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猪场养殖档案管理策略

2012-08-06韩盛利

猪业科学 2012年8期
关键词:原始记录种猪猪场

朱 丹,韩盛利

(1.重庆市畜牧科学院 重庆市养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 402460;2.重庆隆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重庆 401120)

近年来,随着养猪业集约化、规模化程度的提高,如何加强猪场的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显得越来越重要,而管理过程中如何加强养殖档案的管理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现总结多年从事猪场养殖档案管理的体会供同行参考。

1 养殖档案的建立

猪场的档案包括科研类、生产类、科教宣传类、仪器设备类、基建类、人事类等的纸质、电子、影像资料等。生产类养殖档案在生产实践中指导意义尤为突出,可以使猪场疾病控制有延续性,使猪群保健更有依据,能掌握每一头母猪的生产性能,使母猪保健管理更有效,能掌握公猪的生产性能,随时了解公猪的健康状况等,因此养殖档案的建立、完善、利用意义重大。

图1 系谱档案的建立

1.1 资质档案

包括有效期内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动物防疫合格证、养殖场排污许可证、本场生产管理专业技术人员资质证(对应文凭)、特种工种上岗证或职称资格证、饲养员健康证等。

1.2 相关规章、制度、规程

包括员工守则、岗位职责、考勤制度、各类猪只饲养管理操作规程、免疫程序、消毒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安全生产制度、奖惩考核办法、请休假制度、门卫制度、采购制度、物资管理办法等。

1.3 畜牧生产

主要有品种培育记录,种猪系谱卡片,配种、产仔、生产记录,公猪精液(采精、品质鉴定、稀释、保存)记录,转群记录,返情、流产记录,死亡、淘汰记录等。

1.3.1 品种培育记录

包括后备猪生长发育记录(体长、体高、胸宽、胸深、胸围、腹围、腿臀围、管围、背膘厚、倒数3~4肋眼肌面积);肥育(日增重、料肉比)测定记录、屠宰测定记录(体重,胴体重,屠宰率,胴体长,6~7肋皮厚、6~7肋膘厚,肩、腰、荐三点膘厚,倒数3~4肋眼肌面积,肉骨皮脂率,瘦肉率);肉质测定记录(肉色、大理石花纹、pH1、 pH2、肌内脂肪、贮存损失)。

1.3.2 种猪系谱卡片

包括出生日期、毛色、乳头数、移动情况、三代标准系谱、繁殖记录、体质外貌、肥育性能、后裔成绩、生长发育等指标。

1.3.3 配种记录

包括母猪舍栏、品种、耳号、胎次、上次断奶日期、发情日期、本次配种日期,与配公猪品种、耳号、配种方式、预产期、配种员、返情流产等。

1.3.4 产仔哺乳记录

包括舍栏,分娩日期时刻,母猪品种、耳号、特征、胎次,与配公猪品种、耳号、配种日期,预产期,妊娠天数,产仔数〔总产仔数、活产仔数(健仔、弱仔、畸形)、死胎(鲜活、陈腐)、木乃伊〕及仔猪性别,毛色特征,奶头排列,出生重,21日窝重,断奶头数,断奶窝重,育成率,断奶转群记录等。

1.3.5 生产记录

包括存栏猪只数量、猪群变动情况(出生、调入、调出、死淘)。

1.3.6 饲料消耗记录

包括料号、适用阶段、开始使用日期、生产厂家、批号或加工日期、重量、结束使用日期。

1.3.7 公猪采精、品质鉴定、稀释、保存记录

包括日期、耳号、品种、采精量、活力、气味、密度、稀释后活力、稀释比例,保存时间、成品份数等。

1.3.8 转群记录

包括转出栏舍、品种、耳号,转入栏舍。

1.3.9 返情流产记录

包括日期、品种、耳号(注意同一头母猪的返情流产,统计时不能重复计算)

1.3.10 死亡淘汰记录

包括日期、性别、品种、估计重量、死淘原因、去向、责任饲养员、责任兽医。

1.4 兽医疫病防治

主要有免疫、保健、诊疗、解剖、用药、消毒、无害化处理记录、疫病监测报告等。

1.4.1 免疫记录

包括疫苗名称、免疫对象(品种、耳号、栏位)生产厂家、生产批号、保质期、免疫方式、剂量、免疫员签字、饲养员确认签字。

1.4.2 保健记录

包括保健对象、用药品种数量、用药方式、药品的生产厂家、生产批号、保质期、操作员签字、饲养员确认签字。

1.4.3 诊疗记录

包括舍栏、日龄、体重、病因、用药名称、用药方法、诊疗结果。

1.4.4 解剖记录

包括舍栏、日龄、体重、特征性解剖症状、初步结论及实施解剖的责任人。

1.4.5 用药记录

使用兽医处方签,内容:舍别、栏位、品种、性别、耳号、体重、主要症状、处方用药、药费饲养员签字、兽医师、司药签字。

1.4.6 消毒记录

包括消毒剂名称、消毒对象与范围、配制浓度、消毒方式、操作者、责任兽医。

1.4.7 无害化处理记录

包括舍栏、数量、类别、耳号、处理方法、处理单位(责任人)、监督人等。

1.4.8 疫病监测报告

要求每季度进行常见传染疾病的抗体或抗原监测(猪瘟、口蹄疫、蓝耳病、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乙脑)。

