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某院2009~2011年口服降糖药物的应用分析

2013-07-01薛柳英亓胜霞李敏薇王明军伍玉甜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7期
关键词:频度降糖药序号

薛柳英 亓胜霞 李敏薇 王明军 伍玉甜

广州某院2009~2011年口服降糖药物的应用分析

薛柳英 亓胜霞 李敏薇 王明军 伍玉甜

目的评价医院门诊口服降糖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门诊2009年~2011年口服降糖药物的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进行排序、统计、分析。结果该院口服降糖药物DDDs总值、年用药总量和年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DDDs值排前三的分别是二甲双胍肠溶片、阿卡波糖片、瑞格列奈片。结论二甲双胍肠溶片、阿卡波糖片和瑞格列奈片为该院口服降糖药物的一线药物,该院口服降糖药物的用药结构基本合理。

口服降糖药物;用药频度;日均费用

糖尿病系血中胰岛素相对或绝对分泌不足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降低,导致血糖过高,出现糖尿,进而引起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目标是将血糖恢复至正常或较理想的水平,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1]。随着口服降糖药物品种多样,为临床上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为患者个体化用药方案的执行提供了有效保障,笔者对该院2009~2011年口服降糖药物应用现状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经济选择口服降糖药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数据来源于该院药库计算机系统数据库,以2009~2011年口服降糖药品出库数量和金额为基本素材,对药品品种、数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Dc)分类统计等。

1.1 限定日剂量限定日剂量(DDD)是指为达到主要治疗目的而用于成人的平均日剂量,是药品管理和统计分析的主要参考数据[2]。本文的DDD值采用第17版《新编药物学》[3]推荐的成人平均日剂量,结合药品说明书及临床用药习惯而定。

1.2 用药频度用药频度(DDDs)=该药年销售总量/该药的DDD值,DDDs可反映不同年度的用药动态和用药结构。它是一个无单位的比值,显示的是某种药品以1人1日为单位的使用频度[4],某药物的DDDs大,说明用药频度高,用药强度大,对该药物的选择倾向性大。各种药物的DDDs还可以相加,可以比较不同类药物的用药频度,使不同阶段的药物利用数据具有可比性,便于长期的药物利用监测。同一药品不同规格以同一单位折算后求和作为该药物的用药总量。有的药品由于剂型和厂家不同,分别计算其DDDs,然后根据其DDDs值进行排序。

1.3 日均费用日均费用(DDC)=该药品年销售总金额(元)/该药品的DDDs值,DDDc代表药品的总价格水平,表示患者应用该药品的平均日费用。DDDc越大,表示患者的经济负担越重。

1.4 序号比值对各个药品的消耗总金额和DDDs进行排序编号,并计算销售金额序号与DDDs序号比值[5]。序号比值可反映销售金额与用药人次的同步性,比值接近 1,说明同步性好,表明该药品的价格和患者的接受程度相一致;比值大,说明价格便宜且患者易接受;比值小,说明价格偏高且患者接受程度低。

2 结果

该院 2009~2011年各类口服降糖药物用药频度排序见表1。该院2009~2011年口服降糖药物用药频度(DDDs)及排序,见表2。该院2009~2011年口服降糖药物日均费用(DDDc)、售药金额及序号比值统计,见表3。

3 讨论

从以上三个表中可看出从2009年~2011年,该院口服降糖药物DDDs总值、年用药总量和年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说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患者也在不断增加,对糖尿病治疗药物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从表1看出该院磺酰脲类和双胍类的DDDs值三年来均排前二,份额均超过30%,在该院口服降糖药物中占主导地位。α-糖苷酶抑制剂DDDs值稳排第三。非磺脲类和 α-糖苷酶抑制剂降糖药物的DDDs值逐年增加。从表2中可看出DDDs值排前三的是二甲双胍肠溶片、阿卡波糖片、瑞格列奈片。二甲双胍肠溶片的用药频度位居第一,分析其原因为二甲双胍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餐后的高血糖,可用于单纯饮食控制不满意的患者,该药物在降低血糖的基础上还可减轻患者的体重,另外该药物不刺激胰岛分泌胰岛素,不加重胰岛β细胞的负担[6]。其次,二甲双胍的主要吸收部位是小肠,二甲双胍肠溶片的吸收率比普通片好。另外结合表3中二甲双胍肠溶片2011年的DDDc值排16位,日均费用低:序号比值为11~12,远远大于1,价格低廉,被多数患者接受,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物。

表1 各类口服降糖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排序

表2 2009~2011年我院口服降糖药物用药频度(DDDs)及排序

阿卡波糖片属于α-糖苷酶抑制剂,可使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饭后的高血糖降低,不刺激胰岛素分泌,不会导致低血糖。降糖作用较弱,主要配合其它药物治疗。其DDDs值逐渐升到第一,DDDc值较低,序号比值近年来为 1,表面该药物的价格和患者的接受程度相一致,被广泛应用。依帕司他片为醛糖还原酶抑制药物,以可逆地抑制与糖尿病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相关的多元醇代谢中葡萄糖转化为山梨醇的醛糖还原酶而发挥作用,山梨醇能影响神经细胞功能,它在神经元内蓄积会引起糖尿病性支配感觉运动的外周神经病症状。依帕司他片用于糖尿病神经性病变。在表中依帕司他片的DDDs排16,DDDc却排2,序号比值小于1,价格偏高。

