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县地区胃癌发病情况及病理分析研究

2013-06-28高让虎许晓峰任玉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0期
关键词:癌细胞胃镜分型

高让虎 张 玲 许晓峰 任玉娟

(甘肃省宁县人民医院,甘肃 庆阳 745200)

某县地区胃癌发病情况及病理分析研究

高让虎 张 玲 许晓峰 任玉娟

(甘肃省宁县人民医院,甘肃 庆阳 745200)

目的 探讨宁县地区胃癌的发病情况和病理特点。方法 收集宁县地区 2002 年 1 月至 2011 年 12 月 414 例胃癌患者胃镜及病理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总结。结果 宁县地区胃癌患病率较高;男性患病率和病死率高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 3.1 ∶ 1;年轻病例逐年增多,发病趋于年轻化。农村患者居多,占 63.04%。病理分析以低分化腺癌为最高,占 52.42%,恶性程度较高;病变部位以胃窦、胃体部高发(占70.05%);胃镜分型以溃疡型和溃疡浸润型为主,占 88.64%。早期诊断治疗率较低。结论 对宁县地区内胃癌的发病情况及病理特点有了较为详尽、准确、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为宁县地区胃癌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宁县胃癌的防治重点在农村。

胃癌;发病情况;病理分析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胃恶性肿瘤的95%以上。宁县位于西部边远山区,是庆阳市胃癌患病率较高的地区之一。长期以来,由于经济欠发达、基础医疗条件较差,诊治手段落后,群众定期体检、及时就医的观念不强,致使许多中、早期病例得不到及时诊治,大多数病例一经检出已到晚期,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失去了治愈好转的机会。为此,我们对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10年间宁县人民医院、庆阳市人民医院、宁县第二人民医院通过胃镜活检确诊的414例宁县籍胃癌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掌握了我县胃癌的发病现状及病理学特征,为今后胃癌的综合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1 样本选择与研究方法

1.1 样本选择

项目组统计了以下414例胃癌患者的胃镜病理相关资料:①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胃镜活检确诊为胃癌的191例患者的胃镜病理资料。②同期庆阳市人民医院胃镜活检确诊为胃癌的149例宁县籍患者的胃镜病理资料。③同期宁县第二人民医院胃镜活检确诊为胃癌的74例患者的胃镜病理资料。

1.2 研究方法

对确诊为胃癌的患者按居住区、性别、年龄、胃镜分型、病理分型等项建卡登记,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居住区域分布

在所检出的414例胃癌中,农村居民261例(63.04%),城镇居民153例(36.96%)。

2.2 年龄性别分布

见表1。

检出的414例胃癌中,最小年龄32岁,最大年龄82岁,平均年龄59.55岁。其中男性313例(75.6%),女性101例(24.4%),男女之比约为3.1∶1。

2.3 胃癌的病变部位分布

在所统计的414例胃癌中,胃窦部167例(40.34%);胃体部123例(29.71%);胃底贲门部112例(27.05%);胃角及其他部位12例(2.90%)。

2.4 镜下病理组织学分型

按2003年WHO胃癌组织学分型来进行分型,并参照了1992年全国胃癌协作组中晚期胃癌之分析标准。

乳头状腺癌:16例(3.86%)。癌细胞向扩张的腺腔内呈分支乳头状生长,乳头内有纤细的纤维血管轴心,浸润到基层的肿瘤组织中这种乳头状结构均不明显,与管状腺癌无明显差别,癌细胞呈高柱状或柱状,核染色深,核分裂象极少。

管状腺癌:65例(15.70%)。癌细胞排列成大小不等的腺管状,但不规则,癌细胞多呈柱状或立方状。形态尚较规则,核浆比例增大,核染色深,核膜增厚,染色质呈粗块状,核分裂象较少。

低分化腺癌:217例(52.42%)。细胞分化偏低,癌细胞排列成不规则的团块状、片状、条索状、腺管样结构不明显。癌细胞呈立方状或不规则形,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

