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患关系网络报道对医师形象的影响分析

2013-03-05于佳佳叶旭春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3年8期
关键词:医患医师问卷

吴 菁,于佳佳,叶旭春

(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院,上海 200433)

医患关系和谐发展是当前我国政府、医务人员、社会公众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在诸多社会热点问题中医患关系问题显得尤为突出[1]。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纷繁复杂,其中,媒体关于医患纠纷、医患冲突的报道对医患关系的影响近年来已逐渐引起多方关注[2,3]。本研究旨在探讨有关医患关系的不同性质媒体报道对受众医师角色认知的影响。

1 方法

1.1 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某大学在校二年级本科生61名;男生39名、女生22名,平均年龄20.62±1.21。

1.2 材 料

1.2.1 阅读材料 共3份,均来源于网络。材料一:描述医师正面形象的报道(老人突发急病未带钱,医师称“不要管钱先救人”);材料二:描述医师负面形象的报道(女子因宫外孕险送命,术后病情加重医院推卸责任);材料三:中性报道(卫生部:使医患关系在“十二五”期间有根本好转)

1.2.2 评估工具 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被试的性别、年龄等。医师角色认知评估问卷[4]由24个形容词构成(课题组前期完成),信效度良好,包括3个维度(职业形象定位、职业自律性、职业素养)。采用Likert计分法,从“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分别计5~1。

1.2.3 分心任务视频 为英国广播BBC节目Discovery中有关地球形成的视频,时长30.5分钟。

1.3 实验设计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多水平随机区组设计。在实验者向被试介绍指导语后,进行基线测量,包括一般资料、医师角色形象认知问卷的测量。在被试完成分心任务(看15分钟视频)的同时,实验者统计被试的医师角色认知问卷,根据问卷得分将被试随机分成三组;然后将实验材料让被试看2遍(3份材料对应给3组被试阅读),看完后收回材料,继续让被试完成15分钟的分心任务(看视频),最后再次要求被试完成医师角色形象认知问卷。被试分组情况见表1。

1.4 统计分析 数据输入SPSS 17.0进行处理,采用描述统计、方差分析、卡方检验、LSD检验等分析数据。

2 结果

方差分析显示,前测时被试间医师角色认知问卷得分差异不显著。

表1 被试一般资料

阅读材料后,三组间医师角色认知问卷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2)。进一步分析(LSD)显示(表3),阅读正性材料组对医师角色认知显著优于阅读负性材料组。

表3 被试阅读材料后医师角色认知得分的两两比较

3 讨论

3.1 媒体报道可影响受众对医师角色的认知 本研究结果显示,正性、负性、中性报道虽然未能显著改变个体对医师形象的感知,但确实引起了个体在医师角色认知上的变化。阅读不同性质的网络报道后,各组之间对于医师角色的认知出现了差异。

媒体新闻报道在医患关系中的倾向性一直是研究热点问题之一。孙振领等[5]对《人民日报》进行分析,发现2004年后,对医师不利的负面新闻报道超过一半(占52.5%),同时指出医师在民众心中地位的蜕变,已经由救死扶伤的英雄向饱受批评的角色转变。徐璐等[6]分析北京地区三家都市报后发现报道中“医方”正面形象比例高于其负面形象,但“医方”负面形象的比例要高于“患方”和“官方”;认为虽然医疗新闻没有严重偏见倾向,但受社会语境、记者报道操作等因素影响,仍存在“系统性偏向”。国外研究也显示,媒体报道作为受众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在重大传染病事件报道、治疗方案的供求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会影响受众对于各类事件的态度、危机感及其所采取的行为[7,8]。

3.2 对媒体医患关系报道的伦理学思考 在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媒体已经成为人们了解外在事物的重要途径。媒体对医患关系的报道,承载和间接提供着媒体所呈现的社会现实,这些媒体现实会与受众产生着许多微妙的医患互动信息[5],其在医患矛盾中的作用正日益受到重视。网络媒体因其容量大,传输速度快,空间上可跨国界、跨文化,可采用多媒体技术,可接受度高等特点,在信息传递中影响越来越大,但是第一时间内信息往往不够全面,媒体很难掌握真实的信息,其结果可能会导致片面、不真实信息大量上网,误导大众,产生的影响也较难控制。故其在医患关系报道中的影响日益凸显[9,10]。

诚然,媒体需要用最新鲜生动、具有现场感的报道来凸显传播效果。但是,即使是在正常的新闻报道中,也同样存在新闻伦理底线的问题。媒体在对知情权的获取与表达中需要寻求一种恰当的、合乎道德伦理的方式,对表达方式的选择应该有相对的条件界定。媒体报道,不但要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限制,而且还应受到职业道德和社会伦理的约束。只有这样,也才能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从而提高患者及公众的满意度[11]。

[1] 季 清.论和谐医患关系的建构[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9:30-31.

[2] 易伍林.传媒介入医患纠纷的原因及作用探析[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10):24 -25.

[3] 高 健,李恩昌,王晓燕,等.医患关系现状的媒体因素及对策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4):18-19.

[4] 瞿晓萍.医患角色认知刻板印象系列测量工具的研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2.

[5] 孙振领,黄 芳.媒体视野中医生形象变化与医患关系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08,29(1):114 -8.

[6] 徐 璐,杜伟钊.医疗类新闻报道倾向性研究——以北京地区三家都市报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1(8):32-33.

[7] Darrin Hodgetts,Kerry Chamberlain.Television documentary in New Zealand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octors by lower socio-economic groups[J].Social Science & Medicine,2003,57(1):113-124.

[8] Wallington SF,Blake KD,Taylor-Clark K,Viswanath K.Challenges in covering health disparities in local news media:an exploratory analysis assessing views of journalists[J].J Community Health,2010,35(5):487 -94.

[9] Eva Benelli.The role of the media in steering public opinion on healthcare issues[J].Health Policy,2003,63(2):179 -186.

[10]赵锡涛.重点医患纠纷调处的策略[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3,20(1):25 -26.

[11]田晓丽.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健康可持续开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3B):1 -2.

猜你喜欢

医患医师问卷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问卷网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问卷大调查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
80位医师获第九届中国医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