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永川)职教城大学生价值观实证研究

2013-04-02李喜燕

重庆高教研究 2013年5期
关键词:永川职教职业院校

兰 刚,李喜燕

(重庆文理学院, 重庆 永川 402160)

重庆(永川)职教城大学生价值观实证研究

兰 刚,李喜燕

(重庆文理学院, 重庆 永川 402160)

通过对重庆(永川)职教城多所院校各专业各年级619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当前重庆(永川)职教城大学生静态和动态层面的价值观现状,从构建职教城群落教育联盟、强调思想教育与技术教育的结合、建构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方面,提出了职教城大学生科学价值观育成建议。

职教城大学生;价值观;实证研究

一、重庆(永川)职教城大学生价值观的实证研究背景

2011年,永川职教城发生了一系列小群体事件,这些事件是在职教学生形成群落之后带来的一种社会问题,其中涉及教育政策、学生思想动态、学生非正常行为、社会对职教生的态度等,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激发学生的自觉意识、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本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重庆市委、市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前重庆市委书记张德江在2012的职教会上强调指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一项重大战略,务必站在重庆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牢固树立抓职业技术教育就是抓民生、抓发展的思想,下更大的决心,以更大的力度,推动重庆职业技术教育大发展。而永川作为职教城,职教学生引导模式将为其他区域职教事业提供参考和借鉴,为国家更好地发展职教事业提供力所能及的决策参考。只有对重庆(永川)职教城学生价值观进行调查,才能深入了解重庆(永川)职教城学生群落价值观混沌现象,全面分析职教城学生群落化价值混沌现象的原因,提出应对学生群落价值观混沌现象及其负面行为的有效策略,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从而为职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价值的建议。目前学界已有关于大学生价值观的调查,比如关于各地样本采集的调查[1],南京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调查[2],江南地区个别学校的调查[3],广西区域的调查报告[4],这些调查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而本文开展的调查研究是针对重庆(永川)职教城这个特定区域,并且该区域职教学生群体集中,羊群效应特点明显。因此,针对重庆(永川)职教城大学生价值观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育德策略是当地高校、区域教育和职业教育所必须开展的工作。

二、重庆(永川)职教城大学生价值观实证研究数据采集

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选取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城市职业学院、重庆电信职业学院、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重庆文理学院等各永川辖区的各年级在校大学生619人,专业涉及人文社科类、管理类、理工类、机械类、艺体类等类别;其中女生287人,占46.37%,男生332人,占53.63%。调查对象基本涵盖了重庆(永川)职教城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其中普通本科院校学生305人,占49.27%,职业院校学生314人,占50.73%。从年级来看,大一新生有343人,占55.41%,大二学生131人,占21.16%,大三学生133人,占21.49%,普本大四学生12人,占1.94%。在被调查学生中,家庭月收入1 000元及以下的129人,占20.84%,1 001~5 000元的人数最多,为392人,占63.33%,5 001~10 000的有74人,占11.95%;10 000以上的有18人,占2.91%。被调查人员中独生子女233人,占37.64%,非独生子女386人,占62.36%。

2.调查与统计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网上匿名答题的方式。调查问卷首先向被调查者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并承诺匿名调查不会透露被调查人员的任何信息,希望参与调查的学生能够真实客观地选取答案,以便客观真实地分析数据。调查结果通过调查派网站的自动数据统计进行统计分析。

3.问卷说明。有学者认为大学生价值观由目标价值观、手段价值观和规则价值观三个大的维度构成,其中目标价值观又可分为个人性目标(金钱物质取向、工作成就取向、荣誉地位取向、自身修为取向)、社会性目标(婚姻家庭取向、友谊爱情取向和合格公民取向)和超然性目标(回归自然取向、贡献国家取向和人类福祉取向)[5]。本文的问卷涉及以个人性目标为主体,兼有社会性目标和超然性目标方面的问题。调查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有5个问题,是关于被调查人员基本情况的命题;第二个部分有23个问题,内容主要从价值观、学习观、恋爱消费观、就业创业观、目标理想观等方面来设计命题。答案选项主要根据当前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进行设计,要求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客观真实的选择及判断。

