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水平游泳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比较分析

2012-09-14刘桂英

体育科学研究 2012年3期
关键词:低水平平均数时段

刘桂英,郑 斌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福州 350002)

不同水平游泳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比较分析

刘桂英,郑 斌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福州 350002)

采用BTL-ZT-心理状态回顾性问卷对福建省高、低水平游泳运动员进行比赛后的赛前心理状态回顾性调查并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赛前三部分(检录前时段与检录时段以及临赛时段)运动员各项心理状态指标基本呈现为:越临近比赛,心理活动越趋活跃,并且高低水平运动员之间的差异越显著。特别临赛时段,高低水平运动员的大部分指标呈现高度显著性差异。

游泳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比较分析

以参加全国游泳锦标赛、世界杯短池邀请赛的福建省游泳队队员、以及参加福建省游泳冠军赛的各地市运动员共80名为观测和调查对象。其中参加全国游泳锦标赛、世界杯短池邀请赛定义为高水平运动员,共45人(男30人,女15),参加福建省游泳冠军赛的定义为低水平运动员,共35人(男23人,女12人)。

采用BTL-ZT-心理状态回顾性问卷对运动员进行比赛后的赛前心理状态回顾性调查。

1 研究结果

采用SPSS 17.0 for windows软件包对所得数据采用T检验法,比较、分析不同水平间的差异,具体结果如下:

1.1 不同水平男女运动员检录前时段各项心理状态调查结果与分析

检录前是运动员进行热身准备活动的时段,时间应该从运动员进入比赛场地开始,这时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各项指标的表现比较浅表,身心相对较为放松。此时运动员要开始调动自身的兴奋点,在教练员的指导下完成热身,逐渐将注意力集中于比赛。在开始比赛前,要保持体温与情绪的稳定,此时心理状态表现的稳定性对比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1.1 不同水平男运动员检录前时段各项心理状态

由表1可见,检录前时段不同水平男运动员在情绪控制和自信心表现的差异上具有显著性,在目标设定以及比赛欲望的差异上都具有高度显著性。而在注意力控制以及自我有效调控方面高低水平运动员则不存在差异性。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高水平男运动员在这个时间段,情绪控制方面(平均数=3.73)较低水平男运动员(平均数=3.17)更加稳定。自信心表现方面也有较大区别,高水平(平均数=4.43)比低水平(平均数=4.00)表现的更加自信。由于比赛的级别运动员以及比赛经验的原因,高水平运动员对于自身的水平有更清晰的认识,因此对自身的表现会更加自信些,则在目标设定与比赛欲望方面,高低水平男运动员表现出了更大的差异性,高水平男运动员在目标设定(平均数=4.70)上比低水平男运动员(平均数=3.87)更加明确,由于对自身水平的认识也会对比赛目标有更明确的设定。而在比赛欲望方面,高水平男运动员(平均数=4.53)表现得比低水平男运动员(平均数=3.48)强烈得多。

1.1.2 不同水平女运动员检录前时段各项心理状态

由表2可见,不同水平女运动员在检录前时段各项心理状态指标的起伏度较男运动员稳定些,只是在自信心表现与目标设定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而其他四项指标均未见显著性差异。高水平女运动员的自信心表现(平均数=3.80)较低水平女运动员(平均数=3.25)数值更高,对自我水平的发挥更自信。同样的,在目标设定上,高水平(平均数=4.73)比低水平更明确。

表1 不同水平男运动员检录前时段各项心理状态比较

表2 不同水平女运动员检录前时段各项心理状态比较

1.2 不同水平男女运动员检录时段各项心理状态调查结果与分析

检录时段,指运动员参加检录到运动员入场前这段时间,大致在30分钟左右。因为临近比赛,活动的范围也受到较大的限制,此时,运动员开始进入自我心理活动较活跃的状态。与对手近距离的相处,对于自身技战术水平的肯定也是至关重要的。心理状态表现不稳定的运动员,会出现较明显的焦虑心态,从而影响其各项心理状态指标。

