对不同学科专业建立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满足了各学科专业学习人员对本专业知识的渴求,为国家培养了众多专业性人才;同时广播电视大学在学生个性化的开放教育方面不断进行积极的探索,并以新版教务管理系统中为依托,提供学生自主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的平台,系统中存在大量学习者在学习完本专业的相关知识之余,选修了非本专业课程。学生的自主择课行为中充分体现了学习者对知识需求的不断变化,反映了人们对不同门类的知识积累,对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有越来越强烈的愿望。

一、研究方法

广播电视大学新版教务管理系统在专业规则的制定、学生选课、报考、成绩记录等各个环节都体现了个性化学习计划的理念,通过“专业规则”机制对所有课程进行重新组合,学生选择就读专业后,不仅可以选择专业规则内的必修、选修等各类课程,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个人兴趣爱好等选择本专业规则外的课程,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自主制订学习计划的目标。[3]自2009年开始,系统中已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科学、全面分析学生选课行为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撑。[4]

本文我们将充分利用新系统中“专业规则”的设置特征,着眼于学习者规则外选课,从选课人次、选课人数、选课人员分布等多个方面提取相关数据,通过分析学生选课行为,总结当前电大学习者对个性化学习、多样化学习的需求的特点。

二、多样化学习研究分析

1.专业选取

为了使实验样本数据具有充分的代表性,我们选取了电大系统中招生人数较多的9 个专业进行分析,分别是汉语言文学、工商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方向)、汉语言文学(师范)、会计学、农业经济管理、乡镇企业管理、法学、行政管理,各专业在新版教务管理系统中的招生人数均超过5 万人。考虑到学生选课数据的完整性,本文仅提取这9 个专业的毕业生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截止2012年春,各专业在新版教务管理系统中的招生人数及毕业生人数如表1:

表1中比例的计算方法是:本专业毕业生人数/本专业总招生人数。

从表1可知,一方面,为使对学生的选课行为的统计结果具有一定代表性,所选取的9 个专业总招生人数及毕业生数量比较大;另一方面,各专业已毕业学生占该专业总招生人数均在20%左右,大量的在籍生数据为本文的研究成果提供验证的平台,使研究成果更具有应用价值。

2.学生选课人次数据统计

首先,对上述各专业毕业生总选课人次、规则外选课人次,规则外选课比例做统计,得出结果如下表2:

证明 (ⅰ) 当a>λ1且时,系统(3)没有半平凡解(0,θd),分量为0的解只有(0,0)和(θa,0),由引理5的(ⅰ)—(ⅴ)及不动点指标可加性可知

表2 各专业规则外选课人次及所占总选课人次比例

专业名称 规则外选课人次总选课人次比例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方向)10592 330788 3.20%汉语言文学3779 266572 1.42%乡镇企业管理7925 685541 1.16%农业经济管理4668 410179 1.14%

表2中,比例的计算方法是:规则外选课人次/总选课人次。

从表2中可以看出,各专业均存在规则外选课的情况,但不同专业的规则外选课比重差别比较大。其中工商管理、会计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三个专业的规则外选课比例较高,均超10%,法学、行政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方向)三个专业的规则外选课比例也比较高,均超5%,汉语言文学、乡镇企业管理、农业经济管理规则外选课比例稍低。

3.选课人数数据统计

由于各种客观原因,系统中存在部分学生在校期间多次选修同一门课程,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学生选修规则外课程的情况,我们进一步对各专业选修规则外课程的人数进行统计,并与各专业总选课人数进行对比,分析规则外选课所涉及的人数比重,结果如下表3:

表3 各专业规则外选课人数及所占总选课人数比例

表3中,比例的计算法方法是:规则外选课人数/总选课人数。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专业学习者均有规则外选课情况,但不同专业规则外选课人数的比例差别悬殊。其中,工商管理、会计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三个专业的规则外选课学生占总学生的比例尤其高,尤其是工商管理专业,选修了规则外课程的学生占总学习人数的84.36%;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中选修规则外课程的学生比例则只有7.46%。

从表2及表3我们可以看出,不同专业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性,这种专业级的学生选课行为差异性,我们认为一方面来源于客观原因,即不同专业、不同行业对学习者、从业者知识储备的差异化需求,而电大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并未及时地适应该专业和行业的新需求,导致大量学生只能从本专业规则外选择课程。另一方面也有部分主观原因,即不同学生个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产生的个体差异性。

4.规则外课程数统计

为深入研究学生个体差异性,我们对各专业所涉及规则外课程的选课人数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如表4:

表4 各专业涉及规则外选课数据及人数

从表4中可以看出,部分专业学生所选择的规则外课程种类比较多,如法学、行政管理两个专业;而部分专业学生所选择的规则外课程涉及的科目数比较少,如农业经济管理、乡镇企业管理两个专业。

为了分析学生规则外选课的共性与差异,需要综合考虑规则外选课人数与规则外选课课程科目数,我们进一步单独对具体专业的规则外选课课程及选课人数进行统计。本文只挑选了规则外选课人数最多的工商管理专业、规则外选课科目最多的法学、规则外选课科目最少的乡镇企业管理三个专业详细分析。

工商管理专业共涉及规则外课程数目122 门,部分课程选课学生分布如图1。下列各图中比例1=本专业本课程选课人数/本专业规则外选课人数;比例2=本专业本课程选课人数/本专业总选课人数。