三、重庆(永川)职教城大学生价值观实证调查数据统计

(一)有关价值观基本问题的调查结果

1.人生价值观。在关于人生价值观方面主要设计了6个问题,在回答“判断人生价值的最主要标准”方面选择“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有328人,占52.99%,选择“对社会贡献大小”的有69人,占11.15%,两项合计占64.14%,接近调查人数的2/3,“金钱的多少”“社会地位高低”的分别是20人、31人,而选择“生活是否舒适、潇洒”的有114人,分别占3.23%、5.01%和18.42%,三类合计占26.66%,选择说不清楚的有57人,占9.21%。这个数据表明,大部分学生判断人生价值的最主要标准不仅仅限于有形的金钱、地位或者生活水平方面,而是更加看重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看重对于社会的奉献,说明价值观的主流仍然是积极而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在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回答中,选择“靠自我的努力奋斗”“自己努力为主,利用别人为辅”“自己努力也争取别人帮助”的占绝大多数,共计590人,占95.31%,不过也有25人选择顺其自然,4人选择利用别人为主。这个问题的回答也表明了绝大多数学生都对实现人生价值抱有积极努力的态度。在“价值观确立受到什么影响最大”的回答中,有近一半的学生选择家庭教育,其次是朋友圈子和学校教育,选择媒体信息的仅有27人。在关于如何看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回答中,有一半以上的人选择“实现个人价值才能实现社会价值”,而选择“实现社会价值才能实现个人价值”的有190人,占30.69%,选择两者相互独立或者其他的有114人,共18.42%。而对目前大学生价值观的看法中,有超过90%的人认为现在大学生价值观存在功利化、实用化倾向,或者两者兼有,说明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当今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在回答“在人的一生中,以下哪几项对您来说最重要”时,82.55%的人选择了健康,其次是家庭(占80.94%),排名第三位的为事业,比例为41.52%,紧随其后的分别为爱情29.89%、知识23.26%、金钱22.13%,排名最后四位的是其他(1.45%),权力(2.1%),名誉(6.62%),社会地位(9.53%)。在注重名誉、社会地位、爱情、金钱的人中,分别有65.85%、66.1%、65.41%和65.69%是男生,表明男性更加注重通过这种外在的有形标准来衡量自己的重要性,当然在爱情方面男性的关注度也高于女性。

2.学习观。在你感到大学学习的价值的选择中,有52.18%的学生选择“锻炼沟通与人际交往,学会并适应集体生活”,有225人(36.35%)选择“学习知识,充实自我,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另有11.47%的选择“找个地方静下来提升自己”或者“受迫于家长或者社会竞争的压力”;在关于考试观的选择中,有54.28%的人“追求优秀奖金”,而其他人员选择“六十分万岁”,或者“考前突击”,或者“过不过无所谓”等,说明一半以上的学生非常看重自己的学习成绩,而且有53.31%的学生选择参加社团、比赛活动的决定性因素是“锻炼自己、提高能力”,33.12%的学生选择“兴趣、结识朋友”,其他学生选择“增加绩点拿奖学金”,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比较理智地看待社团、比赛活动。

3.恋爱消费观。关于大学期间谈恋爱的看法中,有46.85%的人认为是正常的身心需要,20.84%的人认为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人,22.94%的人认为可以促进积累经验、体验人生,3.39%的人认为可以促进学习,仅有5.98%的人认为耽误学习,其中女性54.05%相对于男性45.95%的人认为耽误学习,比例更大。而消费观的选择中,有414人(66.88%)选择从自身实际出发,197人(31.83%)选择以经济实惠为主,而只有8个人选择追求名牌和时尚,且这8人的家庭月收入均非20 000元以上的家庭,其中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家庭分别为50%。不过性别倾向比较明显,8个样本中有7人为男性,仅有1人为女性,而且院校类别也比较明显,有5人为职业院校的学生,3人为本科院校的学生,一定程度上表明生源好的学生相对不会在消费上攀比。在回答你最向往的生活时,63.49%的学生选择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能张扬自己的个性和独具风格的生活,有29.4%的学生选择平静稳定的生活,有3.39%的学生即21人选择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可以无限享乐,其中男性占2/3,女性占1/3,表明男性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更加强烈;有3.72%的学生,即23人选择把精神生活放在首位,其中男性占60.89%,女性占39.13%,从职业院校特点看,职业院校的学生占78.26%,普本院校的占21.74%。可见,职业院校的学生更加追求极度的物质生活或精神生活,生活观方面的混沌现象更为严重。