1.2.1 不同水平男运动员检录时段各项心理状态

由表3可见,不同水平男运动员在注意力控制方面没有显著的差异性,在情绪调控、自信心表现、自我有效调控方面都具有显著性的差异,特别在目标设定与比赛欲望上具有高度显著的差异性。与表1检录前不同水平男运动员各项心理状态指标的数据相比较,除了自我有效调控由检录前时段的没有显著差异到检录时段的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项指标基本未见大的波动。也就是说,高低水平男运动员在检录前至检录时对自我有效调控方面的差异逐步显现。低水平男运动员检录时段(平均数=3.39)的自我调控不如检录前(平均数=3.48)有效,数值有所下降。而高水平男运动员检录前至检录时的自我有效调控基本没有差异。值得注意的是,低水平男运动员检录前的自信心表现(平均数=4.00)较检录时(平均数= 3.74)数值有所下降,说明低水平男运动员检录时段对自我的肯定有所降低。

1.2.2 不同水平女运动员检录时段各项心理状态

不同水平女运动员检录后各项心理状态指标仍然较为稳定,只有在比赛欲望方面显现出显著的差异性。高水平女运动员的比赛欲望检录时(平均数= 4.73)较检录前(平均数=4.40)愈加强烈。而低水平女运动员的比赛欲望检录时(平均数=4.08)较检录前(平均数=3.92)也有所增加。其余各项指标均表现稳定。

表3 不同水平男运动员检录时段各项心理状态比较

1.3 不同水平男女运动员临赛时段各项心理状态调查结果与分析

临赛时段的时间比较短,大致从运动员进入侯赛席起到出发,约10 min。但是运动员的心理表现却比较复杂,随着比赛的临近,不同水平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表现会有较大的区别。比赛经验丰富以及训练年限较长的运动员,心理状态相对会更加稳定。而比赛经验少,训练年限较短的运动员,心理活动起伏较大,一般情况下各项心理指标表现较不稳定。特别是对自我肯定方面会有所欠缺。此时需要运动员集中精神,调动身心的积极性,将最佳兴奋点集中表现在这个时刻,也就是兴奋的高峰期,这有利于运动员的超水平发挥。

1.3.1 不同水平男运动员临赛时段各项心理状态

不同水平男运动员临赛时段的各项心理状态指标与检录前以及检录时段有较大差异,尤其在情绪控制、注意力控制以及自我有效调控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均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低水平男运动员在临赛时段的情绪控制(平均数=3.17)较检录后(平均数=3.26)数值有所下降,说明低水平男运动员越是临近比赛,对自我情绪的控制越不稳定。而高水平男运动员对情绪的控制随着比赛时间的临近,表现出更加稳定的状态,由检录前时段(平均数=3.73)至检录时段(平均数=3.80)再到临赛时段(平均数=3.93)的平均数值均有所增加。另外一项指标波动较大的是注意力控制方面,也显现出高度显著性差异。由表3检录后(平均数=3.87)和比赛前(平均数=3.39)的数值可说明,低水平男运动员越是随着比赛的临近,注意力越不容易集中,较易受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影响。自信心表现方面的差异也由检录时段的显著性提升至高度显著性。可以看出低水平男运动员随着比赛时间临近,自信指标却逐步下降,其表现得越发不自信。而目标设定却由检录时段的高度显著性差异降低为显著性差异,高水平男运动员临赛时段的目标设定(平均数=4.47)较检录时段(平均数= 4.80)有所降低,而低水平男运动员恰恰相反,数值略有上升,因此拉近了两个水平运动员之间的差异。

1.3.2 不同水平女运动员临赛时段各项心理状态

不同水平女运动员临赛时段各项心理状态的情绪控制、目标设定以及自我有效调控三项指标未见显著性差异外,其余两项指标注意力控制和比赛欲望均呈现显著的差异性。在注意力控制方面,低水平女运动员临赛时段(平均数=3.67)较检录时段(平均数=3.83)有所降低,就是说临近比赛时,低水平女运动员对比赛的专注程度有所降低,受主观或客观因素影响。而高水平女运动员的注意力程度却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比赛欲望虽然与检录时段一样是显著性差异,但是高低水平的平均数值均呈现小幅下降。其中尤为突出的是自信心表现方面,由检录时段的显著性差异提升为高度显著性差异。低水平女运动员比赛前的自信心表现(平均数=3.25)低于检录时段(平均数=3.33),高水平女运动员临赛时段反而高于检录时段。由此充分说明,越临近比赛,高水平运动员的自信心表现愈加稳定,而低水平运动员反而呈下降趋势,较容易受主观及客观因素的影响。

