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套筒冠在牙周病牙列缺损中的应用

2013-07-01刘鹍鹏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7期
关键词:菌斑指数基牙牙周袋

刘鹍鹏

套筒冠在牙周病牙列缺损中的应用

刘鹍鹏

目的探讨套筒冠在牙周病牙列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2008年8月~2011年7月在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21例中、重度牙周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套筒冠义齿修复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套筒冠义齿修复后患者主诉固位稳定,咀嚼功能恢复良好,治疗效果比较满意。经检测,本组患者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修复前后存在明显差距(P<0.0001),健康情况明显改善;基牙松动度修复前后变化也发生明显改变(P<0.0001),基牙松动度在修复后明显好转。X片影像修复前后对比,修复前牙周膜明显变宽,骨小梁排列紊乱、疏松,骨质稀疏,修复后牙周膜变宽不明显,骨小梁排列整齐、紧凑,骨质密致。结论圆锥型套筒冠义齿能有效修复中、重度牙周病患者的牙列缺损,对病情发展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而金合金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修复材料,可优先考虑。

套筒冠;牙周病;金合金

牙周病是最普遍的牙科疾病。在我国,牙周炎是成年人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1]。牙周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常伴有牙列缺损,对口腔牙列的完整性造成破坏,余留牙的牙周组织力量则因牙周损害而不断下降,其在承担额外的力时牙周组织也遭受进一步的破坏,从而生成新的牙齿缺失,若无法加以控制,将会形成牙列缺失。修复治疗是目前治疗中、重度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的首选方法,其中套筒冠义齿则是修复治疗的最主要方式。临床实践研究表明[2],金合金圆锥型套筒冠义齿能有效治疗牙周病伴牙列缺损,同时能够帮助余留牙恢复并重建牙周组织,固定松动牙齿,有效降低牙周病的复发率。本文选取2008年8月~2011年7月在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21例中、重度牙周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套筒冠义齿修复治疗,取得理想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文选取2008年8月~2011年7月在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21例中、重度牙周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13例,女8例,年龄46~82岁,平均年龄(58.0±2.1)岁;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牙齿缺失情况,余留牙齿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松动;经基础及根管治疗后,义齿基牙病情得到控制,牙槽骨吸收控制在牙根的1/3以内。

1.2 设备与材料

1.2.1 设备德国 Bego公司的贵金属铸造机及激光点焊机,德国Harnisch-Rieth公司的精密研磨仪,国产KQ2200DE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日本SHOFU公司的聚合瓷固化炉及超声振荡仪。

1.2.2 材料日本松风的高温磷酸盐包埋料、Ni-Cr铸造合金及聚合瓷饰面材料,美国登士柏的硅橡胶印模,德国贺利氏的金合金。

1.3 治疗方法拍摄患者口腔曲面体层片,全面检查患者口腔,对无法修复的松动牙齿、牙冠、牙根做拔除处理;控制牙周炎,根管治疗口腔内所有基牙;使用暂时性活动义齿修复缺牙,6个月后根据病情恢复程度进行套筒冠义齿修复治疗,最后进行牙周支持治疗。

1.4 观察指标本组2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最短为13个月,最长为46个月,平均为39个月,定期来医院复检,复检科目包括牙龈指数、牙槽骨影像、菌斑指数、牙齿松动度、牙周袋深度,根据这些科目进行疗效评价。

1.5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 12.0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P<0.05时表示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套筒冠义齿修复后进行随访,期间患者主诉固位稳定,咀嚼功能恢复良好,治疗效果比较满意。经检测,本组患者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修复前后存在明显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健康情况明显改善;基牙松动度修复前后变化也发生明显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配对设计秩和检验 u=9.2107,即基牙松动度在修复后明显好转。X片影像修复前后对比,修复前牙周膜明显变宽,骨小梁排列紊乱、疏松,骨质稀疏,修复后牙周膜变宽不明显,骨小梁排列整齐、紧凑,骨质密致。详见表1、表2。

表1 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修复前后变化(±s)

表1 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修复前后变化(±s)