4.就业创业观。在问及毕业后的打算时,有437人,即70.6%的人选择找工作,有75人即12.12%的人选择继续深造,15.67%的人选择创业,仅有10人即1.62%的人选择出国学习。而选择创业的人中有73.2%的人是男性,仅有26.8%为女性,表明男性更加注意做好创业打拼的准备。从院校类别来看,职业院校的学生占57.73%,比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占42.27%)更加具有创业精神。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更加具有创业精神,二者在选择创业的人中比例分别为65.98%和34.02%。

5.目标理想观。在选择如何成功的回答中,有85.14%的学生选择努力工作或艰苦创业,而有13.09%的学生选择买彩票中彩,其中男性占58.02%,女性占41.98%,而且家庭月收入为1 000~5 000的学生高达72.84%,1 000元以下的有17.28%,有1.78%的学生选择通过选秀节目一夜成名,其中全部为家庭收入在5 000元以下的学生。可见父母属于低收入的学生更希望不通过个人努力,而寄希望于其他偶然因素取得成功,价值观需要纠正。在对人生是否有明确规划的回答中,58.97%的人选择有规划但不明确,21.16%的人选择有规划没目标,仅仅有18.58%的人选择有明确规划。在选择没有必要规划的8个人中,男生为5人,女生为3人,其中职业院校的学生有5人,普本院校的学生有3人。尽管样本数比较小,但可以看出,男生比女生、职业院校学生比普通本科院校学生更不重视规划人生。

在回答自己是哪一类大学生的问题时,37%的学生选择“有理想,有抱负,积极为自己的目标努力着,抱着乐观的态度”,53.63%的学生选择“知道未来形势严峻,但现在很茫然,不知道该如何努力”,4.36%的学生选择“无所追求,随遇而安,过一天算一天,不为将来担忧”,5.01%选择“对自己的前途很悲观,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可见63%的学生对自身状态不满意,却又不知道或者不屑于去努力。在选择“无所追求,随遇而安,过一天算一天,不为将来担忧”的学生中,独生子女占2/3,大一学生占70.37%,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占59.26%。可见独生子女明显在个人定位方面不如非独生子女,而大一学生也不如其他高年级学生。在选择“对自己的前途很悲观,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学生中,男性(占58.06%)明显高于女性(占41.94%),职业院校的学生(占58.06%)高于普通本科院校(占41.94%),非独生子女(占77.74%)远远高于独生子女(22.58%)。说明同样情况下,男性对前途的担忧高于女性,而非独生子女更有忧患意识,对前途更为担心,职业院校学生对前途更为悲观。

(二)关于遇到特定事情的反映方面的调查结果

一是在回答“在招聘求职中,本认为自己可以成功,却被告知没有被录用,你怎么看”时,61.39%的人选择“就该岗位所要求的各种素质而言,自己不如别人,需要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21.49%的人选择“就该岗位所需要的各种素质自己已经具备,只是由于没有充分准备而失利”,另有17.12%的人选择“怪自己没有去找关系或者关系还不够硬”“自己不必改变或提高,坚信自己是‘千里马’,只是还没有遇到‘伯乐’”或“其他”。其中65.52%的男性选择关系因素,而认为自己没有遇到伯乐的人中有79.55%的为男性,有70.45%的人为非独生子女。在对个人前途发展的看法中,有37.64%的人选择“成功要靠自己,只有自己不断努力进取,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有42%的人选择“选择一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工作,为个人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有6.95%的选择“顺其自然,遇到差不多的工作就接受”,有13.25%的人选择“关系是生产力,一半靠自己,一半靠关系”,还有1个人选择父母安排工作。这个问题的回答在性别、年级、院校类别、家庭收入等方面基本没有太大的差异。

