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失衡及重构研究

2012-11-02丁立福

关键词:英语教材外语教学母语

丁立福

(淮南师范学院 英语系,安徽 淮南 232001)

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失衡及重构研究

丁立福

(淮南师范学院 英语系,安徽 淮南 232001)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从教学大纲、测试考评、日常教学、教材教辅到学生的文化表述能力,都存在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严重失衡的问题。唯有更新外语教学理念、彰显母语文化“话语权”、补上“母语文化”课并借助他山之石,方能重构母语文化与英语文化间的科学平衡。

大学英语教学;文化失衡;教学理念;话语权;重构

一、引言

外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实施文化教学,是外语教学界近年来一直关注的重要话题。国外80年代以后语言教学研究领域先后涌现出Byram的语言文化教学四部曲模式、Damen的第五维面理论、Carrell的文化多面性与文化学习图式论、Kramsch的多元文化互动模式以及Swain的输出假说等。这些理论都强调跨文化交际能力,其被引入国内之际正适改革开放之初,于是原先过于注重语言形式的应试教学开始让位于注重文化输入的交际教学。然而,近20年来中国外语教学的天秤再度失衡,学生英语言文化水平有了长足进展,但回头意欲表述自己的文化身份时却哑然“失语”。目前国内相关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失语”的研究主要有三类:一是呼吁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导入母语文化因素[1][2];二是分析母语文化“失语”的原因[3][4];三是探讨导入母语文化的途径[5][6]。上述众多研究极富理论及实践意义,渐渐掀起了一个小高潮,但远未能有效地治愈我国英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失语症”;另,上述研究均没能站在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双方的立场上来辩证地、深入地探讨,其结论多少有些顾此失彼,因此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教学研究仍是一项亟待推动的重大课题。本文拟率先站在双方立场,深入研究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失衡的严重程度,进而宏观上寻找重新构建两者间科学平衡的有效途径。

二、母语文化与英语文化失衡严重

早在1999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中,相关“文化素养”的理念便被提出,但直到最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年),“其语言文化教学理念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中英、中美文化交流模式上,忽略了文化的多元性,忽略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今社会主义优秀文化”[7]92。于是自教学大纲往下,测试考评、日常教学以及教材教辅都不约而同地忽略了母语文化理应占有的一席之地。这就使得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和英语文化之间关系严重失衡,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主要表现在教材和学生文化表述能力两个方面。

(一)母语文化全面“失语”vs英语文化独霸“河山”

母语文化“失语”,“表现为文化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被定位在对目标语文化,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在当前的高校外语教材中反映英美文化的语言材料占据主导地位,反映中国文化的语言材料寥寥无几,几乎‘近真空’状态”。[4]152为客观地评估母语文化“失语”的严重程度,我们对五套大学英语教材中的课文进行统计如下:

图表1.大学英语教材中母语文化比重统计表

?

从篇章上看浙江版《大学英语精读》中所涉中国文化最多,但也在3%以下;由此还可判断国内大学英语教材中母语文化仅占1.42%左右,可谓全面“失语”。另一方面,近年来通行大学英语教材所选课文近百分之百都是“引进”,其中虽有一些课文涉及普世性文化,如友情、爱情、亲情等,但不涉及中国独特民族文化,又因作者多是英、美人,其内容素材、思维方式及行文习惯往往烙上英、美民族的典型特征,只能算涉及英、美文化了,可以说在大学英语教材中英语文化是独霸“河山”。

(二)母语文化表达能力低下 vs英语文化表达能力上佳

至于学生文化表述能力,我们于2011年6月上旬从淮南师范学院及安徽理工大学共抽取了5个班的大二学生进行了相关测试:一是文化词汇方面的英语表述能力测试,要求学生用英语分别写出“春节、大年除夕、祭祖、守岁、年夜饭、压岁钱、对联、爆竹、饺子、拜年”和“圣诞节、平安夜、基督、圣母、圣诞老人、圣诞礼物、圣诞袜、烟花、圣诞补丁、圣诞贺卡”;二是文化篇章方面的英语表述能力测试,要求学生分别以“春节”和“圣诞节”为题各写一篇短文,至少涉及上述各10个文化项中的6个。测试后共收到322份样本试卷,有效样本试卷314份。为客观起见,所有试卷都有笔者一人评阅,现将评阅结果分别统计作图如下:

?

?