图1 工商管理专业

对比表2、表3及图1中可以看出,工商管理专业规则外选课人次及人数均最多,其中约有98%的规则外选课的学生均选修了管理学基础、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三门课程,分别占本专业总选课人数的超过80%;其他119 门课程选修人数比较少,每门课程的选课人数占总选课人数的比例在2%以下。

法学专业共涉及规则外课程数目427 门,选课学生分布如下:

图2 法学专业

对比表4及图2可以看出,法学专业共涉及427 门规则外选课,选修了规则外课程的学生中各有超过83%的规则外选课学生选修了民法学、法学基础知识、刑法学三门课程;但与图2中工商管理专业相比,法学专业规则外选课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较小,只有5.15%,所以三门课程选课人数各占总选课人数约24.2%。其余课程的选课人数比较分散。

乡镇企业管理专业共涉及规则外课程数目38门,选课学生分布如图3:

图3 乡镇企业管理专业

从表4及图3可以看出,乡镇企业管理专业规则外选课人数较少,涉及规则外课程数目也较少,仅38 门,且从图3中可以看出,各门课程的选课人数占总选课人数比例均较少,选课比较分散,可见本专业学生规则外选课个性化特征非常明显。

综合对比图1、图2及图3可知,选课相对集中的课程体现了该专业学生的共同需求,相对比较分散的选课表现的是学生的个性化选择。如在工商管理专业,管理学基础、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三门课程是学生的共同需求,相关教学管理人员可以考虑调整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将这三门课及学分纳入到本专业规则的范围内,其他学生比较分散的课程则可为学生课外兴趣爱好的研究提供参考;同理,法学专业中民法学、法学基础知识、刑法学三门课程的选课人数虽然占总的选课人数比重不大,但占规则外选课人数的比重很大,体现了这部分学生的共同需求;乡镇企业管理专业中,学生规则外选课虽然比较分散,但从表3中可以看出,本专业学生规则外选课的人数比例还是比较重的,占21.52%,对这部分学生规则外的选课行为的进一步研究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研究结论

本文中针对上述9 个专业毕业生的选课行为,从规则外选课人次、人数、课程分布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从分析结果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一是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强烈。不论是招生人数最多的行政管理专业,还是人数较少的乡镇企业管理专业,各专业均存在学生选修规则外课程。

二是各专业规则外选课规模各有不同。某些专业由于专业本身对知识多元化的要求、对相关专业知识有一定的要求等原因,选修规则外课程的学生比例比较高,如表2所示的工商管理、会计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三个专业。一方面说明学生个性化知识需求的普遍存在,另一方面也说明各专业学生对规则外课程的需求各有不同。

三是各专业中学生选修规则外课程的分布各有特点。部分专业学生选课相对比较集中,如工商管理专业,不仅选修规则外课程的人数比例很高,而且学习者在科目选择上有共性,大多数学生均选修了管理学基础、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三门课程;而部分专业学生选课比较分散,没有统一的倾向性,如乡镇企业管理专业,这些分布比较分散的选课结果正体现了不同学生对知识储备的差异化需求。

对于由于专业新需求等客观原因产生的规则外选课,我们认为有必要通过调整专业课程设置等方法满足学生的这一共同需求。而对于由于学生个体主观性产生的规则外选课,我们认为应该充分引起相关资源建设部门的注意,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不仅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也更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促进资源建设快速发展。

四、建议

经过多年开放教育的积累,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中积累了大量丰富的学生行为数据,不同时期学习者选课行为从统计方面最直观地反映了社会需求、学生需求的变化,是教育过程中重要的第一首资料,不仅对研究教育、甚至对研究社会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对这些数据的深入挖掘,对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是为学校教学改革、培养模式改革和资源建设提供重要参考,促进教学改革更好地发展,促进学校资源建设。国家开放大学提出要以学习者为中心,根据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开始大批量素质教育类、兴趣爱好类、技能培训类单科课程和通识课程,继续推进课程开放政策,使学生可以根据工作岗位、个人发展需要、自主选择课程进行学习,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将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包括对学生终身学习档案、“学分银行”等理念的研究和探索,因此充分研究利用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学经验是将推动国家开放大学的建设发展。

二是对学生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将加深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启发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为提高国家继续教育参与率,加速实现国家建立教育强国的目标。

三是使中国开放教育更加适应时代发展,更好地满足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服务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

由于广播电视大学阶段,不少地区的学习者由教学点或分校统一选课,学生的选课行为并不是完全自主方式,因此目前的学生选课行为并不全面;国家开放大学阶段将建立更加开放的教育机制,势必将促进学生自主选课、自主学习。因此,对学生选课行为的关注与分析将是长期的工作,以实时反映社会及学生对知识结构的最新需求,提高开放教育的灵活性,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2010-2020年)[R].2010.7.

[2] 杨志坚.历史视野中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11,(9).

[3] 杜秋虹.成人高等教育多样化、个性化人才培养的调查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8,(10).

[4] 袁亚兴,任冉,陈彦凌,鲍赟力.开放教育教务管理系统使用手册[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比例个性化规则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人体比例知多少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让规则不规则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按事故责任比例赔付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限制支付比例只是治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