二是在面对困难的反应问题的回答中,有72.05%的学生选择“只要觉得可行,一定坚持去做”,而19.7%的学生选择“开始会坚持,但是很快就放弃”,8.24%的学生选择“先搁在一边,等心情好再做”,不能坚持或者不能直面困难的学生有27.95%。而在选择“先搁在一边,等心情好再做”的学生中,女性的比例远远高于男性,本科院校学生高于职业院校学生,说明女生相比男生更可能放弃,而本科院校学生不如职业院校学生更能吃苦。

三是在回答“过马路时你会闯红灯吗”的回答中,38.61%的人选择“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闯,不仅是遵守交通规则,更是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52.83%的人选择“有非常着急的事情时会闯”(男性与女性比例相当),7.43%的人选择“如果没有警察的时候会闯”(其中女性60.87%,男性39.13%),1.13%的选择“过马路从来不看红绿灯”(其中男性的比例为71.43%)。可见遵守规则方面男性更加不重视现有的规则,而在紧急情况下女性却表现出不按照规则办事的问题。

四是在遇到突发群体性事件时,有73.99%的学生选择“认真思考,分析其事情原因,判断其正确性,然后决定是否参与”,17.45%的学生选择“这些事情对自己无所谓,自己该干什么干什么”,5.33%的学生选择“只要有要好的同学参与其中,自己就会参加”,3.23%的学生选择“随大流,只要有就去参与,不管行为本身正确与否”。可见大部分学生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理性面对,少数学生不关心,也有8.55%的学生在面对这类事件时表现出非理智性。其中在选择“只要有要好的同学参与其中,自己就会参加”的学生中,女性占60.61%,男性占39.39%,职业院校占63.64%,普本院校占36.36%,大一的占75.76%,其他年级占24.26%,可见女性相比于男性、职业院校相比于普本院校、大一相比于其他年级更加非理性,价值观方面容易混沌。

四、重庆(永川)职教城大学生价值观实证调查结果分析

(一)大部分学生能够从自身实际出发,持有积极上进的价值观

大部分学生判断人生价值的最主要标准不仅仅限于有形的金钱、地位或者生活水平方面,而是更加看重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看重对于社会的奉献,说明价值观的主流仍然是积极而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在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回答中,选择“靠自我的努力奋斗”“自己努力为主,利用别人为辅”“自己努力也争取别人帮助”的占绝大多数。目前有超过90%的大学生认为现在大学生价值观存在功利化、实用化倾向或者两者兼有,能够比较客观地认识到当今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关于学习考试,有54.28%的人追求优秀奖金,而其他人员选择六十分万岁、考前突击或者过不过无所谓等,有 53.31%的学生选择参加社团、比赛活动的决定性因素是锻炼自己、提高能力,33.12%的学生选择兴趣、结识朋友,绝大多数的学生能够比较理智地看待社团、比赛活动,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仅仅局限于学习成绩,而是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绝大多数学生支持大学期间谈恋爱,这也比较符合社会实际和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大部分学生在消费观方面比较理智和务实,就业方面也比较符合实际。在就业创业观方面,多数也能够正面对待,选择找工作。面对如何成功方面,多数学生认为需要个人努力,而且大部分学生也在思考人生规划。

(二)在遇到事情的自我反应方面,多数较为理性,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的非理智情绪和行为

