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护理方法对儿童大叶性肺炎疗效的比较

2013-07-26陈桦婧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11期
关键词:超短波大叶理疗

陈桦婧

陈桦婧:女,本科,护师

儿童肺炎是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的疾病,但儿童大叶性肺炎少见,且大叶性肺炎一般起病急[1],表现为突然高热、胸痛、食欲不振、疲乏、烦躁,少数患儿可有腹痛。重症患儿出现中毒性脑病症状,惊厥、谵妄及昏迷,甚至出现感染性休克[2]。护理大叶性肺炎儿童患者非常重要,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儿童大叶性肺炎康复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2年3月本院住院的60 例儿童大叶性肺炎患儿,男29 例,女31 例,男:女=1∶1.07。年龄7 d~8 岁,平均(2.47 ±1.83) 岁。其中新生儿10 例(16.67%) ,1 个月~3 岁16 例(26.67%) ,4~6 岁19 例(31.67%) ,7~8 岁有15 例(25.00%) 。发热60 例,其中体温<39 ℃有38 例(63.33%) ,≥39 ℃有22 例(36.67%) 。咳嗽39 例(65.0%) ,早期以刺激性干咳为主,部分咳嗽较剧烈。咳痰41 例(68.33%) ,其中白色黏痰16 例,黄脓痰14 例,铁锈色泡沫样痰8 例,痰中带血3 例。头痛23 例; 胸痛26 例,安静时轻,咳嗽时疼痛明显;胸腔积液21 例,其中7 例年龄小于4 岁,均是肺部炎症侧; 肠道症状38 例(63.33%) 。60 例患儿入院时X 线胸片均呈肺叶阶段性病变,大片密度增高影或肺实质浸润性病变。儿童大叶性肺炎占同期患儿肺炎的6.70%。

1.2 方法

1.2.1 分组方法 对60 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调查,包括人口统计学信息、实验室检查资料、辅助检查资料、治疗及预后等。按照护理方法随机分超短波理疗组30 例(A组) ,超短波理疗和智能通络仪合用组30 例(B 组) 。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入院时体温及胸部X 线及实验室检查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 ,具有可比性。

1.2.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常规采取应用和口服化痰药治疗,并给与体位引流,胸背部叩击振动护理干预。入院后均对家长进行入院教育。A 组给予超短波理疗仪,操作方法为板状电极在病变相应部位前后对置,每次5~15 min,1 次/d,5~7 d 为1 个疗程。B 组在超短波理疗的基础上给予智能通络仪护理,操作方法为将药垫电极片连至风门穴、身柱穴、孔最穴、定喘穴,每次20 min,1 次/d,5~7 d 为1 个疗程。

1.3 疗效评价[3]治愈,治疗7~10 d,咳嗽消失,肺部啰音消失,胸部X 线显示炎症吸收; 好转,治疗7~10 d,咳嗽减轻,肺部啰音减少,胸部X 线显示炎症部分吸收;无效,治疗7~10 d,咳嗽无好转,肺部啰音无好转,胸部X 线片显示炎症无吸收。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8.0 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比较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Wilcoxon 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咳嗽消失、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的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儿咳嗽消失、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的比较(d,±s)

表1 两组患儿咳嗽消失、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的比较(d,±s)

组别A例数 咳嗽消失 体温恢复正常组B 组30 7.18 ±1.41 4.54 ±1.00 30 5.27 ±0.82 2.69 ±0.76 t 值6.4138 8.0674<0.05 <0.001 P 值

2.2 两组患儿治疗7 d 后疗效的比较(表2)

表3 两组患儿治疗7 d 后疗效的比较 例(%)

3 讨 论

大叶性肺炎常见于男性青年患者,儿童患者少见[4],而近两年发现,儿童大叶性肺炎在本院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智能通络治疗护理对儿童大叶性肺炎干预的影响,对于临床指导提供了一定的经验,也对医护工作者有着重要的指导。