图表2.学生中西文化词汇测试统计图表图表2表明,314名学生中仅有12人答对了6个以上的春节文化项,及格率约为3.82%,而有关圣诞节词汇的测试中及格以上的学生则约占97.77%。就短文而言,314名学生写《春节》,仅有1人的成绩在及格线以上,及格率约为0.32%,相反同样的学生写《圣诞节》,及格率却有88.22%。测试结果清晰地表明学生用英语表述母语文化与英语文化的能力也是失衡严重,即学生用英语表述母语文化的能力低下,表达英语文化能力则上佳。这当然是学生在多年的英语学习中看不见、听不到母语文化的结果,而反过来这又可视为母语文化与英语文化失衡严重的重要体现。

三、母语文化与英语文化间科学平衡的重新构建

母语文化与英语文化间严重失衡存在诸多方面的原因,宏观上有三条。一是社会历史的恶劣影响不可短期消除: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下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等都长期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此时中、西方间的文化交流中母语文化首次无可奈何地被迫“失语”,由此造成的弱势文化自卑心理延续至今。二是外语教学理念有失偏颇:从新中国成立算起,我国的英语教学曾一度片面强调语言技能和形式的训练;后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英语教学也逐步开始关注相关文化教学,但是其文化教学的目的主要是服务于“汉—英”间的跨文化交际,而且未免过分强调了英语言文化的输入,从而忽略了母语文化的导入。三是大学英语教学现实实属无奈:客观地说目前多数大学英语教师母语文化素养不容乐观,学生的英语学习理念需要纠正,大学英语学期考评及全国性水平考试“指挥棒”的作用发挥不当,教辅及课外读物等后勤保障不力。其中除社会历史的恶劣影响不可短期消除外,其它都可通过积极努力逐步消除;另,鉴于目前相关“母语文化失语”研究“都过于微观”[8]108,这里着重从理论上探讨重新建构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与英语文化间科学平衡的四条宏观途径:

(一)更新外语教学理念

语言教学理念是指,人们对于语言的本质、交际的本质与目的以及得体的交际表现等观念的共识[9]119。用演绎推理,外语教学理念即指人们对外语教学的本质、目的,对跨语言交际的本质、目的以及其得体性的总认识。就及时更新外语教学理论而言,当前需要突出两点:一、英语教学直接服务于跨语言交际,而在跨语言交际过程中不可能不涉及到跨文化交际。本质上说,跨文化交际是多种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而非仅仅囿于“汉—英”文化之间的交流,因而大学英语教学在凸显英美文化的同时要凸显母语文化,还要凸显汉、英文化外的他者文化。二、“英语教学的目标是能使学习者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文化,而不仅是与英语为本族语者交流”[10]13。从跨语言文化交际得体性的角度推而广之,英语教学还必须认可“不同类型的英语,而不仅仅是英式或美式英语”[10]13,其中理应包括中国英语。进一步说,如果英式或美式英语所反映、承载的是英、美文化,那么要有效地准确反映及承载中国文化的英语就绝非是英式或美式英语,而应是正在形成中的中国英语。总之,目前世界的外语教学理念,无论如何也不能忽略理应存于其中的母语文化。

(二)彰显母语文化“话语权”

为彰显母语文化的“话语权”,中国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要求、日常教学、课外读物、教材以及测试等都得有母语文化的一席之地。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当是“教材需要融入本土化语料”[11]156,最难办的也是编写能够恰当彰显母语文化“话语权”的大学英语教材。

进一步说,大学英语教材需要与基础教育英语教材相衔接,亦需自成体系,其中母语文化的安排亦该如此。首先,母语文化在全套大学英语教材中的分量应在20-25%之左右,将来条件成熟时甚至还可略增。2003年就有学者论证,中小学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内容的课文占整个教材课文内容的15%—20%比较适宜”[12]103-104。我们认为,随着全国各地小学全面开设英语,中学生整体英语水平普遍提高,这一比例在大学英语教材中可以上调5%左右,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其次,这20-25%左右的篇幅应包括课文、听说、练习等等,整体上要能确保对中国文化有一个系统的介绍。其中相关课文的选材当能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优秀的社会主义文化,如古代经典作品的英译文,再如《中国文化掠影》这样的当代优秀作品;听说的选材应以能反应中国当代文化及现实生活的素材为佳,这样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交际欲望,如21st Century、Beijing Review、China Daily等上的一些话题及内容,尤其是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和CCTV9的部分话题及内容;练习的设计当与相关课文、听说相结合,亦可做些有益的拓宽,另外日后的测试也应当有所体现,尤其是期末考评及四、六级考试。

(三)补上“母语文化”课

补上“母语文化”课,理论上当包括学生和教师双方。对于学生而言,“补上”既指学生要有意识地弥补英语基础教育阶段没有把握好的母语文化,也指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导入适当的母语文化。这方面的论述较多[2][3][5][6],相对于本文来说又显得较为微观,限于篇幅不再展开细论;下面重点论述鲜有人论及的给大学英语教师补上“母语文化”课。