尽管多数人能够从自身去找求职失败的原因,但是仍有17%以上的人认为在求职中将关系不够作为首要因素,而且在关于个人前途中也有13%以上的人认为“关系是生产力”,而不是从自身查找原因。这实际上也可能成为社会中酿造负面行为的根源。在面对困难时,多数学生也认为只要觉得可行就会坚持,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不能直面困难。而在遵守规则方面,有约1/3的学生一定会根据规则办事,但在情况紧急时有约一半的人选择不按规则办事,更有近一成的人需要依靠外力监督,甚至根本不管是否存在规则。而当出现群体性事件时,有73.99%的人会经过理性分析来决定是否参与,有近10%的人会毫不思考地参与其中,这是群体性非理性行为发生的潜在群体。加上职业教育学生的集中性群落现实,羊群效应表现更为突出。当一个职业教育学生的价值取向因某个事件得以彰显或者其价值中的某项激情被点燃时,相近价值的群落学生们会首先与之形成群落的内在关联者,价值非近似的学生也可能因为某些因素产生共鸣,因而这些“自我中心主义”的学生首先形成一个团体。当这些职业教育学生通过口口相传、海报宣传、博客宣传以及外在传播的某类价值时,小团体在认同感的基础上,会形成滚雪球效应,很快形成了一种被“传染”后的、目的各异的群落,这就是标准的学生群落,又因职业教育城学生数量非常集中,他们的价值观教育相对薄弱且松散,造成了群落内针对某个事件一致性的“群情激昂”,但这种激昂的背后是差异越来越大,最终面目全非的价值判断,从而导致不确定的非理性行为的发生。

(三)不同院校类别、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大学生的价值观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关于“认为对自己人生的各种重要因素”的回答表明,男性更加注重通过这种外在的有形标准来衡量对自己的重要性,当然在爱情方面男性的关注度也高于女性。男性和职业院校学生在追求名牌方面分别重于女性和普本院校学生。职业院校的学生更加追求极度的物质生活或精神生活,生活观方面的混沌现象更为严重。不过在创业精神方面,职业院校的学生比普通本科院校学生更加具有创业精神,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也更加具有创业精神。

从收入方面看,低等收入家庭的学生更希望于通过其他偶然因素取得成功,价值观需要一定的纠正。在人生规划方面,男生比女生、职业院校学生比普通本科院校学生更不重视规划人生。独生子女明显在个人定位方面不如非独生子女,而大一学生也不如其他高年级学生。同样情况下,男性对前途的担忧高于女性,而非独生子女更有忧患意识,对前途更为担心,职业院校学生对前途更为悲观。在面对困难的反应方面,女生相比男生更可能放弃,而本科院校学生不如职业院校学生更能吃苦。在遵守规则方面,男性较不重视现有的规则,而在紧急情况下,女性却更不按照规则处理问题。在遇到突发群体性事件时,女性相比于男性、职业院校学生相比于普本院校学生、大一相比于其他年级更加非理性,价值观方面容易混沌。

五、重庆(永川)职教城大学生科学价值观育成建议

(一)构建职教城群落教育联盟,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主渠道”,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来实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主阵地”,主要通过辅导员日常教育管理来实现,二者统一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既然永川职业教育城是一个群落,就应该从群落的内生性入手,寻求职教城群落联盟教育模式。虽然重庆职教城就业联盟工作比较成型,但对职教城群落教育联盟工作却没有提上日程。建议借鉴重庆职教城就业联盟工作模式,探索重庆职教城群落教育联盟新路径,使大学生保持科学理性的价值观。为此,需要做到两点:其一,职业教育模式互动。一个职业教育城构成一个教育群落,就应该在本地域范围内,将所有的职教院校联系起来,共同探讨职业教育模式。这不同于普教模式,它具有自身的特点,这些院校应研究学生价值混沌的现象、形成原因、行为走向等等,然后对症下药,建立职教城群落合作教育组织是建立职业教育模式的基础和前提。在此基础上,需要通过校园文化展示、网络窗口示范、互动交流示范,形成职教城群落价值教育体制机制,从而充分发挥职教城群落价值教育联盟作用。其二,受教主体互动。倡导职教城受教主体之间,在一定的规范内互动,使之能够在可掌控的范围内,逐渐释放不良情绪,逐步矫正其价值混沌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非现在自我封闭的纯技术教育受体的孤立状态。