3.1 超短波理疗护理及联合护理的比较 智能通络仪是在祖国传统医学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应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的医疗设备,重点体现了整体辨证治疗技术,已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入首批中医诊疗设备推广目录。该设备对症治疗,操作简便,适用于专科使用,而ABE 系列导药垫是综合国内众多专家的经验,并反复在临床验证的纯中药离子导入电极保湿垫。经皮经穴靶向药物透入技术是整体辨证治疗技术的药物外用治疗部分,通过智能通络治疗仪的温热音频脉冲靶向作用,经局部或穴位透入到人体,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超短波理疗护理是常用的物理疗法,超短波能穿透组织,作用于肺部,促进炎症的吸收消散,尤其是急性炎症效果显著[5]。其机理为超短波理疗改善神经功能状态,使肺部炎症组织的兴奋性降低,阻断或减轻病理性冲动的恶性循环,并改善局部微循环和淋巴循环,使肺部炎症部位白细胞和抗体数目增多[6],这有利于炎症局限,促进病理产物及细菌毒素得以排泄[7],有利肺部组织的修复。

联合护理效果好于超短波理疗,药物主要由浓缩中药制剂与透皮耦合剂组成,经皮用药,见效快、浓度高,经皮由穴靶向给药直达病灶,智能通络治疗仪独有深度调节,从而达到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的目的。同时超短波理疗使肺部血管扩张,通透性加强,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从而达到抗炎杀菌的目的。本研究显示,二者联合应用效果明显好于超短波理疗组。

3.2 智能通络仪护理和超短波理疗护理的缺陷 临床发现,某些患儿对智能通络治疗护理和超短波理疗产生恐惧心理,因此治疗前应向患儿交待清楚,否则患儿的哭闹会影响治疗的效果,且年龄小的患儿不配合智能通络仪护理和理疗法护理。本研究利用患儿贪玩心理,在理疗室给予播放动画,让患儿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治疗。同时,穴位定位对治疗的影响更大,如何改进设备值得思考。本研究的样本数量小,且智能通络仪护理和理疗护理的效果也与患儿的年龄有关,存在干扰因素,影响药物的输入及超短波的治疗,因此需要作进一步的扩大样本量观察。

总之,超短波理疗和智能通络仪护理联合护理对于护理儿童大叶性肺炎有着较好效果。超短波理疗护理和智能通络仪护理操作简单,为临床护士必备的操作技能,且能有效地促进患儿的恢复,缩短治疗时间。

[1] Glanz JM,McClure DL,O′Leary ST,et al.Parental decline of pneumococcal vacc-ination and risk of pneumococcal related disease in children[J].Vaccine,2011,29(5) :994 -999.

[2] Youn YS,Lee KY,Hwang JY,et al.Difference of clinical features in childhood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J]. BMC Pediatr,2010,6:1 -7.

[3] 陈惠琴.博利康尼、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杂志,2006,14(2) :133 -134.

[4] Volini IF,Hughes JR,Peffer JR.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ulfadiazine,pen-icillin,and penicillin combined with sulfadiazine in the treatment of lobar pneumoia.194 -9[J].Chest,2009,136(5 Suppl) :e20 -1.

[5] Choudhury SA,Ladson G,Kabir MS.Evaluation of serotype-specific immunity to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in pregnant women and cord blood of infants: impact of race and ethnicity[J]. J Natl Med Assoc,2012,104(5 -6) :251 -257.

[6] Jackowska T,Pluta J.Routine infant immunization with the 7 -and 13 -valent p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s:current perspective on reduced-dosage regimens[J]. Arch Med Sci,2012,8(3) :542 -548.

[7] 任小英.超短波及中药治疗小儿肺炎100 例临床观察[J].江西中医药,2005,36(3) :42.

猜你喜欢

超短波大叶理疗
juliArt觉亚头皮理疗中心
肌内效贴:无毒无害理疗产品引发关注
超短波联合穴位按摩治疗Ramsay-Hunt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大叶胡枝子根皮抗炎镇痛活性部位及其机制
大叶落地生根及其盆栽技术
机载超短波电台邻道干扰减敏特性建模与评估
航空超短波通信链路余量分析系统设计
大叶女贞锈壁虱药物防治试验
浅谈家畜大叶性肺炎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