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2013-07-01高有义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7期
关键词:口漏肠系膜结肠癌

高有义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高有义

目的探讨分析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间收治的88例结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观察组应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术后随访1~3年,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术后残端的肿瘤残留率、术后局部的复发率、术后 3年存活率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较满意,使患者的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术后残端的肿瘤残留率、术后局部的复发率明显减少,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提高。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结肠癌;治疗效果

全直肠系膜切除的提出与应用使外科治疗直肠癌的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而2009年德国的Hohenberger在外科学和解剖学及胚胎学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借鉴以往的直肠癌治疗经验并总结大量临床证据后,提出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的概念,并应用到临床治疗中[1]。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的提出与应用,使外科治疗直肠癌的效果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在结肠癌的根治性手术上有望作为成质量控制的标准。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可完整切除肿瘤,对淋巴结和淋巴管进行最大限度的清扫[2]。本文旨在探讨分析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间收治的88例结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观察组中男25例,女19例;年龄50~74岁,平均年龄(61.0±5.5)岁;病程10天~6年,平均病程(2.0±0.6)年。对照组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51~73岁,平均年龄(60.0±4.6)岁;病程11天~5.5年,平均病程(2.5±0.7)年。所有患者术后的病理报告单显示未见病灶转移。两组患者在数量、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

1.2 入选与排除标准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进行电子结肠镜的检查,经病理学检查均确诊为结肠癌,经临床的影像学检查进行术前临床分期;所有患者均为首次进行腹部手术;所有患者均进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排除标准:合并肠梗阻患者;急诊手术患者;放、化疗史患者;合并其它的恶性疾病患者;IV期的患者。

1.3 方法观察组应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进行治疗,术前常规准备,患者取仰卧位,行全身麻醉,术中首先对患者腹腔内有无肿瘤转移、有无淋巴结转移进行勘查,取可疑的转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然后对两侧的结肠系膜进行分离,并分离肠系膜下的血管,把血管根部存在的淋巴结和血管周围存在的脂肪组织扫除,对肠系膜下的血管进行夹闭切断,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结肠切除和断端吻合术;对照组应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术后随访1~3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相关的指标比较,由表1可见,在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术后残端的肿瘤残留率、术后局部的复发率、术后3年存活率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Jamieson和Miles等经过系统研究,在20世纪初先后提出结肠癌和直肠癌手术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即清扫区域内的淋巴结直至供养血管的根部,手术原则坚持至今,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采用何种规范化的手术方式能达到最佳的预后,尚有争议[3]。直到Heald等在1988年首次提出系统性直肠癌的规范化手术全直肠系膜切除,全直肠系膜切除能明显降低局部的复发率,使预后得到改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已成为直肠癌手术中应用最广的一种规范化治疗手段。而临床上治疗结肠癌的根治手术未有质的变化,临床仍以足够切缘和足量扫除淋巴结为共识[4]。而临床Ⅰ、Ⅱ期结肠癌根治手术的复发率高达40%,且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较低,这使得结肠癌规范化、标准化的手术治疗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而 Hohenberger等首次提出的完整结肠系膜切除规范化治疗结肠癌的概念,并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满意效果,通过大量临床信息证实,完整结肠系膜切除能改善结肠癌患者的预后。本研究证实,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使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得到降低,且手术的安全性得到提高。结肠癌患者术后存在的局部复发等情况,传统手术方法是对结肠钝性游离切除,局部复发率较高。而对结肠周围的血管和淋巴组织进行完整切除,保证切缘未有癌肿瘤的残留,此项技术受到了医学界的重视。局部复发和完整切除结肠系膜存在密切关系。完整切除结肠系膜,一方面使盆腔脏层的筋膜避免受到破坏,另一方面避免了直肠系膜的损伤,因此使局部复发率降低。而局部复发率的降低,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较满意,使患者的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术后残端的肿瘤残留率、术后局部的复发率明显减少,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提高。

表1 两组治疗相关指标比较[%(n)]

[1] 高志冬,叶颖江,王杉,等.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对比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1):19-23.

[2] 刘奕武,沈雄飞,程勇.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5):585-587.

[3] 郑民华.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现状和未来[J].肿瘤学杂志,2009,15(2):98-100.

[4] 杨猛,刘质泽,黄林平,等.直肠系膜切除在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9,23(2):76-78.

R605

A

1673-5846(2013)07-0328-02

甘肃省康乐县人民医院普外科,甘肃临夏 731500

猜你喜欢

口漏肠系膜结肠癌
直肠癌微创手术后吻合口漏的微创再手术研究进展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早期预测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临床价值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巨大肠系膜血管瘤1例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探究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吻合口漏的治疗效果观察
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