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应用七叶皂苷钠注射液治疗颅脑外伤42例

2013-07-01张万林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7期
关键词:皂苷钠脑外伤指征

张万林

早期应用七叶皂苷钠注射液治疗颅脑外伤42例

张万林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活血药物七叶皂苷钠的使用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部分患者因高颅压而行手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伤后24h使用七叶皂苷钠。7d后两组行CT、颅内压监测及GCS评分,并综合比较分析。结果两组颅内压水平接近,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 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使用七叶皂苷钠注射液有利于脑功能的恢复,改善病情及愈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外伤

2009年1月~2013年1月,我科对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合用静脉输注七叶皂苷钠注射液治疗,与同期住院的42例常规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比较,有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病例均选自我科 2009年 1月~2013年1月住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符合以下入选标准:①就诊在损伤后1d内,住院7~42d(超过42d转科康复治疗);②有创颅内压监测及记录(高于正常);③有伤后24h及7d头颅CT扫描资料。患者年龄小于62岁(部分老年患者因脑萎缩而影响对比效果),去除单纯硬膜外血肿者,入选病例84例,随机分组。治疗组42例,男34例,女8例;年龄10~59岁,平均46.3岁;CT扫描诊断为脑挫裂伤33例,原发性脑干损伤4例,弥漫性轴索损伤5例,颅内血肿无手术指征6例;治疗观察中颅内血肿增大和继发性脑疝达手术指征的改行手术20例。对照组42例,男35例,女7例,年龄10~60岁,平均47.0岁,CT扫描诊断为脑挫裂伤30例,脑干损伤8例,弥漫性轴索损伤13例,颅内血肿无手术指征10例;治疗观察中因颅内血肿增大和继发脑疝改行手术的25例。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指征等资料行均衡性,特别是损伤程度的均衡性,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即甘露醇脱水、神经营养剂的应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部分患者短期激素冲击,预防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等合并症,有开颅手术指征患者行手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给予静脉输注七叶皂苷钠注射液,每次10mg溶于10%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7d。

1.3 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入院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动态进行Glasgow(CCS)评分,均于入院24h行头颅CT扫描,动态监测颅内压,同时观察两组各项生命体征及药物不良反应。7d后再进行上述指标测定以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0.0软件处理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见表1,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s)

组别 时间 n CCS评分(分)颅内压(mmHg)颅内CT低密度灶(cm3)对照组 伤后7d 42 9.12±2.40 29.56±8.02 19.08±7.15伤后24h 42 7.10±3.25 32.13±7.10 16.80±7.56治疗组 伤后7d 42 11.61±3.10 26.92±7.03 12.45±6.16伤后24h 42 7.05±2.86 32.45±8.04 20.45±7.19

3 讨论

现代循诊医学表明,重型颅脑损伤后的治疗着重于综合治疗,脑组织损伤早期可造成脑微血管改变、脑循环障碍,导致继发性脑组织缺血、缺氧和脑代谢变化。脑局部血流(rCBF)即显著减少,以损伤灶周围区域rCBF降低最明显,还可致脑内Ca2+聚积,神经细胞 Ca2+超载引起脑细胞功能障碍,血脑屏障受损,通透性增高,导致脑水肿加重脑组织继发性损害,影响患者的预后[1]。为了改善脑微循环,抗渗出,保护血脑屏障,降低水肿。本研究给予活血化瘀药物,大部分患者在伤后7d开始服用,意在防止颅脑外伤后的再出血。研究表明,颅脑外伤后24h即发生上述病理改变,脑外伤后早期使用活血化瘀药物,可减轻脑肿胀及脑缺血,改善脑组织细胞氧供,进而可降低脑水肿、缺血等继发性病理改变。

七叶皂苷钠注射液是从七叶树科植物由天师榇栗的干燥成熟种子中提取的一种含酯键的三萜皂苷,其主要成份为七叶皂苷钠A和七叶皂苷钠B。药理研究表明,该药物为抗渗出、增加静脉张力类药物,能改善血液循环,促使机体提高ACTH和可的松血浆浓度,促进血管壁增加 PGF2α的分泌,清除机体内自由基,而达到抗炎、抗渗出,并具有保护血管壁的作用,提高静脉张力,加快静脉血流,促进淋巴回流,从而有效改善脑外伤后脑组织血供。本品毒副作用小,无过敏反应,价格低廉,无降低血压副作用[2]。对照表明,早期使用该药物,颅内压增高时间较对照组短,有利于缩短病程,且未发现加重脑出血的情况。因此,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使用七叶皂苷钠注射液,可有效抑制脑缺血及微循环障碍,减轻脑水肿,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而抗渗出,形成对脑组织保护作用,挽救受伤坏死边缘的脑细胞,利于脑功能的恢复,改善病情及愈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1] 朱文锐.安宫牛黄丸对脑外伤后血脑屏障损伤及脑水肿作用机制的研究[J].2012,39(6):38-39.

[2] 刘红卫.注射用β-七叶皂甙钠治疗脑外伤 80例临床分析[J].中国药业,1997(10).

R64

A

1673-5846(2013)07-0108-02

湖北省远安县人民医院,湖北宜昌 443000

猜你喜欢

皂苷钠脑外伤指征
七叶皂苷钠对HepG2肝癌细胞氧化应激和体内成瘤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脑外伤病人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七叶皂苷钠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轻型胰腺炎临床疗效观察
486例注射用七叶皂苷钠主动监测情况分析
肩关节结核诊断进展与关节镜治疗指征
无剖宫产指征孕妇行剖宫产相关原因的研究现状及对策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指征的多因素分析
晚期胃癌切除治疗的手术指征和效果分析
早期介入认知训练改善脑外伤后抑郁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