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戊酸雌二醇联合利凡诺在中期引产中的应用

2012-08-15潘宇董乃俊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7期
关键词:利凡诺戊酸娩出

潘宇 董乃俊

因中期妊娠的特点,导致中期引产的方法多样化。利凡诺宫腔注射是现常用方法之一。本文采用戊酸雌二醇联合利凡诺引产31例,取得较好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选择病例原则 ①年龄20~35岁健康女性。② 初产妇。③无引产禁忌证。④胎龄13~27周。⑤肝肾功能正常。⑥计划外妊娠。⑦无利凡诺及补佳乐用药禁忌。

1.2 试验组 我院收治引产妇女符合上述筛选条件31例为观察对象,既往人流史20例,首次妊娠11例,初产平均(24.65±4.80)岁,平均孕周(20.3±2.8)周。

对照组:随机选取我院既往住院病例,符合筛选条件者30例(既往人流史23例,首次妊娠7例,平均年龄25.56±5.3岁,平均孕周21.6±4.4周)。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为住院引产。对照组既往入院全面检查后给予利凡诺100 mg+无菌水10 ml于超声监测下注入羊膜腔。试验组给予利凡诺100 mg+无菌水10 ml于超声监测下注入羊膜腔,同时开始口服补佳乐5 mg*3/日*3天。

1.4 疗效评判 ① 羊膜腔注射后至胎儿、胎盘娩出止为引产时间。②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时间为胎盘娩出时间。③胎盘及胎膜娩出是否完整。④流产后出血量。⑤乳涨情况(轻度:微涨或不涨,中度:涨可忍受,重度:涨需口服其他回奶药)。⑥给药72 h,仍无规律宫缩者,视为引产失败。

1.5 统计学方法 本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胎儿娩出时间比较 将胎儿娩出时间分为小于36 h,36~48 h,48~72 h及大于72 h组。其中胎儿娩出时间小于36 h,实验组3例,对照组2例,36~48 h,实验组17例,对照组9例,胎儿娩出介于48~72 h,实验组11例,对照组17例,大于72 h,实验组为0,对照组3例。其中实验组36~48 h娩出例数多于对照组,但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胎盘娩出时间比较 按胎盘娩出时间分为<15 min组,15至30 min组及>30 min组。二组胎盘娩出时间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胎盘胎膜娩出完整性比较,以胎盘完整娩出不需刮宫及胎盘娩出不完整需刮宫分为两组。实验组胎盘完整娩出25例,胎盘娩出不完整需刮宫6例。对照组胎盘娩出完整18例,需刮宫13例。实验组完全流产多于对照组,二组统P>0.05,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4 引产后阴道流血量比较 引产后阴道流血量小于50 ml,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为14例及8例。阴道流血量50至100 ml,两组分别为16例及13例,100 ml~200 ml之间两组分别为1例及7例。阴道流血量大于200 ml仅对照组2例。其中实验组阴道流血量少于100 ml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二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

2.5 失败率比较 实验组成功引产30例,失败1例,对照组成功引产27例,失败3例。二组失败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6 乳涨比较 实验组乳涨较轻8例,中度可忍受21例,重度2例。对照组乳涨较轻6例,中度可忍受5例,重度19例。实验组乳涨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二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妊娠中期,胎盘产生大量、复杂的与妊娠及胎儿发育有关的激素,子宫对内、外源性宫缩物质敏感性均较差,子宫下段尚未完全形成,宫颈较硬不易扩张,致使中期引产面临产出发送较难,产程时间长,胎盘、胎膜残留率高,产后出血较多[1]。利凡诺是一种强力杀菌剂,注入羊水可改变雌孕激素平衡状态,通过内源性前列腺素的释放,从而诱发宫缩,因软化宫颈的作用较弱,中期妊娠宫颈又处于不成熟状态,导致产程延长[2]。戊酸雌二醇为天然雌激素,与人体自身的雌激素结构相同,吸收好,副反应小。口服外源性雌激素,能提高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可有效提高子宫肌层对缩宫素类物质敏感性,使子宫肌层处于敏感状态[3]。同时促使蜕膜细胞释放前列腺素,从而促进宫颈成熟,改善宫颈情况,产生规律性宫缩,有效缩短产程发动时间及引产总时间。口服雌激素有助于促进子宫内膜的修复,缩短出血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提高完全流产率。引产前口服雌激素,提高血内雌激素水平,很好改善患者体内因雌激素撤退所致高泌乳素状态,缓解乳汁产生,有效减轻产后涨乳,减少乳腺炎发生。戊酸雌二醇和利凡诺联合引产,具有服用方便、安全可靠等特点,有效减少孕妇分娩痛苦,减轻流产后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594.

[2] 周岩,刘春蕾,丁明德.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终止中期妊娠的临床观察.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6,14(4):236-237.

[3] 朱利华,黄丽丽,黄荷风.米非司酮药物流产后子宫内膜雌激素和孕激索受休亚型观察.中华医学杂志,2003,83:819.

猜你喜欢

利凡诺戊酸娩出
丙戊酸相关药物基因组学在癫痫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戊酸雌二醇治疗黄体酮胶囊配伍治疗不完全性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
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观察
丙戊酸镁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不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丙戊酸血浆药物浓度的影响
臀位剖宫产改良式臀牵引术的应用
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配合利凡诺终止中期妊娠引产75例临床观察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130例疗效观察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和利凡诺终止14-20周妊娠疗效观察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
——控制性脐带牵引法预防第三产程产后出血的有效性研究: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