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插秧与条播对盐粳15号生育性状与品质的影响

2020-06-01高春燕李进永徐海港贾玉萍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叶龄条播穗肥

高春燕,马 骏,郭 红,李进永,徐海港,李 玲,贾玉萍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盐城225001)

盐粳15号原名盐粳1121,由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武2517/盐粳11号于2011年育成,2016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1608),为中熟中粳品种。该品种综合抗性好,产量潜力高,后期灌浆速度快。2017年为盐城市主要示范种植品种,2018年确定为盐城市盐都区主推品种。本文以该品种在江苏(盐都)现代农业(稻麦)科技综合示范基地2018、2019年连续2年的示范种植表现为依据,分析盐粳15号在机械插秧与条播模式下的生育期、丰产稳产性和品质特性,为进一步加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年份为2018、2019年共2年,试验地点为江苏(盐都)现代农业(稻麦)科技综合示范基地,试验田土壤为黏土。经测定,土壤全氮含量为1.35 g/kg,有效钾含量为191 mg/kg,有效磷含量为12.1 mg/kg,有机质含量为23.2 g/kg,土壤肥力为中上水平。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机插秧和机条播2种方式,种植面积均为2 000 m2,于2018、2019连续进行2年试验。

1.3 试验方法

机插秧方式:2018、2019年分别在5月28日、5月25日播种,6月20日、6月17日移栽,秧龄均为22 d,株行距为13 cm×25 cm,每穴3~4苗。采用软盘细土育秧,每盘播种湿谷160 g左右。机条播方式:2018、2019年均在6月13日播种,采用机条播,用干种8 kg/667 m2,行距为25 cm。

机插秧栽后7 d定点,共定3个点,每点取连续的10株调查茎蘖数和取样,其中取连续5株调查叶龄;机条播在3叶1心期定点,共定3个点,每点量取1 m行长进行查苗和取样,其中取连续5株调查叶龄。

1.4 田间管理

机插秧:施纯氮20kg/667m2左右,其中基蘖肥∶穗肥=6∶4(质量比)。基肥:施45%复合肥30 kg/667 m2。分蘖肥:移栽后7 d左右施尿素7.5 kg/667 m2,移栽后18 d左右施尿素10 kg/667 m2。穗肥:倒4叶施促花肥,施60%氯化钾10 kg/667 m2+尿素4~6 kg/667 m2。倒2叶施保花肥,施尿素4~6 kg/667 m2。

机条播:施纯氮18kg/667m2左右,其中基蘖肥∶穗肥=6∶4(质量比)。基肥:施45%复合肥30 kg/667 m2+尿素10 kg/667 m2。分蘖肥:4~5叶龄施尿素5~7 kg/667 m2,7~8叶龄施尿素7~10 kg/667 m2。穗肥:倒4叶施促花肥,施60%氯化钾10 kg/667 m2+尿素4~6 kg/667 m2。倒2叶施保花肥,施尿素 4~6 kg/667 m2。

病虫草害防治:机插后5~7 d,结合施分蘖肥用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20 g/667 m2进行水田杂草封闭;机条播稻播种后用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10 g/667 m2和60%丁草胺乳油100 mL/667 m2复配进行土壤封闭,施药后1周保持田间土壤湿润,切忌畦面有积水。搁田复水后用5%井冈霉素水剂150 mL/667 m2防治纹枯病;破口期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0 g/667 m2复配40%稻瘟酰胺悬浮剂50 mL/667 m2防治稻瘟病,连续防治2~3次。根据田间虫害情况,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15 g/667 m2、5%阿维菌素乳油8~12 mL/667 m2防治飞虱、螟虫。

1.5 数据处理

使用Excel 2016和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盐粳15号生育期表现

由表1可知,2018年机插秧5月28日播种,机条播6月13日播种,2种方式始穗期相近,成熟期机条播较机插秧提前4 d,机插秧全生育期158 d,机条播全生育期138 d,机插秧全生育期较机条播长20 d。2019年机插秧5月25日播种,机条播6月13日播种,2种方式始穗期基本一致,成熟期机条播较机插秧提前2 d,机插秧全生育期155 d,机条播全生育期134 d,机插秧全生育期较机条播长21 d。综合2年生育期数据,盐粳15号机条播在播种迟的条件下,进入穗期时间与机插秧相似,且后期生长发育速度快于机插秧。

表1 盐粳15号2018—2019年机插和机条播生育期

2.2 盐粳15号叶龄动态

由表2可知,2年间进入7月高温后,水稻发育速度显著加快,叶龄数上升速度明显提高,尤其是机条播叶龄数显著提高,但因其全生育期较短,最终叶龄数较机插秧方式少1叶。从P值看,机插秧条件下不同生育期间叶龄数基本表现为没有差异,机条播条件下不同生育期间叶龄数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这是因为机条播田土壤墒情难以做到完全一致,施用封闭药亦会造成芽势不一。

表2 盐粳15号机插和机条播叶龄动态

续表2

2.3 盐粳15号茎蘖动态

由图1、图2可知,2年间盐粳15号的分蘖均在7月29日左右达到高峰苗状态,2年机条播条件下茎蘖数超过45万个/667 m2,分蘖能力较强,长势旺盛;机插秧条件均超过35万个/667 m2。另据统计,2018、2019年2年机条播条件下成穗率分别为61.8%、60.9%,机插秧条件下的成穗率分别为68.1%、71.7%。

2.4 盐粳15号产量和品质

由表3可知,盐粳15号在机条播和机插秧条件下均表现为穗数型,穗数均在25万个/667 m2以上,穗粒结构表现为适中、高结实率、大粒,产量要素相对协调,熟相较好。机条播和机插秧不同条件下,盐粳15号2年穗数表现为差异显著,2018年穗粒数表现为差异显著,其余性状均无显著性差异。2年实际产量均在700 kg/667 m2以上,丰产稳产性好。

由表4可知,盐粳15号2年的各项品质主要指标基本稳定,其中机条播条件下,稻米外观品质较机插秧有优势,垩白率和垩白度均极显著低于机插秧;整精米率在2018年极显著低于机插秧,2019年显著低于机插秧。盐粳15号2年的蒸煮品质和食味品质受栽培方式影响不大,2种方式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主要由品种自身的特性决定。该品种蒸煮品质较优,易于煮熟,直链淀粉含量适中,但蛋白质含量稍高,这与氮肥施用量过多有关系,略微影响稻米口感。

表3 盐粳15号2年产量表现

表4 盐粳15号2年品质表现

3 讨论与结论

根据盐粳15号在盐城地区2年的生长表现,从生育期和叶龄动态来看,该品种在机条播和机插秧条件下的生长发育均比较稳定和安全,但机条播条件下需要注意大田平整度,保证长势均一[1];从分蘖性来看,盐粳15号分蘖能力较强,但需要注意适时搁田,减少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2];从产量和品质来看,盐粳15号具备高产优质的潜力,在常规栽培方式下,2年机条播和机插秧的产量均在700 kg/667 m2以上,经济效益有保障,且出米率较高,蒸煮品质好,直链淀粉含量适宜,但需要注意减少后期穗肥的氮素施用量,控制蛋白质含量,提高适口性[3-5]。

猜你喜欢

叶龄条播穗肥
潜江市2020年播种机装备结构分析报告
2020年富岛侧深施肥试验总结
水稻不同播种方式直播应用技术研究
宁县冬小麦宽幅精播肥料效应试验研究
不同穗肥用量和运筹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不同叶龄期穗肥施用尿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不同时期施用穗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水稻水条播旱管应用技术研究
浅谈水稻叶龄诊断技术应用
论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