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裴正学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经验

2013-01-23陈光艳赵孝鹏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8期
关键词:肝区西医原发性

陈光艳 赵孝鹏 王 鑫

(甘肃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系,甘肃 兰州 730010)

裴正学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经验

陈光艳 赵孝鹏 王 鑫

(甘肃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系,甘肃 兰州 730010)

通过整理裴正学教授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经验,进一步学习裴正学教授“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中药为主、西药为辅”的中西医结合指导方针,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方式方法及可行性。

裴正学;原发性肝癌;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是全球第5大常见的癌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5.6%,全球每年新增病例约为564000例[1]。肝癌亦是我国癌症中的第二号杀手,全球50%以上的肝癌发生在我国,其病死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列第三位,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2]。原发性肝癌病情凶险,发展迅猛,发病率、病死率高,手术切除率低,多种治疗效果欠佳,中位生存期一般3~6个月[3]。

裴正学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专家,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高徒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擅长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本人有幸师从于裴老,现将裴老治疗肝癌的临床经验报道如下。

1 裴老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

1.1 对原发性肝癌的西医认识

原发性肝癌患者高发年龄为41~60岁,以男性居多(占88.51%)。吸烟、饮酒、HBV感染、有机氯化合物等饮水致癌剂、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B1 (AFB1)等均为引发肝癌的因素。临床采用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B超、CT或MRI影像学检查,及穿刺病理活检可确诊原发性肝癌。目前西医治疗肝癌仍以手术切除为首选,早期切除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肿瘤越小,5年生存率越高。其次,放化疗对肝癌的治疗疗效有限,近年来广泛开展的介入(TACE)对肝癌有一定近期疗效。同时,个体化综合治疗[4]的方法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另外,抗人肝癌蛋白抗体、抗人肝癌单克隆抗体等单克隆抗体或亲肿瘤的化学药物,标记核素或与化疗药物或免疫毒素交联进行特异性导向治疗亦是西医临床治疗手段之一。

1.2 对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认识

裴老认为肝癌应属中医之 “症瘕”、“积聚”、“肥气”、“鼓胀”、“息贲”、“痞气”、“脾积”、“癖黄”、“症癖”“肝壅”、“肝积”等范畴。历代医家对相关病证有一定阐述,如《难经·五十六难》记载:“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记载:“肝脉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覆杯”,“伏梁,环脐而痛”;《圣济总录·积聚门》论述:“积气在人腹中,久不瘥则牢固,推之不移者,症也。此由寒温失宜,饮食不节,致脏腑气虚弱,食饮不消,按之其状如杯盘牢结,久不已,令人体瘦而腹大,至死不消”;《诸病源候论·积聚病诸候》认为:“积聚者,由阴阳不和,脏腑虚弱,受于风邪,搏于脏腑之气所为也”。

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分型说法繁多,裴老根据个人经验,主要将其分为以下四型:①肝郁脾虚型:肝区胀痛,不思饮食,恶心,乏力,舌红苔白,脉弦。②湿热蕴结型:腹胀,黄疸,乏力,口苦,大便干燥,舌红苔厚腻。③气滞血瘀型:肝区肿块疼痛拒按,后背胀痛,腹胀,舌质紫黯伴瘀斑,脉弦涩。④肝肾阴亏型:五心烦热,胁肋胀痛,青筋暴露,舌红苔少,脉细数。

裴老根据上述临床分型,分别辨证论治:①肝郁脾虚型,治则:疏肝健脾。多用肝癌一号方[5]加味。两胁胀痛加元胡、川楝子、制乳没、青皮、姜黄、肉桂;恶心呕吐加香砂六君子、旋覆代赭汤、灶心黄土100g;呕血加生赭石、汉三七、三黄泻心汤。②湿热蕴结型:清热化湿利胆。方用胆胰合症方[5];黄疸著加茵陈、山栀子;转氨酶升高加金银花、连翘、蒲公英、败酱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五味子粉、汉三七;A/G倒置加何首乌、旱莲草、黄芪、丹参、当归;腹水者加葫芦皮、大腹皮、车前子。③气滞血瘀型:治宜活血化瘀行气。以柴胡四逆散加味。胁下痞块坚硬加三棱、莪术、海藻、昆布软坚散结,龟板、鳖甲、生牡蛎、制玳瑁化瘀消积;气虚乏力加黄芪、丹参、党参益气健脾;黑便加黄土汤;纳差乏力、胃脘不适加木香、草蔻。④肝肾阴亏者型,治则:滋阴补肾。可用乙癸同源饮[5]加味。北沙参、麦冬、玉竹、当归、枸杞子、川楝子、生地、何首乌、鳖甲、牡蛎、红花。

