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现状分析——对北京市部分城区的调查

2012-12-27贾娜娜姜爱珍韩晓露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2年1期
关键词:子弟学校民工公办

贾娜娜,姜爱珍,韩晓露

(北京工商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0048)

●教育教学研究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现状分析
——对北京市部分城区的调查

贾娜娜,姜爱珍,韩晓露

(北京工商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0048)

基于北京市部分城区的农民工子女为调查对象,对其义务教育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根据前期调研数据对现状进行图表和文字说明并分析,对农民工子女在入学机会、教育过程、教育结果三方面均与北京市户籍儿童存在差距,并表示问题亟需解决。

义务教育;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借读费;民工子弟学校

一、引言

目前,北京市流动农民工大约有500多万,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随迁子女数量大约有40万,而全市中小学生为120万,农民工子女所占比例高达33%。但是,他们的义务教育却面临诸多障碍,难以享受均等的义务教育,这不仅难以提高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和文化水平,还将影响一个城市的和谐。

为了全面了解北京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情况,我们成立调研小组,采取问卷、座谈、观察等方法对农民工子女及其民工子弟学校做了深入调查,选取了几个农民工相对较集中的区县,主要是:海淀区、丰台区、大兴区、朝阳区及昌平区。由于本小组人数及时间有限,本次调查共发出农民工问卷170份,收回有效问卷150份;并对5个民工子弟学校进行详细调查和了解。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本次调查是小组调查,调查样本仅为五个城区的极小部分,所以下面涉及的数据不足以描述整个北京市的农民工子女上学情况,但这些数据确实能反映出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受教育的一般性障碍及问题。

二、现状分析

我们以问卷形式,对北京市5个城区的150名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3方面情况进行了调查:入学机会;办学条件(主要指民工子弟学校);入学率、失学率等,即对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的均等性进行分析。

(一)农民工子女入学机会情况

在入学机会方面,我们主要考察农民工子女进入公办学校的比例、农民工子女进入公办学校的阻碍以及公办学校向农民工子女收取的歧视性学费。从这三个方面分析农民工子女在教育开始阶段是否同北京市儿童均等。

1.农民工子女入读公办学校的比例。调查发现,农民工子女入读公办学校比例较低,150名农民工子女中,只有30人在公办学校就读,所占比例为20%;119人在民工子弟学校就读,所占比例为79.3%,即大约80%的农民工子女没有被公办学校接受(辍学情况在教育结果部分分析)。见表1。

表1 农民工子女入读公办学校及民工子弟学校数据统计

由于我们是小组调查,列入调查的农民工子女数量占全北京市农民工子女数量比例较低,所以本次调查所统计出的比例可能与真实比例有所出入,但是,80%这一较高比例至少说明了目前北京市农民工子女没有全部入读公办学校,甚至缺口很大。接下来我们分析这80%的农民工子女为何没有入读公办学校,都存在哪些障碍。

2.进入公办学校的障碍。调查发现,虽然《北京市2010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意见》中明确提出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子女同样拥有免试就近入学权利,但部分公办学校仍在入学时通过考试选拨农民工子女。其中5.8%的农民工子女因未通过入学测试被公办学校拒绝;而17.5%的农民工子女则因公办学校宣称没有名额而不能入学,但真实情况不得而知;30.8%的农民工子女被公办学校拒绝是因为五类证件(暂住证、居住证、工作证、无监护人证明、户口簿)不足无法申请到“在京借读证明”,因此,证件繁多也是障碍之一;另外,45.9%的农民工子女因无钱缴纳公办学校收取的较高且一次性的“赞助费”、“捐助费”等,而只能在收费较低、较灵活的民工子弟学校就读(见表2)。

表2 进入公办学校的阻碍

可知,公办学校并没有严格落实“以公办学校为主”的相应细则规定,如违背政策要求对农民工子女进行入学测试、收取借读费等;“五类证件”政策的制定也存在弊端,成为阻碍农民工子女入读公办学校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需要特别指出“以公办学校为主”政策的难于落实性,政策要求公办学校接受农民工子女但是并没有相应经费的补助,这样一方面导致公办学校以各种理由(如学校无名额)拒绝农民工子女的进入,另一方面为了弥补农民工子女教育经费的缺口,公办学校只能采取收取借读费、赞助费等方式。