2 结论与分析

在竞技运动领域中,赛前心理状态无疑影响着运动员的竞赛结果。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应是通过情绪控制、注意力控制、自信心表现、比赛动机以及自我调控等方面得以体现。而这些也是影响赛前心理状态稳定与否的关键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赛前三部分(检录前时段、检录时段以及临赛时段)运动员各项心理状态指标基本呈现为:越临近比赛,心理活动越活跃,并且高低水平运动员之间的差异越显著。特别临赛时段,高低水平运动员大部分指标呈现高度显著性差异。不同水平男运动员比赛前的情绪控制、注意力控制以及自我有效调控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均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不同水平女运动员比赛前的自信心表现方面,由检录时段的显著性差异提升为高度显著性差异。

2.1 情绪控制对赛前心理状态的影响

大多数人认为,运动员竞赛成绩下降的心理原因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是过分的紧张和焦虑情绪。一般来说,适度的紧张有助于激发运动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果对比赛胜败的意义以及对手的水平等不能正确对待或估计错误,便会产生强烈的紧张情绪,甚至焦虑情绪。有研究表明,焦虑特质高的运动员,在压力及紧张条件下,更容易发挥失常导致运动成绩的下降。赛前焦虑状态也一直是众多研究者的研究重点,当然,高度焦虑的情绪会衍生出其他心理因素的反应,这也是许多体育心理学界针对赛前心理状态无法穷尽研究的原因之一。可见,比赛前运动员能否对自我情绪进行良好的控制,直接影响和制约着运动员在竞赛中竞技水平的发挥。

本研究发现,不同水平男运动员在赛前的三个时段(检录前、检录时、临赛),情绪控制指标均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特别是第三个临赛时段,呈现出高度显著性差异。说明高水平男运动员在情绪控制方面优于低水平男运动员,这大部分是由于高水平运动员的比赛经验丰富,训练水平高于低水平运动员的缘故。其对自身的定位清晰、明确。当然也不乏特例的存在,在许多世界高水比赛中,仍然有少数的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由于心理状态的不稳定,在竞赛中发挥失常,成绩严重偏离自身应有的水平,既是人们称之为“Choking”现象,这也是体育心理学界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2.2 注意力控制对赛前心理状态的影响

在研究“Choking”现象领域中,各研究者大部分以自我意识、特质焦虑、注意特征、压力认知等内外部因素进行研究论述。其中一种是“干扰假说”,就注意特征方面,Daniel M.认为产生原因是由于压力产生的干扰信息,转移运动员注意朝向,导致破坏运动过程。另一学者Nideffer and Sagal的进一步研究表明,由于注意朝向走分地“内省”,即运动无关信息,而不是朝向运动任务,以至注意灵活性被破坏,使得运动员缺乏足够的运动信息完成技术动作。注意朝向“内省”(意识到比赛重要性),导致运动焦虑增加,引起生理变化(如心率加速、血压上升、肌肉紧张等产生),这些生理性干扰源进一步分散运动员注意力,最后导致运动成绩急剧下降,出现“Choking”现象。

那么如何在赛前使运动员注意力控制在适当范围内,并且不至于过分“内省”?这就要求运动员有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本研究表明,不同水平男运动员在第三个临赛时段的注意力控制方面表现为高度显著性差异,与前两个时段(检录前、检录时)形成鲜明对比。高水平运动员在注意力控制方面明显高于低水平运动员,说明即将比赛时,低水平运动员心理斗争较为强烈,较易引起心理紧张,导致生理指标变化,影响的正常发挥。

2.3 自信心表现对赛前心理状态的影响

自信心是运动员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心理素质。信心是运动员比赛的内部力量,表现出运动员整个比赛过程的精神状态。能够正确估计对手实力、清晰认识自身水平、以积极心态面对比赛,有利于运动员在比赛中自信心的树立。比赛经验丰富,身经百战的高水平运动员,一般情况下都会对比赛报以自信的心态。而较低水平运动员相对会表现得缺乏自信,有时当看见其他运动员表现优异时,会使他们产生紧张情绪,甚至使他们对自己完全丧失信心,导致动作变形,影响水感及动作效果,导致成绩下降。

