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磁共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临床分析

2013-01-23吴东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8期
关键词:骨坏死股骨头磁共振

吴东辉

(伊犁州奎屯医院,新疆 伊犁 833200)

磁共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临床分析

吴东辉

(伊犁州奎屯医院,新疆 伊犁 833200)

目的对磁共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股骨头坏死患者124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普通X线检查患者为114例,应用比例为(91.93%);CT检查患者应用比例为80,应用比例为(64.51%);磁共振检查患者76(61.29%),结果显示在股骨头的临床诊断中,采用X线的诊断最常用,对比磁共振、CT检查使用比例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检查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检出率显著优越于X线、CT检查,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在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能够显著的提高患者的诊断敏感性,增加准确诊断率,可依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应用。

磁共振;股骨头坏死;X线;CT;敏感性;临床诊断

股骨头坏死为常见的骨关节病之一。大多因风湿病、血液病、潜水病、烧伤等疾患引起,先破坏邻近关节面组织的血液供应,进而造成坏死。股骨头坏死单纯的从症状及疾病特征上很难以确诊,因此必须多期影像图片上进行详细的分析才能最终确诊[1]。在临床治疗和诊断过程中,由于临床症状和体征较为不明显或是接近其他骨关节疾病,较常会导致误诊或是漏诊发生,为更好的进行股骨头坏死的诊断和治疗,现对我院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12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股骨头坏死患者124例,其中男性患者72例,女性患者52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52.5± 11.5)岁。患者患病时间5~10年,平均患病时间(7.5±1.3)年。

1.2 方法

124例患者,均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分别进普通X线、CT、磁共振扫描进行辅助临床诊断。

1.3 统计方法

统计学分析选用 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 果

2.1 三种影响学检查应用率

采用普通X线检查患者为114例,应用比例为(91.93%);CT检查患者应用比例为80,应用比例为(64.51%);磁共振检查患者76(61.29%),结果显示在股骨头的临床诊断中,采用X线的诊断最常用对比磁共振、CT检查使用比例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三种检查诊断检出率

磁共振检查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检出率70(92.10%)显著优越于X线49(42.98%)、CT检查44(55.00%),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在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中X线的检查应用率最高,在临床应用中最为广泛,主要是用于进行了解和掌握患者的股骨头坏死的进展和骨坏死的程度,在X线片上如出现较明显异常,则表明骨坏死和骨损伤发展到一定程度至少为II期,如果在X线片上显示为“新月征”或是软骨下骨板骨折的表现,或是股骨头已经出现早期的塌陷,则显示疾病已经进展到III期[4]。在进行X线摄片时要采用蛙式的体位才能更加明显的显示股骨头坏死的骨损伤和骨塌陷情况。所以在常规体位的检查和早期股骨头坏死时不能更好的显示,敏感度较低,检出率相对较低。

CT检查在骨坏死中诊治的应用CT检查多用于了解骨坏死的病情进展,根据其影像表现帮助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CT检查的影像学表现为坏死区域骨小梁消失、硬化、囊变及塌陷等,坏死区周围出现硬化带,“星芒征”为骨小梁结构中骨质片状修复的表现[2]。

磁共振共振在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中应用同CT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股骨头坏死在进行磁共振骨坏死在MRI扫描检查中,具有特定的表现,当股骨头发生外上区坏死的时候,骨质修复主要是正常骨质和坏死区之间的界面,形成的新骨组织覆盖于坏死上,从而产生一个硬化边缘。此硬化带在T1及T2像均为线样低信号,硬化带包含区域表现为高低不等的信号我们称之为“滴水征”,如出现此“线样征”及“滴水征”时,可确立骨坏死的诊断。修复过程继续进行,在硬化边缘的内侧形成纤维肉芽组织带,在T2加权相上其表现为高信号,此“双线征”为MRI骨坏死的特征性表现[3]。

在本文中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24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采用X线临床辅助临床诊断应用最为广泛,CT和磁共振检查相对较低,但磁共振检查中磁共振检查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检出率70(92.10%)显著优越于X线49(42.98%)、CT检查44(55.00% ),差异性显著。

综上所述,磁共振在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能够显著的提高患者的诊断敏感性,增加准确诊断率,可依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应用。

[1] 桑银保.磁共振成像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5):1228-1829.

[2] 刘春江,马大庆.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CT.NRI和ECT[J].中国骨肿瘤骨病,2006,8(5):4-7.

[3] 周红梅,李苒光,崔冰,等.CT与MRI检查在成人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价值的探讨[J].河北医学,2006,12(6):529-531.

[4] 孙饮霞,梁海林,曹振军.中药治疗股骨头坏死360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20(9): 487.

R683.42

B

1671-8194(2013)18-0244-02

猜你喜欢

骨坏死股骨头磁共振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骨水泥型全膝置换术治疗继发性膝关节骨坏死的疗效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骨坏死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的病因学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