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小板测定过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

2013-02-01王岩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22期
关键词:血细胞直方图分析仪

王岩

血小板测定过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

王岩

目的 探讨血小板测定过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方法 血细胞分析仪分析后,对其中MCV(平均红细胞体积)< 70 fL、血小板测定结果偏低或偏高, 测定值与直方图不符的100例标本进行目视显微镜计数重新采血计数。 结果 全血的放置时间、 环境温度、 采血过程、抗凝管及抗凝剂的质量、 小红细胞数量都是血小板计数的影响因素。结论 临床工作中应结合直方图进行判断, 必要时进行显微镜计数或重新采血。

影响因素;标准化;处理方法

血小板检测是对血液中的血小板进行定量分析, 用于诊断血小板异常所导致的疾病。由于血小板稳定性较差, 一些简单的因素都影响血小板的检测, 现讨论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 雅培3700血细胞分析仪,为美国雅培公司产品。

1.2 试剂 雅培配套试剂及质控液。

1.3 标本 100例门诊血小板检测结果异常患者

1.4 检测方法 对100例全血标本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分析, 测定值与显微镜计数结果进行比对, 两种检测方法结果有差异。

2 误差原因分析

2.1 被采血者在采血前是否处于平静状态, 采血操作是否标准化(穿刺不顺,组织液混入, 混匀不及时等),这些都是引起血小板(PLT)聚集,导致计数结果偏低的因素。在PLT直方图上提示有大颗粒存在,这样的结果有很大的误差。必须重新采血进行了显微镜镜检。

2.2 由于血小板(PLT)和红细胞(RBC)是在同一个检测系统中通过颗粒大小来加以鉴别的, 大量小红细胞的存在可引起PLT上限区域的改变。在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大于70fL时,仪器一般无PLT上限区域干扰报警, 血细胞分析仪法与显微镜法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在MCV小于70fL时, 仪器往往提示上限区域有干扰, 红细胞直方图上显示有小红细胞存在,研究发现, MCV值越小, 小红细胞数量越多, PLT数就越多,血小板计数值就越高, 仪器法与镜检法相比差异越显著。此种现象可用流式细胞技术或二维激光散射技术避免。实际工作中采用显微镜目测获得可靠的血小板计数值。

2.3 检测仪器是检测工作的关键和检测结果准确的核心,首先仪器检测的变异系数(CV)值应小于10%, 仪器的CV越小测定结果越准确。另外仪器要有质控体系, 这样可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及标准化。

2.4 标本室放置不能超过2h, 易产生巨大血小板。注意控制采血量, 尽量与采血管保持一致 。采好血后立即轻柔颠倒采血管2~3次, 使抗凝剂充分混匀。采集后的血样禁止震荡。

综上所述,由于血小板本身稳定性较差, 计数过程中影响因素很多, 必要时进行显微镜计数或重新采血。所以检测过程只有认真做好以上几个环节方面的标准化和合理化安排, 才能够为临床提供真实有效的血小板信息。

[1] 张利.时间对血小板聚集标本测定的影响.山西医药杂志,2012,02:74.

[2] 周翼, 吴林军.假性血小板减少原因的探讨.当代医学,2012,15期 :137.

[3] 丛玉隆主编.血液学检验与临床释疑.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 163.

110003 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检验科

猜你喜欢

血细胞直方图分析仪
符合差分隐私的流数据统计直方图发布
Sievers分析仪(苏伊士)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Chirp变换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基于FPGA的直方图均衡图像增强算法设计及实现
施氏魮(Barbonymus schwanenfeldii)外周血液及造血器官血细胞发生的观察
用直方图控制画面影调
沙塘鳢的血细胞分析
中考频数分布直方图题型展示
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操作台使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