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内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的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2013-07-01杨兆武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7期
关键词:胆道胆管结石

杨兆武

肝内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的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杨兆武

目的分析肝内胆管结石同时合并胆管狭窄患者的临床手术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接收的92例肝内胆管结石同时合并胆管狭窄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治疗组同时联用纤维胆道镜进行残余结石的清理,对比两组整体手术效果以及临床不良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4.0%和83.3%,显效率分别为60.0%和30.9%;另外,治疗组所有患者均未行二次手术,并发症发生率6.0%;对照组行二次手术患者占4.8%,并发症发生率11.9%;治疗组手术效果更佳(P<0.05)。结论肝内胆管结石同时合并胆管狭窄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治疗的同时,联合使用纤维胆道镜进行残余结石的清除,利于手术效果的改善,值得推广。

肝内胆管结石;胆管狭窄;手术;效果

肝内胆管结石临床比较常见,发病后同时合并胆管狭窄的几率比较高,临床一般采用手术方式清除肝内胆管结石,在结石清除时,如何有效对胆管狭窄处结石进行处理,是保证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1]。本文即以我院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同时合并胆管狭窄患者的临床手术资料为例,对该症的临床治疗进行具体探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9年2月~2013年2月我院共接收92例肝内胆管结石同时合并胆管狭窄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患者,男26例,女24例;年龄在23~69岁,平均(47.3±4.1)岁;病程在10个月~23年,平均(6.3±1.2)年。对照组42例患者男23例,女19例;年龄在24~68岁,平均(46.8 ±3.9)岁;病程在12个月~21年,平均(6.1±0.8)年。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以及病情基本情况等资料,均不具显著差别(P>0.05),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及检查情况①临床表现:所有患者临床均出现发热、右上腹部明显疼痛等症状,均具有急性胆管炎史。②临床检查情况:所有患者均经CT、B超以及MRCP等辅助检查,对结石的具体情况等进行确定。92例患者中,结石位于左、右肝分别有40例和27例,位于双侧肝25例。其中,14例胆管狭窄位于肝总管,位于左、右肝管分别有21例和10例,位于肝总管与左/右肝管的分别有8例和6例,位于肝总管以及双侧肝管的患者有13例,另外10例位于双侧肝管。

1.3 手术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根据结石的具体分布情况以及胆管狭窄位置选用合适术式,主要手术方式包括胆肠高位吻合术及肝段与肝叶切除手术,术后均使用抗生素。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采用维胆道镜进行结石清理手术,在纤维胆道镜下对患者胆管狭窄部位的残留结石进行彻底清除,术后应用抗生素。

1.4 评价方式显效:术后结石清除彻底,未见残留情况,且未见发热、恶心等临床不良症状;有效:术后结石清除效果较好,但未彻底清除,残留结石对患者的正常生活无影响,无临床相关不良症状;无效:术后结石清除效果较差,结石残留率较高,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且出现发热与恶心等临床不良症状[2]。并对两组术后发生并发症情况以及行二次手术情况分别统计并比较。

1.5 统计学分析用SPSS 15.0软件统计分析相关数据,计数资料以χ2检验,P<0.05为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别。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效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0%,对照组总有效率 83.3%。两组对比,治疗组手术效果更佳(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效果对比[n(%)]

2.2 并发症情况治疗组所有患者均未行二次手术;共出现3例并发症患者,发生率6.0%;2例伤口感染,1例胆漏患者。对照组2例患者行二次手术,占4.8%;共出现5例并发症患者,发生率11.9%;3例切口感染,1例胆漏,以及1例膈下脓肿患者。治疗组出现不良情况率更低(P<0.05)。

3 讨论

肝内胆管结石临床发病率高且治疗后复发率比较高,一旦合并胆管狭窄后,增加临床清除结石的难度,存在结石残留的几率较高。当前常见的手术治疗方式有胆肠高位吻合术以及肝段与肝叶切除手术等,但临床应用显示对结石的清除效果往往不够理想,治疗后存在残留结石的几率较高,容易导致术后复发,并可能致发相关的严重病症,部分患者需要行二次手术,增加患者的痛苦[3]。

采用以上常规术式进行结石清理的同时,联合使用纤维胆道镜对位于胆管狭窄部位的结石,进行进一步的清除,能有效提高结石清除率,改善手术效果,可有效避免患者行二次手术。同时,联合纤维胆道镜进行手术,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一般更低,利于术后患者的尽早康复。

本文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同时合并胆管狭窄患者的手术治疗资料为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采用常规手术方式的患者相比,联合使用纤维胆道镜进行手术的患者,临床效果更显著,手术后总有效率达94.0%,对照组为83.3%;另外,联合纤维胆道镜组所有患者均未行二次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6.0%;对照组行二次手术患者占4.8%,并发症发生率11.9%;联合胆道镜组手术效果更佳(P<0.05)。

肝内胆管结石同时合并胆管狭窄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治疗的同时,联合使用纤维胆道镜进行残余结石的清除,利于改善手术效果,值得推广。

[1] 余发政,刘少均,秦智.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的疗效分析[J].腹部外科,2008,14(02):115.

[2] 周哲,涂湘炎.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65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09,15(06):57-59.

[3] 李良科,段勇.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肝门胆管狭窄54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8,15(04):535-536.

R605

A

1673-5846(2013)07-0366-02

云南省老干部医院外科,云南昆明 650000

猜你喜欢

胆道胆管结石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肝吸虫感染致胆管损伤及胆管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肝内胆管结石一例及诊断体会
腹腔镜下胆管腔内整形技术治疗北绕型右后叶胆管结石合并开口狭窄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腹腔镜胆道手术中Luschka管损伤致胆漏的防治
多处肝切除术在复杂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