(二)注重思想教育与技术教育的结合,强化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

目前重庆(永川)职教城部分学生的价值混沌,其原因在于过分强调技术培训,而忽略思想性教育,应该把技术型和思想型完美地结合起来,加大力度改变“一手软、一手硬”的不平衡现状。思想性教育应该和技术性教育结合起来,不能顾此失彼,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目前重庆(永川)职教城的思想政治教育远不及其技术教育规范,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一方面要强化辅导员日常教育管理,另一方面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寝室长的作用,将学生接收到的不良信息及时反馈给辅导员,通过及时的信息反馈,随时掌握学生的不良思想动态,将负面动机扼杀在萌芽中。重视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树立积极上进的校园文化,通过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加强自我建设,使其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从实践中确立和凝练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还不能忽略网络文化建设。目前网络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需要通过学生干部、辅导员助理等方式随时掌握学生思想动向,强化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教育,促成大学生心理认同[6],将负面思想扼杀在萌芽状态。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通过人际交流、网络文化、校园文化、校级交流等方式,构建多渠道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机制,通过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发挥羊群效应的正面作用。

(三)注意因人施教,加强人生规划和自信教育,建构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功能论和价值论上坚持功利主义立场,只重视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重视其即时的、显性的泛政治功效,忽视其对健全人格、完美人性与素质发展的作用,忽视其长期的、本质的塑造人的功效,表现出明显的工具理性和工具论倾向,造成外在的社会需求与内在的人性需求的矛盾、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矛盾。这使得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只看到教育的客体性,看不到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常常成为观念的说教、规范的灌输、行为的约束,本来应该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变得枯燥乏味、痛苦不堪,也使得教育者的话语权遭到质疑,强制灌输的合理性和合道德性受到质疑,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失效。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是工具和手段而取代价值理性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任务的实现,违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问题,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关系着和谐社会建设大局的成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是认同[7]。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根据不同性质的主体开展针对性的教育,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家庭出身的学生的特点,开展不同形式的思想教育,充分把握不同类型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特点。同时加强学涯、生涯和职涯“三涯”教育,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事施教,使学生通过确立明确的目标,制定可行的规划,采取切实的措施,逐步实现人生价值,从而提升自信心。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大趋势将是教育与生活的重新结合,因为人生的意义只有在生活世界中才能寻找,特别就思想政治工作而言,其根本正是在生活中和我们的教育对象共同寻找人生的意义、人自身的价值和发展取向。思想政治工作要融入生活,在生活中找依托、找契机,使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寓教育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注重学生日常生活情境的教育性,使学生在生活世界中受到教育感染。家庭教育也是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家庭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巨大作用。应该通过家校联系,充分了解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建立家校一体化、一致化的思想教育模式,避免在思想教育中的矛盾与冲突,使家庭教育充分发挥正面作用,成为学校思想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1] 周德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调查报告[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49-51.

[2] 江安凤.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报告[J]. 文教资料,2011(32):205-207.

[3] 赵利华.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调查报告——以吕梁学院为例[J]. 吕梁学院学报,2012(4):35-38.

[4] 陈媛,秦桂秀,杨海秀.大学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调查报告——以广西十所高校1 0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为例[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9):80-82,109.

[5] 辛志勇,金盛华.大学生的价值观概念与价值观结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6(2):85-92.

[6] 常超.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价值观透视及教育引导策略[J]. 教育与职业,2013(9):64-65.

[7] 李振跃.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7):48-50.

(责任编辑蔡宗模)

EmpiricalStudyOnCollegeStudents’ValuesintheVocationalEducationRegionofYongchuanofChongqing

LAN Gang, LI Xiyan

(ChongqingUniversityofArtsandSciences,Yongchuan,Chongqing402160,China)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suggests on the values of 619 college students coming from different majors and different grades in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region of Yongchuan in Chongqing,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ses both static and dynamic present values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of Yongchuan in chongqing, advocates to construct the allianc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region, emphasizes to combination ideological education with technical education, constructs model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everyday life and puts forwards suggestions to develop scientific value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region.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region; values; empirical study

G641

A

1673-8012(2013)05-0072-06

2013-09-02

重庆市科委项目(cstc2012cx-rkxA00089);重庆市教委重点项目(101205);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2012YBMK001)

兰刚(1962-),男,重庆江津人,教授,副院长,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李喜燕(1974-),女,河北张家口人,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学研究。

猜你喜欢

永川职教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黄永川和他的“中华花艺”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培养“工匠之师”,赋能广东职教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苗品记永川秀芽
苗品记永川秀芽
苗品记永川秀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