3.公办学校向农民工子女收取费用情况。我们用进入公办学校的30名农民工子女的交费情况来说明这一问题。调查发现,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中有53%没有交借读费。具体而言:30%农民工子女所交借读费在4 000元~5 000元,10%所交借读费在6 000元~7 000元,7%所交借读费到达10 000元~15 000元,比目前大学的平均收费还要高(见表 3)。

表3 歧视性收费统计

结论分析,北京市农民工子女在义务教育起点上存在不均等:首先,北京市大部分农民工子女没有在公办学校就读,根据上面的分析所调查的150名农民工子女入读公办学校的比例仅为20%,按目前北京有40万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工子女计算得出北京市有32万农民工子女没有在公办学校就读;证件要求过多和公办学校因缺少经费而设置各种对农民工子女的阻碍是造成目前现状的直接性原因;另外,北京市公办学校向农民工子女收取的歧视性学费是教育起点不均等的直接体现。

(二)民工子弟学校的基本情况

由于北京市公办学校基本都有较好的教育设施和师资水平,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与北京市户籍儿童几乎没有差别,因此,这部分农民工子女在这里不予讨论,我们仅讨论目前在民工子弟学校就读的学生的受教育情况。为了更客观地说明问题,我们主要针对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情况进行分析讨论。下面,我们列表分析调查的五个民工子弟学校,即:红星子弟学校、北京新希望学校、田园学校、智泉学校、新源学校。

1.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调查发现,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较差,基础设施和课程设置均不符合中小学办学标准,与北京市公办中小学校差距很大。大部分民工子弟学校多为租房和自建房,教室比较简陋,采光差,教室阴暗拥挤,桌椅多为捐赠或购买的旧桌椅;学校没有标准化操场,只有部分学校拥有简单体育器材;基本课程比较齐全,但是音、体、美这些课程没有设置或者因为老师的流动而经常缺课(见表4)。

2.民工子弟学校师资情况。调查发现,民工子弟学校在师资水平方面参差不齐,教师和学生合格率比较低。如表5中教师合格率最低的仅为12.5%;情况较好的智泉学校合格率为94.3%,与100%尚有差距;而其他三个学校合格率基本在30%左右。这些不合格的教师大多仅为初中、高中、非师范类中专学历。另外,我国对中小学标准师生比最低规定为1:19,而表5中只有智泉学校符合师生标准比例,其余四个学校师生比均不符合教职工编制要求。

表4 民工子弟学校办学基本情况统计

表5 民工子弟学校师资情况统计

这次调查实际反映了农民工子女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存在机会不均等现象。调查的5个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条件可以反映北京市民工子弟学校的普遍情况,这类学校无论是基础设施、课程设置还是师资情况均与北京市公办学校有较大差距。另外,调查中了解到北京市民工子弟学校的收费标准一般在600元~800元,而北京市公办中小学的教育经费中仅生均公用经费就近1 000元,还有其他基建费拨款、专项经费拨款等,所以民工子弟学校收取的学费远远不够学校的正常开支,这样自然就导致学校缺乏资金采购教学器材和招聘优秀合格教师。所以,政府应该加大对民工子弟学校的教育支持,而不只是把大量资金投入到公办学校。

(三)农民工子女升学率与辍学率情况

在义务教育结果方面,我们用升学率和辍学率作为指标来研究分析。升学率一般指在两个相邻的年级,低年级的学生升入高年级的人数与低年级学生数的比值。辍学率则是指未完成某一阶段的在校学习而辍学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比例。

1.升学情况。由于高考制度的限制,农民工子女在初中毕业后会回农村读高中,因此在这里我们只考虑小学升初中情况,并且为了突出和北京市户籍儿童的均等性分析,我们只考虑在民工子弟学校就读的小学生将来的升学(北京市公办中学)情况。需要说明的是,所调查的农民工子女在民工子弟学校就读小学的有65名。

