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盆炎灵颗粒的提取工艺研究

2013-06-28欧阳波王秀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0期
关键词:酚酸芍药供试

欧阳波 潘 涛 王秀梅 黄 懿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湖南 长沙 410008)

盆炎灵颗粒的提取工艺研究

欧阳波 潘 涛 王秀梅 黄 懿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湖南 长沙 410008)

目的 优选盆炎灵颗粒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比较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考察盆炎灵颗粒的水提取条件,以丹酚酸 B 含量、芍药苷含量、干膏得率为评价指标,确定合理的水提取工艺。结果 最佳水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 2 次,第一次 10 倍量水,提取 1.5h,第二次8 倍量水,提取 1h。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适用于盆炎灵颗粒提取。

盆炎灵颗粒;提取工艺;丹酚酸B;芍药苷;正交试验

盆炎灵颗粒是湖南省妇幼保健院的医院制剂,用于治疗妇女急慢性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慢性宫颈炎以及输卵管不通性不孕症、月经不调等疾病治疗。处方由赤芍、丹参、当归、大血藤、延胡索等11味药材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消炎镇痛”的作用,该品种临床使用近二十年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本实验根据有效成分性质、中草药用药习惯,以丹酚酸B含量、芍药苷含量、干膏得率为考察指标,对提取次数、浸泡时间、加水量、 提取时间等影响水提因素,采用比较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方法优选该方的最佳水提工艺条件,制订合理的制备工艺。

1 材 料

岛津LC-10A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色谱柱(VP-ODS(150mm×4.6mm,5μm);METTLER XS205电子天平(瑞典梅特勒公司);电热恒温鼓风干燥机DHG-90101-35A(上海三发科学仪器公司),赤芍、丹参、当归、大血藤、延胡索等11味药材购置湖南衡东中药饮片厂,经湖南省妇幼保健院药学部戴子启副教授鉴定为正品,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规定;芍药苷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0736-9811);丹酚酸B(四川省维克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120511);甲酸(衡阳市有机化学试剂厂分析纯980701);甲醇(TEDIA COMPANY.INC LOT 1210058);乙腈(TEDIA COMPANY.INC LOT 1202211)。

2 方法与结果

2.1 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

2.1.1 色谱条件柱(VP-ODS 1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乙腈∶水(甲酸调pH=3)(24∶8∶68);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85nm;进样量:10µL,理论板数按丹酚酸B计算不低于2000。

2.1.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丹酚酸B对照品9.18mg,置50mL容量瓶中,用纯水稀释至刻度,即得0.1836mg/mL的对照品溶液。

2.1.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5mL提取液离心(3000r/min,5min),取上清液过0.45µm滤膜,即得供试品溶液。

2.1.4 标准曲线制备: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0.5mL,1.0mL,2.0mL,4.0mL,8.0mL置10mL棕色容量瓶中配成9.18µg/mL,18.36µg/mL,36.72µg/mL,73.44µg/mL,146.88µg/mL,183.60µg/mL的对照品溶液,过0.45µm微孔滤膜滤过,进样10µL,测定。

结果丹酚酸B质量浓度在9.18µg/mL~183.6µg/mL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以峰面积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y=11549x-10677,r=0.9991。

2.1.5 含量测定: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按上述方法测定,计算样品中的丹酚酸B含量。

2.2 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2.2.1 色谱条件柱(Hypersil ODS25µm 4.6mm×250mm);流动相甲醇:水(23∶77);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30nm;进样量:10µL,理论板数按芍药苷峰计算计算不低于3000。

2.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芍药苷11.41mg,置50mL容量瓶中,用纯水稀释至刻度,即得0.2282mg/mL的对照品溶液。

2.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提取液5mL离心(3000r/min,5min),取上清液过0.45µm滤膜,即得供试品溶液。

2.2.4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0.5mL,1.0mL,2.0mL,4.0mL,8.0mL置10mL容量瓶中配成14.2625µg/mL,28.5250µg/mL,57.05µg/mL,114.1µg/mL,228.2µg/mL的对照品溶液,过0.45µm微孔滤膜滤过,进样10µL,测定。

结果丹酚酸B质量浓度在14.2625µg/mL~228.2µg/mL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以峰面积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y=13561x+45586,r=0.9992。

2.2.5 含量测定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按上述方法测定,计算样品中的芍药苷含量。

2.3 干浸膏的测定

照《中国药典》一部附录XA浸出物测定法,精密吸取25mL,置干燥恒重的蒸发皿中,水浴蒸干后,105℃干燥3h,取出。置干燥器内冷却30min,精密称重,计算干浸膏得率。