检查科目 修复前 修复后 差值 t P菌斑指数 3.05±0.50 0.86±0.41 2.18±0.36 19.64 <0.0001牙龈指数 2.22±0.29 0.68±0.23 1.53±0.34 23.17 <0.0001牙周袋深度 4.83±0.39 1.86±0.33 2.96±0.33 32.84 <0.0001

表2 基牙松动度修复前后变化(n)

3 讨论

牙周病属于细菌感染性疾病,能够对牙龈及牙周组织造成破坏,形成牙周袋,增加牙齿动度,病情发展到中、重度时,容易造成牙齿松动、移位甚至脱落,致使咀嚼功能障碍。临床研究证明[3],牙周病与菌斑内细菌的聚集度(特别是革兰氏阴性厌氧菌)密切相关,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因此治疗牙周病的有效途径为清除菌斑,并防止其再附着,这也是修复治疗中的关键环节。

修复治疗是目前治疗中、重度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的首选方法,其中套筒冠义齿则是修复治疗的最主要方法。从制作材料看,套筒冠的性能稳定、结构密致,便面光滑细致,磨光、磨亮度较高,且机械性能、耐磨性、生物性能、抗腐蚀性均较为理想。其中外冠与内冠的精密度高,内冠抛光度高,并采用龈上或平其龈缘的设计方式进行冠边缘设计,避免冠边缘出现微漏、悬突、不贴合等情况,从而有效减少菌斑或致病菌的积聚[4]。筒冠义齿的外部结构能分离后取下,十分方便患者摘戴,并且能有效清洁基牙龈缘、邻面等部位,从而有效避免食物残渣的滞留,降低菌斑附着的可能性,同时内、外冠及基牙、内冠之间具有高密合度,食物滞留现象较少,对营造良好的口腔环境十分有利,也有助于降低牙周病的致病率。

大量临床研究证明[5],不同金属因化学稳定性存在差异,对牙周微生物繁殖的影响也有所不同,贱金属的化学稳定性较贵金属差,牙周微生物繁殖的影响较大。刘梦桃等[6]认为,镍铬合金析出液的毒性会抑制乳酸脱氢酶的活性,致使CO量增加,导致细胞死亡,增加炎症的发生率。而金合金表面能够粘附的细菌量相对较少,且致病菌G-球菌、G-杆菌所占比例很低,被认为是能够抑制菌斑的材料。同时金合金具有较低的铸造收缩率,铸造性能优越,是十分良好的套筒冠义齿制作材料。在本研究中,患者在进行金合金套筒冠义齿修复后主诉固位稳定,咀嚼功能恢复良好,治疗效果比较满意。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的健康情况明显改善;基牙松动度在修复后明显好转,影像学改变也较为理想,再次证明了以上观点。

综上所述,圆锥型套筒冠义齿能有效修复中、重度牙周病患者的牙列缺损,对病情发展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而金合金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修复材料,可优先考虑。

[1] 许力强,王毅,李晓宇.采用套筒冠义齿修复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的临床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2):1894-1895.

[2] 刘晓红.套筒冠义齿修复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的疗效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0):134-135.

[3] 史骥斌,张俭,丁丽萍,等.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经套筒冠义齿修复后的临床疗效[J].江苏医药,2011,37(15):1827-1828.

[4] 苗丽亚.套筒冠义齿修复牙周病伴牙列缺损 9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0(03):72-73.

[5] 王娥,马玉娟.圆锥型套筒冠义齿在牙周病伴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体会[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0,12(01):76-77.

[6] 刘梦桃,贾安琦.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对局部牙龈组织损伤的机制[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4,31(01):44-45.

R781.4

A

1673-5846(2013)07-0088-02

湖北恩施州中心医院口腔科,湖北恩施 445000

猜你喜欢

菌斑指数基牙牙周袋
固定桥不同桥体龈端形态修复下颌第一磨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Er:YAG激光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及对牙周指标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牙周炎80例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益肾坚骨汤配合米诺环素与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的疗效研究
牙周序列治疗在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延续性护理在牙周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抗菌肽应用于不同牙周袋深度患牙的效果评估*
下颌磨牙半切术后不同修复方式对成功率、牙周袋深度及根分叉牙槽嵴比的影响
口腔健康教育对幼儿园儿童刷牙情况的影响
对为自然牙的下颌单颌全口覆盖义齿的修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