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医院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调查与分析

2013-06-28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0期
关键词:指征不合理抗菌

陈 昆

(德宏州第二人民医院,云南 德宏 678400)

基层医院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调查与分析

陈 昆

(德宏州第二人民医院,云南 德宏 678400)

目的 对本院 2012 年 7 至 12 月份清洁、清洁—污染手术病历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抽查病历中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审查、分析。结果 共抽取 345 例病历,其中 95 例清洁手术,使用抗菌药物 71 例,使用率 75%,清洁—污染手术 250 例,使用抗菌药物 245 例(占 98%),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有 186 例,联合用药 57 例,17 例无有联合用药指征,总计 256 例不合理,不合理使用率 74%。结论 药师通过医嘱点评,不断提高药学人员及临床医生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提高医疗质量。

抗菌药物;围手术期;合理用药

随着医药科技进一步发展,临床抗菌药物的研究发展迅速,品种繁多,既丰富了临床用药,也给合理用药带来诸多问题。德宏州二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承担较大的医疗任务。选用2012年7至12月手术病例345例,涉及256例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故可充分体现我院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对病历中抗菌药物使用率、品种选择、用药时机、用药疗程、联用情况等进行调查并加以分析,以期为我院临床合理用药作出贡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抽取我院2012年7至12月份普通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肛肠科、妇产科出院手术病案345例,对病历中抗菌药物使用率、品种选择、用药时机、用药疗程、联用情况等进行调查并加以分析。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合理评价标准[1]。见表1。

表1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合理评价标准

1.2 调查内容

调查我院清洁、清洁—污染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1.3 调查方法

根据所抽病案对择期的清洁、清洁—污染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监测网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合理评价标准》来判断抗菌药物是否合理。

2 结 果

在345例病案中清洁手术95例,使用抗菌药物71例(占75%),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病案53例,清洁—污染手术250例,使用抗菌药物245例(占98%),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有186例,联合用药57例,17例无有联合用药指征,总计256例不合理,不合理使用率74%。

2.1 用药无指征

清洁手术中用药无指证的37例,腹股沟疝手术13例,甲状腺手术10例,乳房手术8例,卵巢囊肿剥除术6例。清洁—污染手术17例联合用药无指征。

2.2 用药品种选择不合理

抗菌药物品种未严格参照卫生部39号文件选用的有137例,53例选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8例选用依替米星、23例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0例选用左氧氟沙星,9例选用头孢他啶、4例选用阿米卡星。

2.3 用药时机、疗程不合理

在有指征需要预防用药的病例中,79例术前未用药术后用,清洁手术用药>24h 47例,清洁—污染手术>48h 109例。

2.4 药品用法用量不合理的

在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中用药频次不当76例,用量不当47例,用法不当4例。

3 分析与讨论

3.1 分析存在问题

①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不明确、清洁手术预防用药比率较高。②预防用药品种选择不合理。③预防用药时机不当,疗程过长。④无指征联合用药。⑤用法用量不当。

3.2 讨论

①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抗菌药物应用于预防手术感染已被证实确有效果,但同时应用不当,也带来一些不良后果,如细菌或霉菌的二重感染、药物毒性或过敏反应,以及在医院环境内诱导对抗菌药物耐药菌株的产生等。因此应严格掌握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其应用指征为:涉及感染病灶或切口接近感染区域的手术;术中会发生污染的手术;操作时间长的大手术;I类切口手术有高危因素才需要给药如 手术范围大、出血多、时间长:手术涉及重要脏器颅脑、心脏、眼睛、脊柱等:有异物植入:其他感染的高危因素:高龄(≥70)、多年糖尿病控制不佳者、恶性肿瘤放化疗中、疫缺陷者、营养不良者。一般认为,对于II、III类切口手术应预防性给予抗菌药物。②抗菌药物的选择: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应根据手术类型、常见致病菌与药物的抗菌谱及手术部位与药物组织分布特点选择抗菌谱广、杀菌力强、组织渗透性良好、不良反应少、耐药均株少的药物。如不涉及空腔脏器的手术(如头颈、乳房、四肢手术)应主要针对革兰阳性球菌,兼顾革兰阴性杆菌,第一代头孢菌素等抗菌药物;涉及空腔脏器的手术(如胸腔,腹腔、盆腔手术),应主要针对革兰阴性杆菌,兼顾革兰阳性球菌,可选用广谱第二、三代头孢菌素;涉及结肠、直肠的手术,污染重时还应加用针对厌氧菌的药物甲硝唑。骨关节手术可选用组织分布浓度较大的林可胺类抗菌药物。③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法、首次给药时机与用药疗程:预防用药一般采用静脉给药,以便抗菌药物在易感染部位快速达杀菌血药浓度。给药合理时间为手术前0.5~2h,即在麻醉诱导期开始给药最为合适,术中若手术时间超过3h或失血量超过1500mL、预防用药选用β-内酰胺类等半衰期较短的药物术中应追加用一次,若使用长效抗菌药物(如头孢曲松)手术中无需追加,即减少操作,又可减少产生耐药性及不良反应。一般应短程预防用药,择期手术手术结束后不必再用。若患者有明显感染高危因素,或术前已发生细菌污染(如开放性创伤)时,可再用一次或数次至24h,特殊情况可延长至48h。其中,清洁手术和介入治疗预防用药时间应≤24h,污染手术可依据患者情况酌量延长至3~7d。手术中发现已存在细菌性感染,手术后应继续用药直至感染消除[3]。

3.3 结论

我院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应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结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3],对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采取行政干预与宣传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药学人员及临床医生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提高医疗质量。

[1]崔霞,张 建勇.骨 科 围手术期抗菌 药物使 用评 价与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16(22):1758-1759.

[2]卫生部38号文件[卫办医政发〔2009〕38号]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附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S].

[3]卫 生 部 .2012 年 全 国 抗 菌 药 物 临 床 应 用 专 项 整 治 活 动 方 案[S].2012-03-05.

R969.3

:B

:1671-8194(2013)10-0150-02

猜你喜欢

指征不合理抗菌
什么是抗菌药物?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肩关节结核诊断进展与关节镜治疗指征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我院2012年剖宫产临床分析和研究
我院近5年剖宫产率及指征的变化分析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一张图揭发公务员工资制度
剖宫产指征1603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