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2013-06-28常红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0期
关键词:烯醇催产素米索

常红艳

(淄矿集团中心医院妇产科,山东 淄博 255100)

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常红艳

(淄矿集团中心医院妇产科,山东 淄博 255100)

目的 针对能有效预防产后出血等并发症,探讨催产素的合理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 例产妇的催产素应用的临床资料,系统分析两组产妇的出血情况和其他并发症变化。结果 A组通过对催产素的应用剂量和应用方法的调整,并应用米索前列醇,出血量和出血率明显优于B组。结论 催产素剂量调整和应用米索前列醇,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

米索前列醇;催产素;产后出血;并发症;孕妇;产妇

催产素是临床应用多年的经典药物,米索前列醇是近年应用于临床的药物。产后出血是产后的严重并发症,严重危及产妇的身心健康。如何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是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笔者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3月至2012年9月住院产妇200例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其中应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治疗的100例产妇为A组,其中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36岁,平均年龄(23.4±3.6)岁;最小孕周37周,最大孕周39周,平均孕周(38.3±4.3)孕周;最小体质量57 kg,最大体质量65 kg,平均体质量(57.9±2.8)kg。单纯应用催产素治疗的100例产妇为B组,其中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33岁,平均年龄(22.5±2.7)岁;最小孕周37周,最大孕周38周,平均孕周(37.9 ±4.1)孕周;最小体质量49 kg,最大体质量59kg,平均体质量(54.7 ±2.5)kg。两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方法

本组200例产妇均在第一产程和(或)第二产程使用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催产素2.5~5.0U用于加强宫缩。A组在胎儿分娩后,立即给与产妇米索前列醇片0.2mg;静脉输液换成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催产素20u继续静脉滴注。遇会阴侧切产妇,在伤后缝合后,给与米索前列醇片0.3mg肛门应用。B组在胎儿娩出后,产妇给予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催产素20U静脉滴注。

1.4 观察指标

观察第三产程时间,比较产后出血和比较产妇出血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应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通过对本组200例产妇通过系统性分析,A组在产后2h,产后24h和产后出血率,都明显优于B组,见表1。

表1 产后2 h及产后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例数比较

3 讨 论

脑垂体由腺垂体和神经垂体组成。1895年,Oliver和Schafer制备垂体后叶的活体浸出物,浸出物包含催产素(pitocin,oxytocin)和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两种不同活性的物质,升高血压和子宫收缩[1]。1906年Dale发现牛垂体后叶浸出液注射孕猫,引起子宫收缩,并在孕猴的实验中得到证实。1948年临床上静滴用于引产,1954年DuVigneaud分离出了两种物质,即血管加压素和催产素,并确定催产素为九肽化合物,并进行了人工合成,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孕酮是经胆固醇通过二步酶反应合成。第一步是胆固醇在线粒体转化为中间产物,孕烯醇酮;此步骤受到细胞色素P450胆固醇侧链裂解酶的催化[2]。第二步是孕烯醇酮在微粒体转化为孕酮,此步骤由3β-羟甾脱氢酶,△5-4同分异构酶催化。人类胎盘合体滋养细胞是合成孕酮的主要部位;胎盘合成孕酮的原料大部分来自母体的胆固醇;妊娠足月时少部分(3%)可来自孕烯醇酮。合体滋养层细胞内存在20、22裂解酶和3β脱氢酶,胆固醇在这两种酶的作用下转变为孕酮。母体循环中胆固醇,以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形式进入胎盘滋养层被细胞摄取合成孕酮,此细胞摄取作用需要通过LDL细胞膜受体。雌激素可加强LDL细胞膜受体,从而增加LDL的摄人,增加孕酮的产生,雌激素还能刺激胎儿肝脏产生胆固醇,提供循环中LDL-胆固醇底物合成孕酮。此外,雌激素还能促进胎盘P450SCC酶活性,将胆固醇转化为孕烯二酮,后者为合成孕酮的中间产物。胎盘合成的孕酮90%进入母体循环,10%进入到胎儿循环,胎儿部分缺少3β-羟甾脱氢酶,因而不能合成孕酮。胎死宫内的情况下,胎盘合成孕酮水平并不下降,因而孕酮不能作为胎儿-胎盘单位功能指标。

所有雌激素物质为18碳甾体在10位上没有甲基,A环为酚环,这类物质呈酸性反应。17碳位为酮基或羟基,酚环和17碳位上氧的存在是发挥生物活性的物质基础[3]。因有胎儿和胎盘参与,妊娠期雌激素的产生和代谢与非孕期时不同。非孕妇女主要由卵巢、肾上腺皮质合成。雌激素主要有雌酮(E1)、雌二醇(E2)及雌三醇(E3)。胎盘组织能合成雌酮、雌二醇及雌三醇,正常妊娠雌激素水平随妊娠月份进展而增高,孕7周时胎盘生成的雌激素已超过50%,故除妊娠前几周,胎盘是雌激素的重要合成器官。Diczfalusy于1964年提出“胎儿胎盘单位”(fetoplacenmL unit)的概念,反映胎儿或胎盘缺乏单独合成雌激素所需的某些功能,但能相互补充产生大量的雌激素。胎盘不能将醋酸盐转变为胆固醇,能利用母血中的胆固醇,在C20-22碳链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为孕烯醇酮;胎儿缺乏3β—脱氢酶,不能把孕烯醇酮转化为孕酮。胎盘合成的孕烯醇酮进人胎体后与胎儿肾上腺合成的孕烯醇酮一样,经过硫酸激酶的作用成为硫酸孕烯醇酮[4]。胎盘缺乏硫酸化的能力,但是能将硫酸孕烯醇酮去硫酸化为孕烯醇酮,这种酶系统分布差异的生理意义,似乎是为了保护胎儿免于遭受甾体的过度作用。母体与胎儿肾上腺能将硫酸孕烯醇酮经过羟化、裂解而成古硫酸脱氢异雄酮,它是胎盘合成雌激素的主要前驱物质。此前物质大量进入胎盘,通过水解去硫酸化,将硫酸脱氢异雄酮转变为脱氢异雄酮,以后又转变为雄烯二酮与睾酮,再通过芳香化酶的作用转变为雌酮和雌二醇。

[1]董玉蓉,吴志兰.米索前列醇配伍催产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1):78-79.

[2]陈 远 丽,杜 珍.小 剂 量 米 索前列醇应 用于足月妊 娠引产50 例临 床分析[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2,16(3):216-218.

[3]雷 娴.足月妊 娠 米 索前列腺 醇 与催 产素引产 疗 效比较[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24):35.

[4]沈琼,魏树林,宋海征,等.米索前列醇、气囊、缩宫素引产临床效果比较[J].临床误诊误治,2012,25(3):52-55.

R714.46+1

:B

:1671-8194(2013)10-0151-02

猜你喜欢

烯醇催产素米索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及饲料原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研究
米索前列醇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米索前列醇在计划生育临床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麦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气相色谱法分析甾烯醇
打催产素,产妇更疼吗?
夫妻互按脚部更性福
两种氯前列烯醇诱导母猪同期分娩的研究
猫与狗谁更爱你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5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