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固定床位的新版护理模式探讨

2013-07-01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7期
关键词:知晓率次数护士

金 红

固定床位的新版护理模式探讨

金 红

目的通过改变护理模式,力求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效率。方法把固定床位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专人负责新护理模式。结果患者观察组患者满意率94.7%、病情知晓率88.7%,治疗用药品种、次数、目的等知晓率97.6%,打铃呼叫次数3.2次,护士行走米数411米;对照组满患者意率80.2%、病情知晓率76.4%,治疗用药品种、次数、目的等知晓率90.8%,打铃呼叫次数8.1次,护士行走米数2468米。组间比较,观察组满意率,病情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打铃呼叫次数,护士行走米数明显下降,经统计学比较,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专人负责新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率,提高病情知晓率,减少护理强度。

护理;模式;探讨

随着社会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护理工作的重心已从疾病的护理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综合护理[1]。新版护理模式,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能不断丰富和拓展对患者的护理服务[2]。我科自2011年以来,在本病区开展新版护理模式,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对我科 2011年1、8、11月,2012年4、7、12月住院的患者进行调查,同时对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进行同期调查。

1.2 方法将整个病区固定42张床白天日常的临床护理工作分成二大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由3名护士按照常规护理模式共同完成整组护理工作,即分散地进行常规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及各种治疗、健康宣教,共管21张床位患者;观察组由3名护士按照新版模式,采用白天固定分管病床模式,即一名护士固定分管7张床位,负责固定床位患者从入院至出院整个患者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及各种治疗、健康宣教工作。整个观察期为30天为一个时间段。重点观察患者的总体满意度,相关医疗保健知识的知晓率,患者本次治疗的用药、次数、目的等知晓率,每天患者打铃呼叫次数,护士服务患者所行走的所行走的米数。护士资格,资历,患者病种,药物使用的品种,输液总量,患者的总人数,年龄,性别等方面没有统计学意义。

1.3 统计方法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全部资料均输入SPSS 11.5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以P<0. 05为判断标准。

2 结果

两组患者满意度、医疗保健知识的知晓率、治疗用药品种、次数、目的等知晓率,打铃呼叫次数,护士所行走米数的比较,见下表1。

表1 患者满意度、知晓率等对比表(±s)

表1 患者满意度、知晓率等对比表(±s)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组别 总体满意度 医疗保健知识的知晓率所行走的米数(每人每天)打铃呼叫次数(每天)治疗的用药品种、次数、目的等知晓率观察组 94.7±10.5* 88.7±9.7* 97.6±10.0* 3.2±0.4** 411.0±25.1**对照组 80.2±9.2 76.4±6.2 90.8±9.6 8.1±0.7 2468.0±94.3**t 2.08 2.47 2.95 4.16 5.17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与对照组比较,固定病房的护理模式,患者满意率明显提高,知晓率明显提高,打铃呼叫次数明显下降,同时护理人员行走次数明显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3 讨论

所谓护理工作程序,应该是护理工作者在从事护理工作时把护理对象、护理事件和护理工作时间的有机统一、科学组合的过程[3]。它是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组成部分,是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的体现,是减轻护理工作者劳动强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增强护理效果的重要方法。根据分级护理要求,抓好基础护理,做好环节质量控制,使基础护理工作制度化、责任化、详细化、及时化,这样既可提高护理质量,又能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巡视工作本身既是关注患者,关爱生命的体现,也是保护自己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目前护理人员严重缺编的情况下,如何既能节省人力资源,又能人性化服务于患者,是护理管理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我科认为采用责任到人,工作目标明确,护理对象固定的护理方式,能节省人力资源,减少护士来回往返病房的时间,真正把时间还给患者。这样护士有充分的时间和患者交流,还可减少因不熟知患者的病情而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固定床位,驻扎病房这种方式,护理人员能够及时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患者的要求,还能有充分的时间和患者交流,宣传医学知识,患者也能明显感觉到人性化服务,大大提高满意率。本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固定病房的护理模式,患者满意率明显提高,知晓率明显提高,打铃呼叫次数明显下降,同时护理人员行走次数明显减少,在其它不变的情况下,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在护理工作中,没有固定的工作方法,只有统一的工作目标,能够在有限的工作条件下,最大限度的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及时间。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保证护理工作质量,是护理工作的共同目标。所以,护理人员要认真学习统筹方法,灵活运用统筹方法,结合具体的护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护士职业自豪感,使护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1] 张德芝.宫颈癌手术患者的整体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7):2069-2070.

[2] 邓行爱,郑耀珍.给予人文关怀,深化整体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707-708.

[3] 王金芝.对住院病人护理工作程序的探讨[J].家庭医药(医药论坛),2010(3):202-203.

R472

A

1673-5846(2013)07-0475-02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 上海 200000

金红(1966-),女,汉族,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1病区护士长,大专,主管护师。

猜你喜欢

知晓率次数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俄罗斯是全球阅兵次数最多的国家吗?
基于切削次数的FANUC刀具寿命管理
探索性作战仿真实验重复次数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