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医学生新医改形势政策教育的几点思考

2012-08-15左伟尘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医药卫生医学教育形势

左伟尘

(右江民族医学院社会科学部,广西百色533000 E-mail:zuoweichen@126.com)

加强医学生新医改形势政策教育的几点思考

左伟尘

(右江民族医学院社会科学部,广西百色533000 E-mail:zuoweichen@126.com)

学生,医科;新医改;医学教育改革;形势政策教育

新医改离不开医学生这支未来的医改主力军的支持与参与。需要从课堂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医学生进行新医改形势政策和与此相关的医学教育改革形势的教育,鼓舞激励医学生献身于中国医药卫生事业。

1 加强医学生新医改形势政策教育的必要性

1.1 新医改是中国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各个方面。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改革已经从“浅水区”走向“深水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是“深水区”改革的一部分。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新医改”),这标志着我国卫生事业进入了一个重要的改革发展时期。新医改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行动,是保障全民健康的重大民生工程,是改革开放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生动体现。但是新医改是一个大难题,需要凝聚社会各种共识和力量,按照渐进改革之路,既不回避医改中的困难,勇于进取,也不急于求成。总之,医学生支持新医改就是从大局上支持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

1.2 医学生是新医改最重要的储备力量 当前的医药卫生人才是推进我国新医改的主力军,随着新医改的深入,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的结构性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新医改的进展。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医药卫生人才队伍。根据《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文件,2009年我国卫生人员总量为778万人;到2015年,卫生人员总量达到953万人,比2009年增长175万人;到2020年,卫生人员总量达到1 255万人,比2015年增长302万人[1]。总之,2020年的卫生人员总数比2009年增加477万人,这时人才规模基本满足我国人民群众健康服务需求。新增的人才主要来源就是医学生,这也说明医学生是新医改最重要的储备力量,是今后新医改的主力军。因此非常有必要让他们了解我国新医改的形势政策,增强其投身新医改造福人民群众的使命感。

2 加强医学生新医改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内容

2.1 新医改的背景、主要政策措施和初步成效

2.1.1 新医改的出台背景 新医改之前的中国医疗卫生体制变革的基本走向是商业化、市场化,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规律。2003年的SARS危机暴露了我国卫生领域的深层次问题。不过这一年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坚持统筹协调可持续的发展。2006年新医改方案开始酝酿,2009年4月6日终于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新医改正式开始。

2.1.2 新医改的主要政策措施 从宏观上看,新医改坚持以人为本,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的目标。

新医改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和思路展开。“保基本”强调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包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医疗服务体系中的“强基层”强调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强基层”强调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医疗救助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中的“强基层”强调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建机制”强调完善医药卫生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医药价格形成机制、监管体制,建立科技创新机制与人才保障机制、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医药卫生法律制度,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2]。2009~2011年抓好五项重点改革: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为保障上述五项改革,三年内各级政府要投入8 500亿元。“十二五”期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主要是: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从微观上看,与医学生今后工作密切相关的一些改革主要有:医保支付制度的改革、定点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的改革、医生多点执业的改革、药品加成制度的改革。

现在医院的收费是按项目收费,以后要改革医保支付制度,引进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先进的支付手段。按病种付费主要针对住院患者,按人头付费主要针对门诊常见病患者。这样有利于控制大药方、大检查。为了鼓励患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看病,将实施定点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的改革,使全科医生成为城乡居民健康“守门人”。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后,医生将实行多点执业,医生成为自由职业者有利于医生在基层医院和大医院之间的合理流动。改革或取消药品加成政策,革除“以药补医”。按项目付费制度和以药补医的结合是导致大处方、滥检查问题的根源,从而产生推动医药费用不合理上涨、造成药品滥用的弊端,改革或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势在必行。

2.1.3 新医改的初步成效 新医改启动实施3年多来取得了明显进展和初步成效。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公平性、可及性、便利性得到改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所缓解,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3]:第一,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框架初步形成;第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第三,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第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积极推进。

2.2 新医改背景下的医学教育改革 新医改客观上要求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加快高质量医药卫生人才培养。因此需要培养医学生的两种意识,即医学教育要服务于新医改的改革意识和参与医学教育改革的主动性意识。

2.2.1 医学教育要服务于新医改的改革意识 当前医学正酝酿着新的革命,引领变革的主要是基于社区的健康促进工作,所以医学任务正从防病治病为主逐步向维护和增进健康提高人类生命质量为主转变。加之医学模式正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着生物—心理—环境—人文医学模式转变,提高医学生职业素质及实践能力,培养和造就德才兼备的各类医学人才是医学教育的中心任务。医学生要认识到临床实践教学改革、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方法改革、以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学生评价方法改革,这些都是医学教育服务新医改所采取的改革措施。在医师培养制度改革方面,医学生要认识到全科医生“5+3”规范化培养模式是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输送高质量的临床医学人才,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正确途径[4]。

2.2.2 参与医学教育改革的主动性意识 医学教育改革更加注重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临床实践能力,这一方面需要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等改革,同时也需要医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探索和实践,积极参与到医学教育改革之中。例如,PBL教学法需要医学生在课外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查阅资料并思考相关问题,准备好了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地与教师和同学展开对话与讨论。

3 加强医学生新医改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

3.1 课堂引导 新医改形势政策内容丰富,新政策不时推出,需要教师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对医学生进行教育。教育的最主要渠道是课堂。

第一需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势和特点,把新医改形势政策契入到相关课程例如“形势与政策”课中,邀请领导、专家开设“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样的专题讲座;还可以和“纲要”课、“概论”课中的“社会主义改革”相关内容融合。在课堂讲授中既要进行形势政策教育又要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例如讲述与“强基层”相关的政策时勉励学生认清形势到基层就业并且建功立业;讲述取消以药补医政策时不仅让学生认识到其必然性,还要对学生进行抵制药品回扣的廉洁教育和法制教育。

第二需要发挥专业课的优势和特点。专业课教师对医学生学业和道德品质影响很大,很多专业课教师来自临床一线,对新医改有非常直观的感受,因此专业课教师也应该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适当讲述相关的新医改形势政策并加以道德教育。

3.2 实践感悟 医学生除了在课堂对新医改形势政策进行了解和理解之外,还需要在实践中体会和感悟。因此在医学生的见习、实习以及社会实践中,教师给予积极引导也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医学生平时有“义诊”服务、暑期有“三下乡”等社会实践,但是由于医学生没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书,这就不利于实践育人的落实。不过教育部卫生部将探索建立医学生实习执照制度,制定分阶段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办法,为医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的临床实践提供制度保障[5],这对医学生而言是重大利好消息。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申报面向学生的各种创新活动或者课题,积极指导学生深入各类不同层级的医院对新医改进行田野调查,亲身体会新医改所带来的新变化。

[1] 卫生部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EB/OL],(2011-04-28/2012-4-16)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rss/s3573/201104/51436.htm.

[2]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9(4):243 -248.

[3] “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N].中国中医药报,2012-03-23(3).

[4] 陈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加快培养高质量医药卫生人才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提供有力保障[N].中国教育报, 2011-12-13(1).

[5] 袁贵仁.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服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创

医学教育发展新局面[N].中国教育报,2011-12-13 (1).

G414.1

A

1001-5817(2012)05-0681-03

10.3969/j.issn.1001-5817.2012.05.054

2012-06-04;

2012-07-23

猜你喜欢

医药卫生医学教育形势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稿约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第二届编委会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常用名词要求
欢迎关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新媒体
欢迎关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新媒体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欢迎关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新媒体
医药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