本研究结果也验证了以上论点,不同水平男女运动员自信心表现指标方面,在第一、二时段各自呈现显著的差异性,在第三时段各自呈现高度的显著性差异。表明不论男运动员或女运动员,在自信心表现方面,都是高水平运动员优于低水平运动员。

2.4 比赛动机对赛前心理状态的影响

比赛动机也就是运动员对自身比赛目标的设定,体现了运动员的比赛欲望。过高的动机水平会引起机体兴奋性过高,使运动员注意力分散情绪不稳定,难以控制动作,造成动作质量下降等不良反应。而动机水平过低,又表现为不能充分调动运动员主动性、积极性,导致机能潜力发挥不足,心理能量得不到充分动员,造成运动水平下降。游泳是属于间接对抗性项目,比赛结果是名次与成绩。比赛中运动员要超过对手、超越自我、创造优异的成绩。因此认识自己技能水平,将目标设定得切合实际,摆正自我位置是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

研究结果还表明,不同水平男运动员在目标设定指标上的表现具有相当高的显著性差异。说明高水平男运动员较低水平男运动员对于比赛任务具有更明确的目的性,能够较理性和清晰地明确自己的比赛任务。不过,在临赛时段,高低水平男运动员间的目标明确性差异有所缩小,表现为较显著性差异,这也表明,一部分低水平男运动员在临近比赛前,由于与对手更加接近后,及时调整自我心态,更理性地面对自己的技能水平。在不同水平女运动员方面,相对男运动员差异较小,检录前与检录时段呈现显著性差异,而在临赛时段却不具显著差异性。可以说明,女运动员在目标设定方面的调整能力优于男运动员。在比赛欲望表现方面,男运动员从检录前直至临近比赛时,均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说明大部分高水平男运动员对比赛更加渴望,充分说明了其自信心高于低水平运动员。不同水平女运动员方面,除了检录前未表现显著性差异外,检录时与临近比赛前,均呈现较显著的差异性。说明高水平女运动员相对于低水平女运动员来说,会有更强烈的比赛表现欲望,更自信于自己的表现。当然,从分析数据结果来看,女运动员表现相对于男运动员表现较稳定。

通过分析问卷,我们发现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多数指标随着比赛时间的接近,均呈上升趋势,如动机、注意力等,越临近比赛,运动员心理活动的强度越高。

[1]朱小宁.浅谈游泳运动员赛前心理调控[J].体育科学研究,2001(4):28-31.

[2]徐万彬.运动心理训练现状与发展动向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3(4):16-18.

[3]魏高峡.优秀游泳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脑波超慢涨落分析[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5:4.

[4]胡桂英,王进,许百华.优秀运动员Choking现象的个案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4):139-143.

[5]张力为,毛志雄.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190-196.

[6]梅雪雄.SPSS在体育统计中的应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7]马小宾.浅谈少年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与比赛成绩的关系[J].四川体育科学,2009(1):51-53.

[8]魏高峡,梁承谋,李佑发.优秀游泳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脑功能特征研究[J].体育科学,2005(10):41-46.

[9]高瑜.压力状态下特质焦虑与“Choking”现象的关系[J].浙江体育科学,2008(2):35-38.

[责任编辑魏 宁]

Analysis of the Swimmers’State of Mind before Competition

LIU Gui-ying,ZHENG Bin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 350002,China)

In this article,the BTL-ZT-psychological state of Fujian province were retrospectively questionnaire high and low level swimming athlete to the game psychology before a retrospective survey and analysis and comparison.The results show that,before the three parts(roll recorded before and after inspection and before the game)players show the basic indicators of psychological state as follows:the closer the game,becoming more active mental activity,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igh and low levels of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Especially near the stage of the game,most indicators show high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swimmers;state of mind before competition;comparison analysis

G 804.86

A

1007-7413(2012)03-0078-05

2012-03-09

刘桂英(1977—),女,福建福州人,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低水平平均数时段
养阳的黄金时段到了
新课标下中低水平学生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四个养生黄金时段,你抓住了吗
植物样品中低水平铀同位素分析
不一样的平均数
关注加权平均数中的“权”
平均数应用举隅
说说加权平均数
低水平PEEP通气模式在肥胖患者围术期低氧血症中的应用效果
现代化的低水平战争——两伊战争的特点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