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之选择

2013-02-15储小华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浙江杭州310012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3年7期
关键词:熊彼特企业家经济

储小华(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浙江 杭州 310012)

熊彼特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1883-1950年),一生著述甚丰,他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最早提出“创新”一词,是现代创新理论的代表人物。他用创新来解释经济的发展,认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现象,在他看来创新是社会前进最基本的动力。在熊彼特的创新体系中有一个重要的假设,即所谓“经济生活循环流转”,它是建立在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的背景条件之下的,即经济生活以过去的经验为基础循环地进行,没有什么明显的导致现状任何变化的力量。生产过程只是循环往返,周而复始,没有创新,没有变动,没有发展。也就是说生产函数是不变的。而发展是对循环流的打断,是“创造性的毁灭”,它在改变和代替以前存在的均衡状态,是由新的组合实现这一过程,是由企业家来完成的,这是经济发展的本质。由此出发,他还用创新来解释经济周期,认为经济中周期性波动的根源在于创新。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至今已经一百年,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一、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从创新的角度理解发展

熊彼特认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定。他认为,静态的、周而复始的、仅仅有数量变化,没有创新的“循环流转”不叫发展,仅仅是经济增长。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对经济现状的扰动。发展不是外部强加的,发展是内在的,是内部自行发生的变化。就是说发展是体系内的创新,是生产力的质变,或者是生产力本身的提升。他认为,可以把经济区分为“增长”与“发展”两种情况。所谓经济增长,如果是由人口和资本的增长所导致的,并不能称作发展。“因为它没有产生在质上是新的现象,而只有同一种适应过程,像在自然数据中的变化一样。”而“我们所意指的发展是一种特殊的现象,同我们在循环流转中或走向均衡的趋势中可能观察到的完全不同。它是流转渠道中的自发的和间断的变化,是对均衡的干扰,它永远在改变和代替以前存在的均衡状态。我们的发展理论,只不过是对这种现象和伴随它的过程的论述。”所以,“我们所说的发展,可以定义为执行新的组合。”这就是说,发展是经济循环流转过程的中断,也就是实现了创新。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是发展的本质规定。

(二)创新的基本含义

熊彼特认为只有创新才有发展。首先,他认为“创新是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即“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它将创新分为五种情况:第一,引入一种新产品或提供一种新产品之新的质量,即消费者还不熟悉的产品;第二,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或新的技术;第三,开辟一个新市场;第四,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第五,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其次,他认为创新通常是在新企业里产生的,是由新人完成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他的研究结论认为,“在竞争性经济里,新组合意味着对旧组合通过竞争加以消灭。”就是说,按照知识结构、思维惯性,新组合通常在旧的行业、旧的企业很难产生,通常情况下是由新人去实现的。所谓发展,其实主要在于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使用现有的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去做新的事情,而不在于这些资源的增加与否。在生产要素给定的情况下,不同的配置方式,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最后,他认为在创新的过程中,生产者处于发动的地位。就是生产者先创造一种理念,让消费者接受,然后再接受相关的产品和服务。

(三)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

熊彼特认为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对于熊彼特来说,企业家是一个关键性人物,原因非常简单,因为他是经济发展的人为动因。强调只有企业家才能实现新组合,一个人也只有实现了新的组合才是企业家,企业家的本质是创新。他认为被称为企业家的人,其功能和最大的本领就在于把各种生产要素整合在一起,使其发生近似于化学反应的反应,从而产生新的物质,即发生了质变的新型生产力。一般的企业经理不是企业家,因为他们只是遵循常规按习惯和传统的方式方法来管理企业,只有那些富有冒险精神,勇于率先把创新活动付诸实践的创新者,才是在竞争市场中赚得利润的企业家。因此,他认为企业家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体。

创新活动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企业家的创新精神,追求成功和创造的快乐是企业家持续创新的动力源泉。这种精神是实现经济发展中创造性突破的智力基础。创新的动力来自于企业家精神,成功的创新则取决于企业家素质。他认为发明不等于创新,只有敢于冒风险把一种新发明最先引入经济组织之中的人才是创新者。熊彼特最看重的是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他认为这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起到至高无上的作用。企业家应该是市场经济最稀缺的资源,它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同时他还认为,更多的创新发生在经济萧条时期,因为人们普遍认识到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创造出新的市场,是走出困境的唯一办法。

