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闸北区天目西社区居民高血压病健康筛查研究

2012-07-30潘毅慧张引曹海涛

上海医药 2012年10期
关键词:高血压病病患者脂蛋白

潘毅慧 张引 曹海涛

(1.上海市闸北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 上海 200072;2.上海市闸北区天目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0070)

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也是我国社区居民中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其患病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根据2002 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我国15 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17.65%,比1991 年增加了31.00%。至2005 年,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已达18.80%,全国高血压病患者估计为2 亿人。但目前我国社区高血压人群血压控制并不理想,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991 年我国社区居民高血压的控制率为3.00%,1998 年我国社区居民高血压的控制率达到6.00%,至2003 年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高血压控制状况比1991 年有所提高,但也仅为8.10%[2]。高血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社区居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为更好的做到高血压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闸北区天目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居民进行了高血压病的健康筛查,以便了解社区居民高血压病发生的情况,为制定与实施社区高血压防治计划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0 年3 ~9 月,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闸北区天目西街道年龄在18 岁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上门健康问卷调查和实验室相关指标检测,调查研究对象共4 170 名。其中男1 518 人,占36.96%;女1 723 人,占63.04%。

1.2 调查内容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身高、体重,血压的测量,空腹血糖和4 项脂代谢指标(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实验室检测结果。

1.3 调查质量控制

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担当调查员进行入户调查,完成居民问询后,调查表需经审核无疑才能离开现场。组织者按调查表5.00%的比例进行调查表复查,复查调查表合格率达98.00%。

1.4 高血压病诊断标准

根据WHO/ISA(世界卫生组织/18 岁以上成人血压水平分类标准)以及2010 年修订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血压达到收缩压(SBP)≥140 mmHg 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已低于140/90 mmHg,亦诊断为高血压。

1.5 其他实验室相关指标诊断标准

根据2004 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空腹血糖≥7.0 mmol/L 诊断为糖尿病;按2007 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建议:高密度脂蛋白≤1.04 mmol/L 和/或低密度脂蛋白≥3.36 mmol/L、三酰甘油≥2.26 mmol/L、总胆固醇≥5.18 mmol/L 为血脂异常;体质指数(BMI)≥24 为超重,(BMI)≥28 为肥胖。

1.6 统计方法

用SPSS1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2 结果

2.1 高血压病检出情况

社区健康筛查的4 107 名居民中,诊断为高血压病的患者为866 名,检出率达21.09%。其中男性高血压患者为375 人,占男性总数的19.81%;女性高血压患者为491 人,占女性总数的22.18%,经x2检验分析,高血压病人群与血压正常人群之间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表 1)。

表1 居民高血压病健康筛查性别情况 n(%)

2.2 高血压病患病率与年龄的关系

社区居民高血压病健康筛查发现,检出高血压患病居民的年龄以45 ~75 岁的人数为多,经秩和检验分析,高血压病人群与血压正常人群之间在年龄段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2)。

表2 居民高血压病健康筛查年龄分布情况n(%)

2.3 高血压病与糖尿病、脂代谢和肥胖的关系

实验室相关指标监测结果显示,在本次社区居民健康筛查中发现的高血压病患者在空腹血糖、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等实验室数值上,与血压正常的居民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BMI 测量结果显示:血压正常的居民均值为24.82,高血压病患者为26.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表 3)。

表3 居民高血压病健康筛查实验室相关指标检测情况

3 讨论

3.1 社区健康筛查高血压病的重要性

因高血压病疾病的特殊性,在疾病早期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如果患者不能够将自身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内,随着时间的推延就会引起冠心病、脑卒中、肾病等并发症,最常见的和损害最严重的器官是心与脑。根据我国人群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人群中心脑血管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40.00%以上,其中高血压是首位危险因素,资料显示我国每年300 万心血管死亡人群中至少一半以上与高血压有关[3]。通过本次社区高血压病健康筛查新发现高血压病866 例,检出率达21.09%,超过全国高血压病患病率18.80%的水平。居民健康筛查结果表明,在社区居民中实施高血压病健康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3.2 筛查出的高血压病患者空腹血糖指标异常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高血压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平均为18.00%,高血压也是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一旦合并高血压,其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显著增加,死亡风险将增加7.2 倍[4]。在本次筛查中发现血压正常的居民空腹血糖值低于高血压病居民,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 <0.01),显示糖尿病和高血压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糖尿病是高血压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提示我们在社区卫生服务日常工作中需重视对高血压患者血糖的监测。

3.3 筛查出的高血压病患者脂代谢指标异常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伴有血脂异常将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高血压对我国人群的致病作用显著强于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5]。对本次研究中筛检出的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脂代谢指标分析,结果显示此类对象的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的均值高于正常值,而其高密度脂蛋白的测量均值则低于正常值范围,与健康居民的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对比,两组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也进一步说明脂代谢异常对高血压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影响,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饮食健康指导、健康生活方式干预以及定期血脂检测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值得重视的工作。

3.4 筛查出的高血压病患者BMI 指标超常

对筛检出高血压病患者的BMI 指标进行分析,其均值超过血压正常居民,BMI 值达到26.01,两组BMI 均值经t 检验分析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人群中体重指数(BMI)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BMI每增加3 kg/m2,4 年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男性增加50.00%,女性增加57.00%[3]。提示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体重控制的健康教育与运动指导是非常重要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设计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以促进高血压病患者开展有效控制体重的方法。

3.5 筛查出的高血压病患者以中老年居多

增龄与高血压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关系,在本次社区居民健康筛查检出的498 名高血压病患者中,其年龄集中在45 ~75 岁之间的人数达731 名,占84.41%。该调查结果提示在社区实施高血压病健康管理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中老年高危人群进行高血压病的筛检,以便提高对高血压病的检出率,而且要在社区进行广泛的高血压病综合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居民对高血压病防治知识与健康行为的认识。

3.6 加强社区高血压病综合防治的设想

高血压是社区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其导致的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病等主要并发症不仅致残,致死率高,而且严重消耗医疗及社会资源[4]。国内外实践研究证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及早筛检出社区高血压病患者,降低患者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发生和死亡,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2002 年起,根据国家卫生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的相关要求,高血压控制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工作内容。上海作为一个经济发展迅速,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城市,高血压病社区防控的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因此应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通过健康筛查来掌握社区居民高血压病患病情况,了解高血脂、糖尿病与肥胖之间的关系,为今后全社区的居民健康筛查提供经验。在此基础之上,加大对已诊断的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实施二级预防和对高危人群实施一级预防的力度,在社区做到高血压病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逐渐减少社区高血压病发病率和致残率,这对预防社区高血压病的发生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1] 王贤初, 巫云辉, 李玥, 等. 社区高血压病患者非药物干预效果分析[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1, 24(10):29-30.

[2] 顾东风, 吴锡桂. 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和控制状况[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3, 37(2):85-87.

[3] 刘力生, 吴兆苏, 朱鼎良.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 修订版)[M]. 3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5.

[4] 丁明玉, 王菲菲. 全血黏度异常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关系[J]. 中国医药导报, 2009, 17(8):664.

[5]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定联合委员会.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35(5):390-420.

猜你喜欢

高血压病病患者脂蛋白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基于“脾为生痰之源”探讨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
让慢病患者及时获得创新药物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泡沫细胞形成的作用
结节性黄瘤并发Ⅱa 型高脂蛋白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