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药物瑞格列奈与胰岛β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促进与受体偶联的ATP敏感性钾通道关闭,使细胞膜去极化,钙通道开放,钙离子内流,促进胰岛素分泌。其作用快于磺酰脲类,可以模仿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能快速的降低餐后血糖,被称为“餐时血糖调节剂”,临床主要用于饮食控制及运动锻炼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从表1可见其DDDs排序三年均为3,DDDc为0.207较低;序号比值三年来均大于1,价格便宜,用药频度高。

磺酰脲类作为传统的口服降糖药物,应用品种较多,此类药物可选择性地作用于胰岛β细胞,促进内源性胰岛素分泌,抑制肝糖原分解同时促进肌肉利用葡萄糖,应用较为安全,严重不良反应较少[7],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该院的磺酰脲类药物有格列齐特缓释片、格列美脲片、格列苯脲片、格列吡嗪片和缓释片。从表中看来磺酰脲类药物的DDDs值排序均在 10内,使用比较普遍。格列齐特缓释片的DDDs值三年排序为5,DDDc值小,只有0.129,序号比值品均比1.6多,大于1,价格实惠,是该院磺酰脲中使用最多的一种药物。格列美脲是新一代磺脲类药物,比其它磺酰脲类药物有更强的胰外作用,除了能刺激胰岛素分泌外还有模拟或增强胰岛素作用,该药物对肾功能影响较小,且低血糖率低于格列苯脲。从表3中看到其DDDc较低,但序号比值为0.58左右,价格偏高患者接受程度低,可能是导致DDDs值不高的原因。但因疗效好,其DDDs值逐年升高。格列苯脲片的DDDc值虽然最低,序号比值为2.8多,远大于1,药物价格经济实惠,但其DDDs值三年来明显下降,原因可能是低血糖发生几率高,将逐步被淘汰[8]。

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属于胰岛素增敏剂,两者作用无明显区别,主要通过提高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起降糖作用。罗格列酮可单独使用,也可与二甲双胍或磺酰脲类合用,仅用于治疗其它降糖药物疗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有胰岛素抵抗的患者。数据显示该院的马来酸罗格列酮片和二甲双胍马来酸罗格列酮片的DDDs值靠后,DDDc值靠前,序号比值逐渐接近1,价格慢慢被患者接受,但DDDs值逐年下降,临床使用率低,可能与使用该药物有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生的风险有关[9]。国外罗格列酮被建议暂停上市许可,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布关于加强罗格列酮及其复方制剂使用管理的通知,吡格列酮作为同类降糖药物,其DDDs逐年升高,DDDc排序靠前,序号比值0.8~0.9接近1,价格被患者接受,逐渐替补罗格列酮的空缺。

4 结论

该院2009年~2011年口服降糖药物DDDs总值、年用药总量和年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磺酰脲类和双胍类占主导地位。二甲双胍肠溶片、阿卡波糖片、瑞格列奈片因降糖效果好、副作用小、价格实惠、性价比高,成为该院口服降糖药物的一线药物,该院口服降糖药物的用药结构合理。但应提示临床医师要注意用药剂量的个体化,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药物的作用特点和不良反应,选择适宜的药物进行治疗,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

[1] 张晓燕,钟宝贵.2006~2008年我院口服降糖药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9,6(5):361.

[2] 左奎.我院2007年口服降糖药应用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1l(3):419.

[3]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657-662.

[4] 雪君.金额及DDD数排序两种用药分析方法在药物利用研究中的应用及比较[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4):1662-1669.

[5] 王伟,优鲁都斯.我院口服降糖药应用分析[J].西北药学杂志,2010,25(6):470.

[6] 乔淑花,邵海荣.我院2005~2008年口服降糖药物用药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126-127.

[7] 梅海权,罗艳梅,张静.我院 2008年门诊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使用分析[J].中国药业,2010,19(15):58-59.

[8] LiGuo. Application Analysis on OralHypoglycemic Agents in Our Hospitalduring 2007 and 2009[J]. Pharmaceutical organization, 2011,20(18):51-52.

[9] HU Tong-tong, JIN Chang-li.Application analysis of oral antihypertensiVe drugs between 2008 and 2010[J]. Anhui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Journal, 2012,16(6):847-849.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a Guangzhou Hospital in 2009~2011 oral Hypoglycemic Agents

Xue Liuying Qi Shengxia Li Minwei Wang Mingjun Wu Yutian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hospital outpatient oral hypoglycemic drug use,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MethodsFrom 2009 to 2011 in the use of oral hypoglycemic drugs variety, sales amount, DDDs, average daily costs for sorting, statistics, analysis.ResultsOf the oral hypoglycemic drugs DDDs gross, years dose andannual sales amount is on the rise, the value of DDDs rank in the top three were metformin, acarbose tablet, enteric coated tablets ofrepaglinide tablets.ConclusionMetformin enteric coated tablets,acarbose tablet andrepaglinide tablets for the oral hypoglycemic drugsfirst-line drug, medication structure of oral hypoglycemic drugs in the hospital is rational basically.

Orlahypoglycemicagents; DDDs; DDDc

R977.1+5

B

1673-5846(2013)07-0019-04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广东广州 510080

薛柳英,初级药师;电话:13719011921,邮箱:407516288@qq.com。

猜你喜欢

频度降糖药序号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学分析
关于口服二甲双胍类降糖药联合长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探究
健康用药:糖尿病患者应掌握好停药日
眨眼频度可判断烟瘾大小
技术指标选股
技术指标选股
技术指标选股
技术指标选股
铜绿假单胞菌MIC分布敏感百分数与抗菌药物使用频度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