2.4 煎煮次数考察

按处方比例称取药材,加10倍量水,煎煮3次,第一次1.5h,第二次1h,第三次1h,煎煮液过滤,定容至500mL,用于测定干膏得率、丹酚酸B、芍药苷提取量。进行3次平行试验。提取1,2,3次干膏得率分别为19.03%、6.19%、2.75%。结果表明,第3次煎煮干膏得率占总浸膏得率的比例9.83%<10.00%。丹酚酸B的平均提取浓度0.1701mg/mL,0.0473 mg/mL,0.0155mg/mL分别为,第三次提取丹酚酸B占提取总量的比例6.67%<10.00%。芍药苷的平均提取浓度0.2466mg/mL,0.0684 mg/mL,0.0252 mg/mL分别为,第三次提取芍药苷占提取总量的比例7.40%<10.00%。以上三项指标说明煎煮2次已基本提取完全。

2.5 正交试验设计

用L9(34)正交表,以丹酚酸B含量、芍药苷含量和干膏得率为评价指标,对影响水煮工艺的主要因素即浸泡时间、加水倍量、提取时间进行考察。注:F0.05(2,2)=19.00,F0.01(2,2)=99.00。

2.6 数据处理与工艺优选

用综合加权评分法以丹酚酸B质量分数,芍药苷质量分数和干膏得率作为评价指标,各指标成分9次试验的最大值为100分,将各指标成分的含量分别转换为评分值,考虑丹酚酸B含量和芍药苷含量较为重要,故其加权系数各为0.4,浸膏得率的加权系数为0.2,将每次试验的各指标成分的评分值乘以相应的加权系数后求和,得综合评分值,即综合评分=丹酚酸B质量分数/最大丹酚酸B质量分数×100× 0.4+芍药苷质量分数/芍药苷最大质量分数×100×0.4+干膏得率/最大干膏得率×100×0.2。

2.7 最佳工艺条件的验证试验

按处方比例称取各味药材6份。分别做试验Ⅰ(不浸泡,第一次加10倍量的水,煎煮1.5h,第二次加8倍量的水,煎煮1h)试验Ⅱ(浸泡1h,第一次加10倍量的水,煎煮1.5h,第二次加8倍量的水,煎煮1h)的比较试验(均做了3批),结果见表1。

从试验结果可知,试验Ⅰ、Ⅱ的丹酚酸B、芍药苷的提取率和干膏率,无明显差异。说明试验Ⅰ的工艺条件合理可行,有可操作性,适合工业大生产。

表1 验证试验数据(n=3)

3 讨 论

3.1 本试验采用正交设计对水提工艺进行优先,试验次数少,效果好[1-3]。但要考虑实际生产中的可行性、效率、成本等,所以最终确定的工艺参数并不一定是理论上最佳的,往往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适当调整[4]。

3.2 为较全面评价制备工艺的优劣我们选择有效成分含量和干膏得率指标进行评价。盆炎灵是由多味药组成,丹参和芍药是本方的主药,丹酚酸B和芍药苷为主要活性物质,水溶性强,试验选丹酚酸B、芍药苷和干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选最佳工艺条件,工艺中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则更合理[5]。

4 结 论

本实验采用比较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以丹酚酸B、芍药苷的提取率和干膏得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了盆炎灵颗粒提取工艺中各因素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所确定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工艺稳定,重复性好,可有效提取盆炎灵颗粒的有效成分。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 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 部 )[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2]沈雪 梅,何伟,李勇.复方芍甘颗粒的提取与精 制工艺研 究[J].中草药,2006,37(6):868-869.

[3]吴义香,张新军.清热利湿颗粒提取工艺的实验研究[J].安徽医药2009,13(12):1468-1471.

[4]董淑婷,张茹.正交试验优选强脊壮督颗粒的提取工艺[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1):130-132.

[5]白玉宾,匡海学,解颖.当归芍药散颗粒的提取工艺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1,39(3):77-79.

Study on the Extractive Technology of Penyanling Granules

OU YANG Bo ,PAN Tao, WANG Xiu-mei, HUANG Yi
(The Maternal and Child Care Hospital of Hunan, Changsha 410008, China)

Objective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process in Penyanling granules.MethodsWater extraction technology for Penyanling granules was optimized by contrast test method and orthogonal test method.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was applied with the content of salvianolic acid B ,paeoniflorin ,and the dry extract rate as investigative indexes for investigating the best extraction process.ResultsOptimum extraction technology was extracted 2 times,first time extrated 1.5 hours with 10 times the amount of water,second time extrated 1 h with 8 times the amount of water.ConclusionThe optimized technology was stable,feasible and suitable for the extraction of Penyanling granules

Penyanling Granule; Extraction process; Salvianolic acid B; Paeoniflorin; Orthogonal design

R284.2

:B

:1671-8194(2013)10-0003-02

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编号201154)

猜你喜欢

酚酸芍药供试
芍药鲜切花 美景变“钱”景
陆抑非《芍药》
双咖酚酸在小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与组织分布
不同处方配比及提取工艺对银柴退热汤解热镇痛抗菌抗炎作用的影响
美丽芍药化学成分的研究
2015年版《中国药典》脑安胶囊项下阿魏酸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的改进
丹参中丹酚酸A转化方法
川芎总酚酸提取工艺的优化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与12种常用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
Flexible ureteroscopy: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current indications and outcomes in the treatment of urolithia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