2 病例举例

例1:患者女性,52岁,因“肝区疼痛1月”于2008年6月8日前来我院治疗,入院查体:患者贫血面容,体型消瘦,皮肤黏膜未见黄染,心肺(-),肝大剑下5cm,质硬,腹水征(-)、脾未及,舌紫暗有淤点,苔薄黄,脉弦。CT检查示“肝左叶见5.8cm×5.6cm一大小之肿块”,考虑为肝癌,肝功化验示:总胆红素为25μmol/L,丙氨酸转氨酶为92u,甲胎蛋白698ng/mL,西医诊断:原发性肝癌;中医辨证:肝郁气滞,淤血内阻;治以疏肝行气、活血化淤。方用肝癌一号方加味,处方为:柴胡10g、枳实10g、白芍10g、龟板15g、别甲20g、牡蛎15g、玳瑁10g、三棱10g、莪术10g、海藻10g、昆布10g、青陈皮各6g、元胡10g、川楝子20g、制乳没各6g、黄芪20g、丹参20g、大腹皮15g、葫芦皮15g,水煎服,1日1剂分服。服后20剂,患者腹胀减轻,肝区疼痛稍有好转,查肝大4.5cm ×5.0cm。改用兰州方[5]加味。方药为:北沙参15g、潞党参15g、人参须15g、太子参15g、生地12g、山药10g、山萸肉30g、麦冬10g、五味子3g、浮小麦30g、丹参30g、黄芪30g,水煎,分2次服,并配合西药5-Fu 500mg静滴,1日1次,连用5d,停9d后又连用5d,总量5g。生理盐水200mg加头孢派酮舒巴坦0.3g,静滴,1日1次,10%葡萄糖溶液500mL加维生素C2g、维生素B60.2g、10%氯化钾溶液10mL,胰岛素8u,静滴,一周2次。治疗21d后肝区疼痛明显缓解;查肝大剑下2.5cm,质地变软,但见乏力,食欲不振;改用柴胡疏肝散和香砂六君汤加味。处方为:柴胡10g、白芍10g、枳实10g、甘草6g、木香3g、草蔻3g、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2g、半夏6g、三棱10g、莪术10g、海藻10g、昆布10g、龟板10g、鳖甲10g、青陈皮各6g,水煎,每日1剂,分服。又治疗20d后患者饮食精神好转,出院时CT提示肝脏肿块缩小1.8cm×1.5cm,肝功化验也完全恢复正常,此后又用中药调理治疗至今存活。

例2:患者男性,44岁。2009年在某院确诊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介入治疗,术后1月肝区疼痛,腹胀,纳差,乏力,消瘦,查腹水少量,舌红苔腻,脉弦滑,ALT 133mol/L,AST 98mol/L,AFP 2200ng/mL。诊断:原发性肝癌;中医辨证:胁痛。气滞血瘀,脾虚失运;治则:活血化瘀,行气健脾。肝癌介入术后,腹胀消瘦,乏力纳呆。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先予香砂六君子汤味。木香6g、砂仁6g、陈皮6g、半夏6g、茯苓10g、甘草6g、党参10g、白术10g、黄芩10g、黄连6g、干姜6g、枳实10g、白芍10g、生龙骨15g、生牡蛎15g、乌贼骨15g、大黄6g、厚朴10g,服药15剂后,食欲好转,但右上腹疼痛,后背胀,症属气滞血瘀,方药:胆胰合症方加味。柴胡10g、枳实10g、白芍10g、炙甘草6g、木香6g、丹参10g、草蔻6g、大黄10g、黄芩10g、黄连6g、元胡10g、川楝子20g、制乳没各6g、干姜6g、蒲公英15g、败酱草15g、三棱10g、莪术10g、海藻10g、昆布10g、黄芪30g、丹参30g。服用此方半年余,症状明显好转,精神渐佳,肝右肋下1.2cm,剑下3cm,肝区疼痛减轻,舌红苔黄,证属肝郁气滞湿热蕴结,于上方加兰州方[5]核心、生薏米60g、鸡内金15g长期服用,巩固疗效。于2012年11月26日查AFP阴性,CT扫描肝脏未见明显占位性改变,全身情况良好。

3 小 结

裴老认为原发性肝癌病因病机复杂,病情危重,变化多端,在治疗的时候要充分发挥中西医所长。首先,在临床诊断方面,要充分借助于西医先进仪器的优势,充分话发挥西医之所长,通过分子生物学、影像学、组织病理学等检查手段得出明确临床诊断及肿瘤临床分期。为确定明确的治疗方案提供充分理论依据;其次,从中医角度,裴老认为正气亏虚是肝癌发生的根本原因。《医宗必读》“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积成”。裴老认为这里的“正气虚”包含现代医学免疫功能低下之意,它是一切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故总体而言,肝癌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湿热蕴结是标,正气不足是本。治疗以标本兼治,扶正祛邪为原则。裴老自拟胆胰合症方、肝癌一号方,疏肝理气,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以治其标,“兰州方”[6]扶正固本从免疫学层面抑制肿瘤生长。再次,在手术、放化疗、介入等西医治疗过程中,配以中药扶正固本、减少化疗副作用,增加疗效。同时中药自身亦有疏肝理气、化淤、健脾等治疗作用,又可以协同西药增强抗肿瘤的作用。最后,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大部分失去手术机会,患者多以正虚邪盛为特点,《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甚者从之,微者逆之”,所以在治疗时应以中药为主,从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改善全身状况入手,配合西药小剂量化疗增强临床疗效,这亦是裴老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特色和创新。

总之,裴正学教授以“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中药为主、西药为辅”为中西医结合指导方法,在治疗原发性肝癌时使用中西医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扶正与祛邪兼顾,重视调理肝脾等综合治疗手段,临床疗效显著。

[1] Bosch FX,Ribes J,Diaz M,et al.Primary liver cancer:worldwide incidence and trends[J]. Gastroenterology,2008,127(Suppl1):5-16.

[2] 刘厚钰.原发性肝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50.

[3] 马晓红,王小琴,丁艳蕊.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7,17(3):188-189.

[4] 蔡建强,毕新宇.原发性肝癌的个体化综合治疗[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27(4):20.

[5] 裴正学.裴正学医学笔记[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32-355.

[6] 裴正学.裴正学医学经验集[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57-359.

R735.7

B

1671-8194(2013)18-0300-02

猜你喜欢

肝区西医原发性
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张竹君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肝功能已正常,为什么肝区仍然疼痛?
肝区疼痛不一定是肝病
清热解毒止痛散联合西医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分析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
清热利湿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0例
通络止痛汤治疗原发性头痛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