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人工草地高产种植技术

2013-01-25朱向芳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3年4期
关键词:条播牧草杂草

朱向芳

(山西省大同市农委饲料牧草工作站,山西大同 037004)

人工草地在促进畜牧业发展中起着积极和重要的作用。要想获得优质高产的牧草,就必须和作物栽培一样讲究科学种植。

1 草种选择

要在一个特定的地区栽培好牧草,必须根据本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及牧草的品种特性和利用方式,因此制宜地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草种。

2 种子处理

牧草大多数是从野生状态下,经过驯化和培育后为人类所利用的。为保证播种质量,提高发芽率,在播种以前要对硬实种子进行种子处理。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2.1 擦破种皮

用物理方法使种皮产生裂纹,水分和氧气可从裂纹进入。种子数量少时,可将种子放在水泥地上,用脚或其他工具反复碾压,至种子起毛为停止,种子数量大时,可以用除去谷物皮壳的碾压机擦破种皮。切不可将种子压碎。

2.2 晒种

将种子堆成5~7 cm的厚度,晴天在太阳下曝晒4~6 d,每日翻动3~4次,这样可促进种子成熟,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2.3 变湿浸种

将种子放在温水中浸泡,水温以不烫手为宜。浸泡一昼夜捞出,白天放在太阳下曝晒,夜间移至凉处。并经常洒水,保持种子湿润。经2~3 d,种皮开裂,看到大部分种子吸水略有膨胀后即可播种,土地较湿润时可采用此法。

2.4 去壳去芒

一些禾本科的牧草种子常具有芒或颖片等附属物,不便于种子流动或播种,可用去芒机或用镇压碾轧法去芒。

2.5 根瘤菌接种

在首次播种豆科牧草或同一豆科牧草经过4~5年再次种植于同一块土地上时都应接种根瘤菌。接种根瘤菌的种子忌在日光下直射和与农药一同拌种。

3 土壤耕作

牧草种子一般都比农作物种子小,土壤耕作就是通过耕翻,耙耱,镇压等土地处理技术,使表土疏松,增强土壤的透水性、通透性,为牧草的播种、出苗和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这就保证牧草出苗的关键。

3.1 耕地

就是用犁或小型拖拉机耕翻土地。深度20~25 cm,遵循“熟地在上,生地在下,不乱土层”的原则。耕地有翻土,恢复耕作层土壤结构,消灭杂草和病虫害、覆盖肥料等作用。耕地一定要不误农时,在适宜条件下尽量早耕、深耕,深度要均匀,地面平整,无漏耕现象。

3.2 耙地

就是用耙齿或圆盘耙在刚耕过的土地上耙平地面,耙出杂草根茎。多年生牧草的人工草地,可在早春进行耙地,它能消灭杂草,改善土壤通透性,有利于牧草的返青和生长。

3.3 耙地

在犁地、耙地后进行,用以平整地面、耙实土壤、耙碎土块。有利于保持土壤湿度,促进种子萌发出苗。

3.4 镇压

为了紧密表土,使毛细管水上升以利于种子发芽,并防止播种深度不一致、土壤下陷折断牧草根系,需要进行镇压。所采用的工具有木磙、石磙和环形镇压器等。

4 播种

4.1 播种期

主要取决于土地温度和湿度两个因素。当土地温度上升到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时才能开始播种,一般可分为春播、夏播和秋播。

4.2 播种量

牧草适宜播种量主要根据以下一些因素:种子粒大者多播、牧草地多播、收种子少播;草种品质差多播,品质好少播,撒播多播,条播少播,穴播则更少;土地平整,土壤细碎,墒情好少播,反之多播。

4.3 播种方法

一般分为条播、穴播、撒播和飞播4种。

4.3.1 条播 按一定距离将种子播种成行的方法叫条播。条播行距因牧草的利用目的不同而异。牧草用地,行距20~30 cm;收种用地,行距50~100 cm,低杆牧草宜窄播,高杆牧草宜宽播。条播深度要均匀,以利出苗和田间管理。播种后要镇压,特别是干旱地区,目的是使种子与土地紧密接触,有利于种子吸水萌发。

4.3.2 穴播 也叫点播,在行上或陇上开穴点播种子。穴播较适合大粒种子。

4.3.3 撒播 是用人工或撒播机将种子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然后轻耙覆土。该法往往使种子复土深浅不一、分配不匀、出现有稠有稀现象。常需加大播种量。但该法省工简单。

4.3.4 飞播 即飞机播种,适用于大范围播种牧草。

4.3.5 播种深度 主要取决于种子大小、土壤含水量和质地。一般讲,牧草以浅播为宜,深度1~3 cm,大粒种子可深4~5 cm。豆科牧草比禾本科牧草更因浅一些。沙壤土宜深、黏性土宜浅;土地干燥宜深、潮湿宜浅;春季干旱宜深,夏春季雨水充足宜浅。

5 田间管理

包括灌溉、杂草清除、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

5.1 灌溉

灌溉的适宜时间和次数因牧草种类、气候、土壤条件而不同。一般在早春返青前后灌溉,有利于牧草生长,能提高头茬产量。牧草在开花前需水分较高,宜进行灌溉。另外,刈割后灌溉可促进再生,冬前灌溉有利于越冬返青。

5.2 清除杂草

杂草的危害有两个关键时期,一个是幼苗期,这个时期的牧草幼苗对杂草的竞争力弱,易受到抑制。另一个是在夏季收割后,这个时期因气候影响,杂草生长迅猛,会影响牧草产草量。要通过播前的深耕和翻压,来抑制前茬杂草的萌生。另外,可通过播种期的合理选择,应用除草剂等措施进行有效防治。

5.3 施肥

合理选择肥料,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

5.4 病虫害防治

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在播种前期和不同生长阶段采用化学药剂防治,最好选用高效低毒的药剂,并要在农药残效期(一般为一个月)过后,牧草才能利用。

6 收获与利用

牧草因适时刈割后饲喂畜禽或合理晒制成青干草。一般禾本科牧草的刈割适期在抽穗期至开花期,豆科牧草在现蕾期到盛花期。为调剂牧草生长旺季,搞好牧草的综合开发,可对牧草进行青贮、晒干和加工,以满足冬季和早春牧草的供应。同时要开发草捆、草粉和草粒等草产品,并大力开拓草产品的外销渠道,实现草产品的商品化。

猜你喜欢

条播牧草杂草
拔杂草
牧草病虫害及牧草保护工作探析
水稻不同播种方式直播应用技术研究
养兔牧草品种咋选择
牧草的种植管理与利用
机械插秧与条播对盐粳15号生育性状与品质的影响
“两化一结合”有机旱作农业技术成果展示(三) 小麦宽幅条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拔掉心中的杂草
小麦机播高产栽培技术
初探优质牧草周年均衡供给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