调查发现,65名农民工子女中只有20名学生所在的民工子弟学校承诺在小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升入附近公办中学,所占比例为30.8%。按这个比例计算,北京市农民工子女的升学率还不到一半。因此,无论是小学入学还是小学升初中北京市农民工子女与北京市户籍儿童相比均存在不均等。

2.辍学情况。所调查的150名农民工子女中仅有1名学生因家庭条件差未完成义务教育阶段而辍学在家。按1/150这个比例计算,北京市目前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40万农民工子女中就约有2 666人辍学在家。这么庞大的人数造成的结果可想而知,不仅农民工子女本身得不到教育培养,还可能在将来引起更大的社会问题。

另外,为了清楚地了解家庭条件可能对农民工子女辍学的影响,我们进一步分析农民工的家庭年收入情况。

调查发现,农民工家庭收入普遍较低,67%农民工家庭年收入为5万元~6万元,除了日常花费,勉强可以负担起子女的学费;批发商家庭收入较高,但由于其工作地点极不稳定,所以导致子女经常流动、转校频繁,影响学习;收入最少的农民工家庭(表6中的以小吃摊为生)年收入仅为2万元左右,除去生活正常花费几乎所剩无几。

表6 农民工家庭收入统计

因此,如果农民工家庭条件差无法负担子女学习费用支出就很有可能导致子女辍学。另外,为了节省开支,农民工大多租住在价格相对便宜、环境嘈杂的街市附近的房子。有的甚至长期租住在黑暗潮湿的自建房内,没有任何安全设施。长期面对这种环境,对子女的身心成长均有不利影响,并很容易会被不良社会青年影响,误入歧途。

结论分析,本次调查可反映目前北京市农民工子女在义务教育结果方面与北京市户籍儿童存在不均等,农民工子女有较低的升学率和较高的辍学率。并且导致农民工子女辍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民工家庭收入较低难以负担学费,这为尽快使农民工子女享受免费的义务教育提供了现实依据。

三、结论

由以上现状分析可知,首先,五个城区的农民工子女在入学机会方面远赶不上城市户籍子女,公办学校只有在缺乏生源的情况下才会接收农民工子女并收取高额借读费;其次,大部分农民工子女就读的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学水平远低于公办学校,这就表明二者在义务教育过程中也存在不均等;最后,农民工子女较高的辍学率和较低的升学率说明了他们在义务教育结果方面也远不及城市户籍子女。因此,所调查的农民工子女无论在义务教育起点、过程还是结果阶段都存在严重的不均等。因此,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是目前亟需解决的一个社会性问题,需要各方面加以重视并及早采取措施。

[1]陶红,杨东平,李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状况分析——基于我国 10 个城市的调查[J].教育发展研究,2010,(9).

[2]霍翠芳.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相关概念的学理剖析[J].教育导刊,2010,(12).

[3]徐丽.民工子弟学校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1).

[4]袁连生.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负担政策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0,(2).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on Migrant Workers'Children Obligation Education

Jia Nana,Jiang Aizhen,Han Xiaolu

Taking migrant children in the part of the c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author analyzes its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obligation education on details.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investigation data of situation,diagrams and text and analysis of migrant children in admission opportunity,education process,the education results,three aspects are and Beijing census register children has the disparity,and say the problem to be solved urgently.

compulsory education;migrant workers'children;public school;temporary schooling fee;migrant children's school

G639

A

1673-1573(2012)01-0090-04

2011-12-04

北京工商大学研究生科研学术创新基金项目资助

贾娜娜(1987-),女,河北邢台人,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2010级财政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财政学;姜爱珍(1988-),女,浙江衢州人,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2010级财政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财政学。

责任编辑、校对:焦世玲

猜你喜欢

子弟学校民工公办
亚运城再添一所公办学校! 广铁一中天峰中学落成启用
三线建设时期的子弟教育需求与师资供给
寒冷冬夜 地下通道睡滿待業農民工
关于公办养老机构深化改革的思考
谁更老实?
长沙严禁公办中小学接收择校生
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现状与其家庭教育关系的调查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红山外来工子弟学校为例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
浅析“新闻民工”现象
民工孩子的“知心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