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右侧乳腺富脂质性癌重复左侧乳腺癌1例

2012-10-17王桂臣孙伟伟

实用医药杂志 2012年9期
关键词:样型性癌胞浆

明 汇,王桂臣,李 铭,孙伟伟

患者,女,63岁。2009-12-25因发现右乳外上象限肿物在笔者所在医院外科行右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为:右侧乳腺富脂质癌(图1),癌组织大小3.5 cm×2.5 cm×2 cm,乳头未受累,腋窝脂肪组织淋巴结转移5/5。免疫组化:ER(-),PR(+),CerbB-2(-)。 术后给予 AC-T 化疗共 8 个周期,胸壁切线野照射剂量为50GY。2010-12-18发现左侧乳腺包块,在外院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为:左侧乳腺浸润型导管癌(图2),癌组织大小为0.8 cm×1 cm×1 cm,腋窝脂肪组织淋巴结转移1/10。免疫组化:ER (-),PR (-),CerbB-2(-)。

乳腺富脂质性癌(lipid-rich carcinoma of breast,LRCB),又称分泌脂质性癌,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由Adoumrad等于1963年首先发现并提出,1974年Rmaos正式命名。以后有零星报道。此患者发生双侧乳腺癌大于半年之内,符合异时重复癌的标准。而双侧乳腺癌中,一侧为富脂质性癌的检索文献只有 《中国肿瘤临床》2007年第34卷第19期中有过一篇报道。

图1 右侧乳腺图(40×10HE 染色)

图2 左侧乳腺图(40×10HE 染色)

富脂质性癌的病理特征为癌细胞的胞浆内含有大量脂质,呈浸润性生长,在光镜下分为三个组织学亚型:①组织细胞样型:较多见,肿瘤细胞为大而透亮的上皮细胞,胞浆泡沫状,中性脂肪染色呈阳性,排列方式大多数为实性;②皮脂腺样型:肿瘤细胞核多形性明显,胞浆有很多大而不规则的空泡;③大汗腺样型:有大汗腺样特点,扩张的导管被覆大汗腺样细胞,核有明显的多形性。电镜见细胞线粒体内有针样结晶出现,胞浆中的脂质含量越高,组织学恶性程度越高。其临床特点为转移快,预后差,几乎所有患者在手术时已经有淋巴结转移,且有眼睑软组织转移的倾向,约半数患者在诊断后2年内病死。

猜你喜欢

样型性癌胞浆
MxA在基底样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间质浸润性淋巴细胞的关系*
乳腺腺样囊性癌1例
SRSF2、HMGA2和Caspase-3在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及其前驱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294例老年人腺样囊性癌的统计学分析
肿瘤标志物p53、Ki67在不同分型腺性膀胱炎组织中阳性表达率的相关性分析
高龄老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性肾衰竭患者1例报道
胞浆小滴、过量残留胞浆与男性生育之间的关系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ITX2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胞浆型磷脂酶A2α基因和表达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2013年全国175家临床实验室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比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