(四)创新要有战胜自我的精神

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文中关于创新必须战胜自我有这样两段论述:“一切知识和习惯一旦获得以后,就牢固地根植于我们之中,就像一条铁路的路基根植于地面一样。它不要求被连续不断地更新和自觉地再度生产,而是深深地沉落在下意识的基层中。它通常通过遗传、教育、培养和环境压力,几乎是没有摩擦地传递下去。而这种没有摩擦地传递下去的已有的知识、观点和方法通常是很难改变的。”“科学史对下面的这一事实是一个巨大的证明,那就是,我们感到极其难以接受的一个新的科学观点或方法。思想一而再,再而三地回到习惯的轨道,尽管它已经变得不适合,而更适合的创新本身也没有呈现什么特殊的困难。固定的思维习惯的性质本身,以及这些习惯的节约能力的作用,是建立在这个事实之上的,那就是,这些习惯已经变成了下意识的,它们自动地提供它们的结果,是不怕或不接受批评的,甚至是不怕或不在乎个别事实与之发生矛盾的。但是恰恰因为这一点,当它已经丧失了自己的用途时,它就变成了一种障碍物。在经济世界也是如此,在想要做某种新事情的人的心中,习惯的力量升腾起来,反对处于萌芽规划或设想。因此,需要有新的和另一种意识上的努力,以便在日常领域、范围和时间内的工作和牵挂中,去为设想和拟定出新的组合而搏斗,并设法使自己把它看作是一种真正的可能性,而不是一场白日梦。”上述两段详细的引证,道出了创新的不易和创新困难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真切地体会到熊彼特关于创新必须战胜自我的意味深长。就是要不断地解放思想,破除已有的观念,战胜自我。

(五)创新离不开良好的信用环境

熊彼特认为,创新离不开信用。对此在《经济发展理论》一文中有相当篇幅的阐述。信用对创新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四方面。一是信用可以把已经使用着的生产手段从循环流转中、从旧的行业、旧的产业中转移出来。熊彼特认为,把旧行业、旧产业的资金转移到创新中,社会回报会更高。二是实现新组合者,最初购买生产资料的资金,除了有限的储蓄,利用银行信用是一个有效的途径。特别是风险性行业,没有必要的信用支持,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从美国硅谷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这一点,风险投资成为创新发展的重要源泉。三是创新意味着原有生产模式的改变,是一个跳跃的、不连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用对企业销售的连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向消费者提供了承诺,为企业创新提供了一定的时间,并对创新的连贯性提供了保障。四是在交易过程中,信用常常充当支付手段,完成创新成果的实现。创新离不开良好的信用环境,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支持。

二、熊彼特创新理论的现实意义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引发我们思考。浙江经济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进入重大的转型发展时期。当下,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企业原先熟悉的投资驱动、规模扩张、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经济长期持续发展,劳动力、资源、环境成本都在提高,庞大的劳动力储备形成的人口红利,低廉的土地投入带来的低成本优势,正在减弱,旧有的发展模式空间越来越小;不断发酵的环境议题,使得破坏环境的粗放发展,成为老百姓不让碰、政府不想碰、企业不敢碰的“高压线”;单纯依靠规模扩张发展导致严重的产能过剩,这条路已经不能再走下去了;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将浙江经济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暴露无遗;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更使得追随新产业和科技创新成为世界潮流。不进则退,浙江的政府、企业和社会,都强烈地期待加快以创新驱动发展。然而,与发达国家和先进省市相比,浙江的创新投入、创新能力、创新效率和创新体系建设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科技与经济相互脱节的现象依然存在,科技投入产出不匹配、产学研结合不紧密、评价考核科技成果的标准不科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不适应等问题比较突出。如何保持经济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先机。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口,浙江省委省政府深入分析全省发展阶段性特征,坚定摆脱既有思维方式束缚和路径依赖,在综合分析了当前全省转型发展的总体形势前提下,十三届三次会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顺应浙江发展实际,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制造大省”向“创造强省”转变,保持浙江产业竞争优势的明智之举,是在关键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我们的历史使命,不是权宜之计。根据熊彼特创新理论原理,我们认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必须营造良好的创新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构建创新平台,培育创新载体,集聚创新要素,完善创新发展机制,保护创新成果,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实现创新成果的“惊险一跃”。

