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科病房患者医院内感染125例分析及护理干预

2013-06-28陈开容江丽洪陈少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0期
关键词:泌尿道呼吸科无菌

陈 惠 陈开容 江丽洪 陈少梅

(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广东 茂名 525000)

呼吸科病房患者医院内感染125例分析及护理干预

陈 惠 陈开容 江丽洪 陈少梅

(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广东 茂名 525000)

目的 探讨呼吸科病房患者是院内感染的原因和护理干预办法。方法 回顾我院 2009 年 3 月至 2010 年 7 月呼吸科发生患者院内感染的情况,以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 658 例患者共发生院内感染 125 例,感染率为 19%,发生感染 184 例次,感染例次率为 28.12%。主要发生的是下呼吸道感染,占 57.07%,其次是泌尿道感染,占 27.72%。且患者住院时间越长,发生感染的机会越大。结论 呼吸科发生院内感染的机会高于普通病房,护理工作中坚持无菌原则,加强对环境的消毒和清洁,降低交叉感染是降低院内感染率的有效措施。

呼吸科;院内感染;护理干预

院内交叉感染是医院长期存在的问题,其预防措施一直是医院日常管理的一个重点内容,对于呼吸科这种感染源众多的科室,预防院内感染的难度相对更艰巨[1]。下面通过回顾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7月呼吸科658例患者中发生的125例、184例次院内感染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的原因,探讨应采取的护理干预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呼吸科2009年3月至2010年7月共收治患者658例,共有125例患者发生184例次院内感染。收治的患者中,男376例,女282例。年龄27~85岁,平均58.3岁。

1.2 分析方法

记录每例发生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感染现象、发生原因、持续时间等,对记录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2 结 果

从感染的类型来看,主要发生的是下呼吸道感染,有105例次,占57.07%,其次是泌尿道感染,有51例次占27.72%。其余包括皮肤感染12例次,胃肠道感染8例次,其他4例次。

表1 主要的感染类型

从发生院内感染与患者住院时间的关系来看,患者住院时间越长,发生院内感染的机会越大。住院<10d发生感染14例,占7.92%,10~20d发生45例,占24.39%,20d以上发生125例,占70.45%。

3 讨 论

院内感染是医院出现以来就一直存在的问题,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导致感染的原因认识越来越深,从而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但导致院内感染的原因很多,即使采取了看起来有效的措施,院内感染仍有很高的概率出现[2]。住院患者由于需要进行多项护理措施,如气管插管、留置导尿、静脉输液等,这些护理操作需直接导致外界物体与患者体内循环系统接触,如对护理操作的不能达到要求的严格程度,很容易使外界有害病菌通过这些插管,直接进入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导致感染的发生[3]。加上患者需长时间卧床,床单和被褥被病菌感染的机会很大,患者接触这些感染源的机会大大增加,导致院内感染不易得到完全控制。而对于呼吸科这类特殊的科室,患者均带有明显的呼吸传染源,不但患者接触的物品可能携带有传染病菌,患者呼出的空气也可能对其他患者造成感染,因此呼吸科防止院内感染的难度相对更大[4]。本案例统计分析资料显示,呼吸科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概率可达到1/5~1/4左右,明显比其他科室发生率高,且发生的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其次是泌尿道感染,证明容易导致感染发生主要存在于气管护理和泌尿道护理中。因此临床护理工作中,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即可有效降低发生感染的概率。

表2 发生院内感染与住院时长的关系

针对上述对发生院内感染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来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这些干预措施主要有:①加强对患者呼吸道的管理,由于呼吸道感染一直是院内感染最容易发生,也是发生率最高的一种感染方式,因此加强对患者呼吸道的保护措施,对降低呼吸道感染有积极的意义。护理中首先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引流物和分泌物误吸进入呼吸道,减轻对呼吸道的刺激伤害[5]。②加强对泌尿系统的护理,对住院患者要严格掌握导尿的方法和留置导尿管的护理,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原则,对留置的导尿管要勤消毒,尽量缩短留置时间,减少患者受到感染的机会。③加强静脉留置针以及血管内导管的护理,住院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的概率很大,由于周围环境的影响,致病的传染病菌可能通过留置装置直接进入患者血液循环系统,造成患者发生血液感染。因此,穿刺留置针和后续操作时要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对穿刺的部位全面进行消毒,就能有效减少患者发生血液型感染的机会。④病房环境的管理,呼吸科病房的环境不仅要保证床单被褥整洁干净,还要保持病室内空气的新鲜,尽量安置动态杀菌机,减少病房的流动人员,严格执行探视制度,各项护理基本工作要坚持无菌消毒,勤洗手,勤换衣,减少感染介质流动的机会。⑤合理应用抗生素,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抗生素,慎用药效明显的广谱抗生素,避免患者产生抗药性。护士要根据药物的特点,决定适当的给药时间,督促患者按时有效服药,及时向医师反应用药中出现的问题。

总之,对呼吸科这类传染概率大的临床科室,护理人员更应加强抗感染措施,对于气管插管、导尿、静脉输液等可能导致患者体内循环系统受到感染的护理操作,要注意坚持无菌原则,加强病房环境管理,方可有效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的概率。

[1]陈俊.ICU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外医学研究,2012, 10(2):90-91.

[2]李伟娟,卢晓燕.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与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3):119-120.

[3]张丽.呼 吸科 病房患 者医 院内感 染83例分析及 护 理干预[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7):4193

[4]周静,李 连萍,王华杰.二 级医院呼 吸 重 症 监护室院内感染的护理干预[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5(12):3640-3641.

[5]张彦娜.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及护理干预[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2):2779-2780.

R473.5

:B

:1671-8194(2013)10-0337-02

猜你喜欢

泌尿道呼吸科无菌
62例猫下泌尿道综合征的临床病例分析
老年患者泌尿道感染再发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呼吸科危重症患者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价
儿童再发性泌尿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结合指脉氧评分在呼吸科病情评估中的应用
风雨中逆行的抗“疫”巾帼战士——记呼吸科副主任张磊
妇产科手术泌尿道损伤护理体会
新型一次性无菌治疗巾的设计及应用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