黏液腺癌:51例(12.32%)。在肿瘤区域见大片淡蓝色黏液区,形成所谓的黏液湖,癌细胞呈岛状或单个漂浮在黏液湖中,细胞较少,核染色深,分裂象极少见。

印戒细胞癌:43例(10.39%)。癌细胞无腺管状结构,多呈片状,细胞排列松散,癌细胞呈圆形,胞浆内有多量的黏液,核圆而小,部分胞核被挤压偏位,形成典型的印戒样细胞。

其他类型:22例(5.31%)。主要包括未分化癌、鳞癌等。

2.5 胃镜分型

见表2。

表2 患者胃镜分型

3 讨 论

表1 患者年龄性别分布统计表

3.1 宁县地区胃癌患病率较高,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40余人次患病,绝大部分为农村病例;早期病例仅见17例(4.11%),就诊的大多数患者已为中晚期,五年生存率极低,多数1年左右死亡[1]。严重危胁着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2],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3.2 我县胃癌发病以中老年居多,35岁以下少见,55~64岁之间为高峰,共计165例,占39.86%;但值得提出的是发病年龄在50~69岁之间者为279例,占67.39%,是高发年龄段;此外,近年来40岁以下的年轻病例有逐年增加的趋势[3]。

3.3 胃癌的病变部位以胃窦部为最多,胃体部次之,相对于其他资料胃体部癌比例增高为我县胃癌病变部位上的一大特点,值得探讨。

3.4 病理分型:以低分化腺癌为最多,占52.42%,恶性程度较高,而且年龄越小分化越差。

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进行性发展的过程。胃癌的发生与环境、饮食、遗传、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密切相关。饮食结构不合理、生活方式不健康、睡眠不足、工作和心理压力过大,咸菜、腌制烧烤食品,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或可降低人体的免疫力,或可破坏胃肠道的正常功能,损伤胃粘膜,导致胃炎、胃溃疡等疾病,进而增加癌变概率。这些可能是近几年中青年胃癌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4]。

在我县,胃癌仍然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主要发生于青壮年及中老年,特别是中老年。但总的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发病的高峰年龄段在50~69岁,35岁以下少见,但这并不意味着胃癌离年轻人很遥远。胃癌患者手术治疗率较低,病死率较高,主要是因为许多患者发现胃癌的时候,多数已是晚期,而且分化较差。早期胃癌的检出率非常之低,不足5%。究其原因主要是胃癌患者以农村患者为主,占63.04%,大部分农村患者受经济制约,有病不去医院检查,而是草草吃药了事。据统计70%以上的早期胃癌患者一般没有消化道症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5]。此外,还有部分患者因症状轻微而又惧怕做胃镜,从而失去了早期诊断的机会,直至拖成胃癌晚期,丧失了早期治疗的的绝佳时机。

世界卫生组织强调,1/3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1/3的患者通过早期诊断并得到科学的治疗是可以治愈的。我们可以通过改善环境、控制感染、改变膳食结构,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预防癌症。在胃癌高发区,应对40岁以上的人群采用电子胃镜筛查辅以活检技术,从而可以大大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率,进而达到早期诊疗的目的。在治疗策略上主张手术与化疗联合进行,同时配合中医及放疗可取得满意疗效。通过上述调查分析,为今后的肿瘤防治工作可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96-401.

[2]陈建顺,吴晶萍,陈心聪.福建省长乐市1989.1994年胃癌死亡流行特征[J].实用肿瘤学杂志,1998,12(2):100-101.

[3]张天泽,徐光炜.胃癌[A].肿瘤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

[4]李 茂 生,耿 昌友,王 理 伟,等.应 用13C — 尿 素 呼 吸 试 验 对 胃癌 高发区儿童幽门螺旋菌感染情况的初步调查[J].镇江医学院学报,1996,6(2):129-131.

[5]王明荣,李茂生,俞国培,等.扬中市部分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调查[J].江苏预防医学,1998,9(3):2.

R735.2

:B

:1671-8194(2013)10-0193-02

猜你喜欢

癌细胞胃镜分型
癌细胞最怕LOVE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假如吃下癌细胞
癌细胞最怕Love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复杂分型面的分型技巧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
我也做了胃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