三、开启创新发展新引擎

(一)创造创新发展的体制环境和市场氛围

熊彼特之后,西方经济学家对其创新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并形成了当代西方创新经济学。一是以技术变革和技术推广为对象的“技术创新经济学”;二是以制度变革和制度建设为对象的“制度创新经济学”。制度创新经济学在肯定企业家作为创新主体的同时,认为对现行制度进行变革会使创新者获得追加利益(潜在市场利益)。认为“由政府主导的体制创新和制度环境是经济创新发展最重要的基本条件。”当前,在我们现实经济生活中,还存在着制度失衡的现象,存在着体制条件和市场环境不同程度的制约,主要表现在政府职能转变滞后、资源配置权过多过大、越位错位现象仍然较为普遍,民营经济发展还缺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财税、金融、土地制度改革滞后,资源环境压力没有通过价格信号传递给市场主体等等。政府和经济主管部门除了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完善法制化建设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还要有效治理一些行业中长期存在的假冒伪劣、环境破坏、恶性竞争和不诚信行为,建设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商业文明,营造让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发展、用心创新”的外部环境,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为创新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体制环境和社会生态系统。

(二)创造企业创新发展生态体系和载体平台

推进市场导向的科技创新,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一是要建设一流的创新型高新开发区、产业集聚区和各类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园,突出科技创新特色,培育新兴产业优势。二是要强化协同创新,建成高新人才集聚区,有效集聚科技、人才资源。三是要从消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转向自主创新。发展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基地、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创新创业载体。四是要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向企业流动,建设产权交易、市场中介、法律服务等服务体系,促进科技创新的转化。五是弘扬崇尚竞争、打破常规、敢冒风险、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变革超越、以人为本的社会文化氛围。

(三)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提升整合资源的能力

熊彼特认为:企业家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预见潜在的市场需求和潜在的经济利益,并且是有胆略有能力进行创新获取利益的人。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土地、劳动者、资本等要素只有在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手中,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中发展壮大起来,才会真正成为财富的源泉。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家整合资源形成的核心技术和突破的关键技术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也是企业家资源大省,企业家的素质、才能、文化素养、预见性、首创精神、冒险本性等品格对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创新不仅给企业带来获得利益机会,而且也给其他企业的发展产生示范效应,由此推动经济的不断发展。浙江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有到大,靠的是浙江企业家“历经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的创业创新精神,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强不息、坚忍不拔、敢为人先、敢闯敢干”的浙江精神,造就了浙江制造业大省地位。面对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浙江企业家要励精图治,弘扬“千方百计提升品牌、千方百计保持市场、千方百计自主创新、千方百计改善管理” 新的“四千精神”,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充分激发创新活力。

(四)加大对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

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是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资金和智力的创造性劳动,成功的创新者理应对创新成果拥有产权和获得合理回报。这样,他们的权益和创新的积极性才能受到保护,创新的动力才能可持续。实施创新发展驱动战略,最重要的是要加大对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中有效促进科技创新和对知识产权进行管理、保护的重要手段,它赋予知识创造者对其创新成果享有法律上的权利,阻止他人未经权利人许可而使用该成果并以此获利,从而成为保护知识成果创造者的权益、激励创新意愿和行动的行之有效的一项制度安排。只有对知识产权和企业家创新成果进行有效保护,才能使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今,保护知识产权已经从保护知识创造者的权利,发展成为企业、产业乃至国家促进科技创新和提高竞争力的有力手段,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李义平.经济学百年—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发的选择与评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10.

[2][美]约瑟夫·洛伊斯·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何畏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3]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6.

[4][美]曼昆.经济学基础[M]梁小民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7第二版.

[5]黄景贵.论创新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N].2009.8.31.

猜你喜欢

熊彼特企业家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熊彼特《经济分析史》中的意识形态问题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浅析熊彼特之创新理论
熊彼特学术思想的影响路径探析
环保企业家发展前景光明
从打工妹到女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