我们在测试学生的文化表述能力时,就担心学生的母语文化表达能力与老师的母语文化素养及英语表达能力有关。近有学者对三所高校的100名英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竟有65%的教师低于及格线,这说明“目前教师的本土文化英文表达能力仍然处于低水平”[2]141。客观地说,新一代大学英语教师多成长于母语文化全面“失语”的氛围,待他们执起教鞭时,面对母语文化依旧“失语”的英语教学不免“驾轻就熟”,也就懒得再去“另辟溪径”,这真是一段“积习难返”的迷途。因此,应该从源头上给大学英语教师先补上这应有的一课,一可采取培训或继续教育的方式,更新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其母语文化素养、尤其是母语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二教育部相关机构需要组织、委托权威专家为广大教师编写一定的参考用书或相关读物。

(四)借助他山之石

遍观世界各国的外语教学,英美等西方国家几乎不存在母语文化的“失语”问题;相反倒是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和非英语国家的外语教学中,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母语及其文化日益被边缘化的危机。从借鉴的角度看,他们相关外语文化教学的成功经验正是我们孜孜不倦地寻找的“他山之石”。相对来说,“日本、韩国和伊朗等国学者较早地意识到了把英语本族语人的语言熟练程度作为英语教学目标的潜在问题”[9]120。其中,为了加速改革外语教学,日本文部省曾专门设立相关的咨询机构,此外早在2001年就明确要求编写确实能反映当代日本社会生活的英语教材。七年后国内有学者访问日本,发现“一位中学生在太宰府天满宫流利地用英语介绍他们祭奉学问之神的习俗,机场、酒店服务员能用英语为大家服务”,不禁感叹“日本重视母语文化的成效”[13]112。显然,全面推动构建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科学平衡,不是我等学人摇旗呐喊所能立竿见影,需要的是全国齐心一致的共同努力,宏观上从更新外语教学理论、彰显母语文化“话语权”,到 补上“母语文化”课再到借鉴他国成功经验都可努力探索。

结 语

写至结语,笔者心情沉重起来,“路漫漫其修远兮”,怎一个结语了得?当然,我们并不是说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全面地用中国文化替换英美文化,只是想强调:是母语教我们睁眼看世界,至少我们应该像热爱母亲那般热爱母语,而母语的前途根本上则取决于母语文化的发展,我们也就应该重视并宏扬自己的母语文化!反而思之,重视并宏扬自己的母语文化,一是要珍惜并发展我们的母语,二是要确保母语文化在英语世界的话语权,从而凭借英语传播并宏扬之。这是我们宏扬母语文化的“两条腿”,并行不悖。在英语已经成为世界通用语的当今,就对外传播及宏扬母语文化而言,“第二条腿”甚至比“第一腿”更为奏效;难怪媒体感叹“中国文化能走出去多远,很大程度取决于翻译的效果”[14]。显然,这已涉及另一个重大课题,即中国文化对外的有效传播,此处涉而不论,姑且作为对外传播及宏扬民族文化的另外一个引子。

[1]陈品.关于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思考 [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S2):1-4.

[2]李娅琳,陈晓靖.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之必要性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1):141-144.

[3]宋伊雯,肖龙福.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现状调查[J].中国外语,2009(6):88-92.

[4]李成.中国文化在高校外语教学中的缺失原因分析与重构策略[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3):151-153.

[5]戴琳,许菁.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导入问题的探讨[J].中州大学学报,2007(4):81-84.

[6]姜宏.解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本土化 [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29-130.

[7]柏会力.英语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分析及教材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8(5):92-93.

[8]丁立福.十年辉煌文化剑 课标与教材齐飞[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4):105-109.

[9]丁立福.中学英语教学文化失衡及重构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4):117-121.

[10]龚亚夫.重新思考基础教育英语教学的理念 [J].中国外语,2009(6):9-16.

[11]刘君栓,李占辉.全球本土化语境下的英语教育探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53-157.

[12]万志祥,罗其娟.中国文化内容在中小学英语教材中的配置问题[J].九江师专学报,2003(4):102-104.

[13]郭遂红.全球化语境下“母语文化”教育的失衡与出路[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0(5):108-112.

[14]李蓓,卢荣荣.中国文化“走出去”任重道远 急需迈过翻译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08-14(04).

H319.1

A

2095-0683(2012)04-0112-04

2012-06-20

淮南师范学院教学研究项目(HSJY201013);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JG10252);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AHSK09-10D162)

丁立福(1977-),男,安徽芜湖人,淮南师范学院英语系副教授,硕士。

责任编校秋晨

猜你喜欢

英语教材外语教学母语
多版本高中英语教材红色文化融入的比较研究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的配置研究及启示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母语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母语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
国外优秀英语教材词汇和语法的布局、复现及练习方式
母语写作的宿命——《圣天门口》未完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