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院一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调查分析

2013-06-28范振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0期
关键词:病历预防性抗菌

范振玲

(辽宁省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辽宁 阜新 123000)

某院一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调查分析

范振玲

(辽宁省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辽宁 阜新 123000)

目的 分析我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随机抽取 2012 年 9 月份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 100 份,对病历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我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是 29%;91.3% 术前用药时间比较合理;术后使用时间> 48h 的比率高(25%)。结论 我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存在一些问题,医院应进一步加强Ⅰ类切口手术中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管理。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用药;合理用药

目前国内抗菌药物的滥用情况非常严重,关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我国已经出台了很多技术上的和行政上的强制性规定[1-2],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一些效果,但目前形势依然严峻。外科Ⅰ类切口手术中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通过2011年卫生部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3],大城市重点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问题已经有了较大改观。为了考察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随机抽取外科系统100份住院病历,对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随机抽取2012年9月我院外科7个科室出院归档的Ⅰ类切口手术病历,共100例,其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龄13~76岁。

1.2 分析方法

仔细查阅病历,手工统计以下内容:①患者一般情况:科别、病历号、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出入院时间以及药物过敏史等情况。②手术情况:手术名称、持续时间、切口等级等。③用药情况:抗菌药物名称、剂型、用量、用法、开始用药时间和停止用药时间等。④辅助检查:术前及术后患者体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等。

1.3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判断标准

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2],设定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的5个判断标准:①术前>2h的用药;②术后持续使用抗菌药物>48h;③手术时间>3h,术中未追加用药;④所选品种不符合规定者;⑤无指征的联合用药。

2 结 果

调查的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29%,Ⅰ类切口手术分类情况见表1。

表1 10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

2.1 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

使用的抗菌药物涉及4大类8种。其中,使用1种抗菌药物的患者26例,二联用药3例。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与具体使用品种的频次等情况,详见表1。

2.2 预防性抗菌药物用药时间分布

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中给药时间段(≥2 h)不合理者8 例(8%),基本合理者92例(92%)。手术后持续给药的20例患者中,基本合理者15例(75%),不合理者5例(25%),详见表2。

表2 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分布

2.3 预防用抗菌药物品种

100例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涉及4大类,8种,使用频次165 例次,详见表3。

表3 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频次统计

3 讨 论

3.1 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符合要求

Ⅰ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需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确有用药指征需要使用时,要严格掌握用药指征、药物选择、用药起始与持续时间,给药方法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等有关规定。

3.2 术前预防用药时间掌握较好

Classen DC等[4]在一个大型社区医院 2847例“清洁”和“清洁-污染”手术患者中的研究表明,术前2h内与术前2~24h用药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给药方法要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等有关规定,在整个手术期间,血液和组织中的抗菌药物必须保持有效的杀菌浓度。调查结果显示,手术2h以前给药占8.7%,91.3%的病例给药时机掌握较好,还有77例未使用抗菌药物。

3.3 个别术后持续用药时间过长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规定,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h,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h。本研究术后未再使用抗菌药物者80例,持续用药的20例中,持续用药时间基本合理(≤48h)的占75%,25%的患者用药时间过长,最长的1例持续用药7d。国外已经有研究表明,Ⅰ类切口手术术后长时间给药,手术感染率不但不会降低,反而会有所增加。

3.4 用药品种的选择存在问题

预防手术切口感染应该选择对皮肤常见的革兰阳性球菌有效的抗菌药物,应该以一代、二代头孢菌素、青霉素类药物为主[5]。却有使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复方制剂、第三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病例。第三代或第四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球菌作用与第一和第二代头孢菌素及青霉素类相比并不具有优势,作为无感染指征的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是不合理的。对青霉素过敏或者有青霉素过敏史的患者,应该选择应用克林霉素,而不是选择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1]卫 生部,国家中医 药管 理 局,总后卫 生部.抗菌 药物临床应 用指导原则[S].卫医发〔2004〕285号.2004-08-19.

[2]卫 生部 .关于 进 一 步加强 抗菌 药物临床应用管 理的通知[S].卫 办医发〔2009〕38号.2009-03-23.

[3]卫生部召开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推进工作会议[J].中国药房,2011,22(44):4207.

[4]Classen DC,Evans RS,Pestotnik SL,et al.The timing of prophylactic administration of antibiotics and the risk of surgicalwound infection[J].N Engl J Med,1992,326(5):281-286.

[5]古东东,潘涛,徐武夷.重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J].中华医学感染学杂志,2004,14(1):74-76.

R969.3

:B

:1671-8194(2013)10-0196-02

猜你喜欢

病历预防性抗菌
什么是抗菌药物?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强迫症病历簿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大数的认识”的诊断病历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研究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为何要公开全部病历?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
村医未写病历,谁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