1.5 经营管理

主要有种猪、饲料、药品、疫苗的采购、保管、使用或销售。

1.5.1 种猪的引进

必须有种猪来源场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检疫合格证、发票、种猪合格证、种猪个体养殖档案;须进行种猪采购登记,填写引种日期、品种、数量、供种场、隔离日期、并群日期、责任兽医签字。

1.5.2 饲料采购

须填写采购日期、品名、适用阶段、数量、生产厂家、批准文号、药物添加剂、休药期、验收人。自配饲料还必须填写饲料加工、成品后出入库记录,药物添加剂及限用添加剂使用记录(添加日期、用药猪群、添加剂名称、生产厂家、批准文号、添加剂量、休药期、停用时间、责任人)。

1.5.3 药品、疫苗采购

要填写采购日期、品名、数量、生产厂家、批准文号、生产日期、有效期、贮存条件、验收人。

1.5.4 疫苗的保存

必须填写贮存条件监测日记录(特别监管温度)。

1.5.5 饲料、药品、疫苗保管

入库填入库单、使用填出库单,建立入库、使用、节余台帐式管理。

1.5.6 种猪的销售

必须填写出猪台帐:销售日期、购货人、品种、等级、重量、出猪舍栏、责任饲养员、销售员、购方联系方式。

2 养殖档案的管理及利用

把规模猪场养殖档案管理和猪场标准化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实施。实行纸质养殖档案管理,有条件的同时实行电子养殖档案管理,建立专门的档案室,设立档案管理员(兼统计员职责)1~2名,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及相应的目标岗位责任制度。

2.1 立卷归档

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应及时立卷,如需长期或若干年才能完成的工作或项目,采取阶段性立卷的方法,经常、不定期地搜集形成文件材料,待项目完成后集中归档,通常在次年3月底将上年卷宗归档完备。立卷归档要求:注重积累,做好经常性搜集文件、材料的工作,做到搜集工作的全面、完整、不遗漏,对有参考价值的文件、材料进行归档,拒绝有文无档的错误做法。

2.2 档案的保管

图2 资料保管

设置专门的档案管理员进行档案的规范管理,由管理员对档案进行收集、整理、保存等工作。需由生产一线人员记录的档案资料则由档案管理员负责督促并整理,首先建立各类档案的书面材料,然后,根据书面材料建立电子档案以方便保存和查阅。除育种资料长期保存以外,其他所有记录要保存2年以上。按业务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生产管理范畴等分类存放并分类编号,便于查找利用,发挥生产技术档案在科研、生产中的作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查阅后档案资料要归还原处,爱护档案资料,不得污损、涂改、撕剪;加强对种猪档案的管理,应符合NY 2-1982的规定,确保档案齐全、完整和准确。

2.3 养殖档案的利用

建立档案的收进、移出登记薄,及时登记,每年末要对档案的数量、利用情况进行统计,发挥对生产的指导作用。

3 养殖档案管理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1)建档立卷时缺乏完整性及应对措施。养殖档案建立之初,内容没有涵盖全面,造成原位缺乏,或要求了原始记录内容,具体责任人没有填写或填写不全面导致档案不完整。

应对措施:将原始记录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作为各级管理人员的考核内容之一,由相应的管理人员定期抽查填写过程的真实性、完整性,以此保证档案的健全性。

2)原始记录资料归档后借阅未完善手续,导致档案无法按时归位。

应对措施:原始记录资料一旦归档,所有人员借阅必须在登记册上签字,并要求限期归还,在规定期限不能按时归还的,应完善续借手续,以杜绝时间久而遗忘、遗失,并对档案管理员的工作情况进行定期抽查,落实档案规范管理。

3)养殖场的人员稳定性稍差,人员流动时未完善记录资料的交接,导致原始记录资料的缺失。

应对措施:人员流动时移交清单上先完善相应的原始记录资料的交接手续,才允许离场,保证原始记录资料的完整性。

猜你喜欢

原始记录种猪猪场
浅谈原始记录的重要性及控制要求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2020年种猪进口或创历史新高
计量检定中原始记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