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清洁工管理模式在清洁质量目标实现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3-02-01李建梅李翠平罗云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22期
关键词:清洁工质量标准护士长

李建梅 李翠平 罗云英

医院清洁工管理模式在清洁质量目标实现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李建梅 李翠平 罗云英

目的 探讨医院清洁工的管理模式对清洁质量目标的影响因素。方法 用医院清洁工的社会化管理模式下的清洁质量目标实现情况与医院直接管理下的清洁质量目标实现情况作对比。结果医院对清洁工直接管理模式下的清洁质量目标实现比社会化管理模式的清洁质量目标效果较好。结论对医院清洁工实行医院直接的科学的人性化的管理, 是确保清洁质量目标实现, 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管理环节。

医院清洁工;管理模式;清洁质量;目标;分析

医院的清洁工作是医院运行过程必不可少的工作, 在医院感染控制, 确保医疗安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离开了清洁工对环境的清洁、保洁工作, 谈不上医疗质量的控制,做好医院的清洁工作, 是有效保证医务人员、患者、陪人,清洁工人的身体健康的基础, 然而, 怎样才能有效保证医院的环境清洁质量。广东省四会市人民医院就某院对清洁工的不同管理模式, 对清洁质量目标实现情况及清洁工的工作热情等方面因素作了调查, 以作对比分析, 现分述如下。

1 清洁工社会化管理模式及清洁质量目标实现状况

1.1 清洁工的社会化管理模式 医院清洁工的社会化管理模式就是对医院的后勤部门实行社会化管理, 即交某一公司统一管理, 在人员配置、培训、质量管理、劳动报酬、清洁用品供给等方面全交某一公司管理, 形成医院与清洁工人实行间接的管理模式。

1.2 用人把关不严 清洁公司在招聘清洁工人时, 由于没有设立具体的入职资格条件, 单靠人情选择, 所以招到的清洁工人资质参差不齐, 部分身体素质也欠健康, 不能胜任繁重的清洁工作任务, 造成清洁质量不达标, 部分人员文化水平偏低, 语言表达欠佳, 只能运用其当地的语言沟通, 很难理解管理者和科室护士长的指导工作, 造成沟通障碍, 所以不能按要求去完成工作任务。

1.3 管理人员缺乏卫生专业知识 后勤社会化下的管理模式中, 参与清洁工管理的管理人员, 是由清洁公司自身雇用的, 保洁公司的管理人员因不是卫生专业人员, 对医院感染知识的认知存在一定的距离[1], 如消毒隔离知识, 自身防护知识、感染管理知识等, 当清洁工的清洁工作质量达不到医院要求的效果时, 护士长要向他们反映时, 他们也很难用最快最好的方法去指导清洁工进行改进。

1.4 清洁工流动大 医院的清洁工作是比较辛苦而且是比较脏的工作, 同时福利待遇较差, 所以很多人不会愿意做很长时间, 工作热情不大, 导致清洁工流动性大的现象, 而新的清洁工对清洁工作流程和清洁方法掌握需要一定的时间, 给清洁质量造成影响。所以, 很难达到医院对清洁工作的要求。

1.5 清洁公司对清洁用品开支投入不足 社会化管理模式下清洁公司由于其资金是由其自主支配的, 他们也要盈利,所以, 对清洁用品的投入是不愿意多花的, 造成清洁工具不足或不合格, 不能用科学的方法去进行清洁, 导致对清洁质量的目标不能实现。

1.6 质量标准不具体 由于清洁公司对清洁质量没有定下详细的、明确的标准, 没有定期进行规范化的、科学的检查监督、评价, 所以, 清洁工作是随意的, 粗略的, 不听从科护士长及院感人员的指导, 甚至顶撞护士长。

2 医院对清洁工直接管理模式下的清洁质量目标实现状况

2.1 对清洁工的招聘严格把关 由于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公共场所, 对清洁工的要求较高, 对他们实行直接管理后, 在招聘时有了自主权, 对身体素质、文化程度、语言沟通方面均有一定的要求, 宗旨是以能胜任繁重的要求高的清洁工作任务为目的。

2.2 提高福利待遇 医院对待清洁工的待遇要比社会化管理模式下的待遇优越, 如发放绩效工资, 买社保, 节假日补贴等, 对待他们的管理实行人性化管理, 使他们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均有满足感, 有归属感, 能全身心地投入清洁工作,与医护人员之间的合作也比较愉快和融洽, 因此对实现清洁质量目标有促进作用。

2.3 加强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 社会化管理模式下清洁公司均没有卫生专业人员参与管理, 管理者对医院感染知识缺乏了解, 在日常保洁工作中, 清洁工经常会接触到大量的细菌病毒[2]。所以加强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很重要, 医院接管清洁工后, 改变了管理模式, 首先着重做好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工作, 如清洁、保洁的概念、科学的清洁技术, 清洁流程、使用科学的清洁工具、清洁工人的素质要求、手卫生知识、个人防护知识、消毒液的配置方法、医院保洁的特点、微生物常识、医疗区清洁消毒隔离的要求与方法等[3], 同时加强自身的防护知识的培训, 确保他们在工作中不受感染, 使他们掌握相关知识,工作才能得心应手, 从而为实现清洁质量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4 改变管理者的管理模式 清洁工由医院直接管理后,明确了管理者就是本院的中层机构人员, 总务科、院感科、护理部、科护士长均有监督、管理、指导职能, 这些部门的管理者均熟悉各种卫生法律、法规、疾病预防知识和管理方法, 并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 根据每位清洁工和科室性质的特点, 实行个性化和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 达到不同的清洁质量标准。

2.5 明确工作质量标准 医院对清洁工人根据各科的要求制定了明确的、详细的、具体的工作质量标准和工作职责,并组织他们学习, 使他们在工作中对工作内容有了一个空间概念, 懂得了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做, 需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 清洁的质量标准是什么等, 工作过程有条不紊。所以,医院的清洁卫生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经细菌学监测达标,达到了医护人员的要求, 患者和陪人满意。

3 讨论

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公共场所, 它聚集着各种患者, 所以周围环境的病原菌比较多, 如何做好医院各类环境的清洁、保洁工作, 对清洁工的管理就值得研究、探索。综上所述, 要使医院的环境清洁质量达到目标要求, 就必须对清洁工实行科学的管理。实践证明, 医院对清洁工实行直接的管理模式后, 从建立完善的管理架构, 制定各项制度、流程、招聘严把关、灵活培训、加强监督、合理评价等环节均做好了大量的工作, 确保了医院的清洁质量目标预期实现, 确保了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有效实现, 从而提高了医疗质量, 提高了服务水平, 赢得了患者的好评。因此, 医院对清洁工的管理实行直接的管理模式比后勤社会化的管理模式要好。

[1] 湖平波.加强工勤人员管理控制医院感染.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19(9):1116.

[2] 吕贤贞, 吴华美.医院工人手卫生及干预对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20(7):985.

[3] 谭金燕, 梁琼.保洁员与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对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20(14):2100-2101.

526200 广东省四会市人民医院保健科

猜你喜欢

清洁工质量标准护士长
给人看病的“清洁工”
忙碌的清洁工
清洁工
等 你
肿瘤专科医院护士长轮岗意愿质性研究
功劳木质量标准的改进
石见穿质量标准的研究
抗骨增生丸质量标准的改进
环境清洁工
探讨开展护理行政查房对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的实际临床意义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