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典是不落幕的时尚

2012-05-30洛勇

新民周刊 2012年41期
关键词:画坛人物画古典

洛勇

在当下的上海画坛,马小娟无疑是一道清新淡雅的风景,古典而且弥漫着宋词的意境与元曲的韵律。她笔下的女性,万种风情,仪态端庄,且有元青花瓷器的高贵和乡野气息,鼓励人们亲近并与之晤谈,却又提示着不可亵玩的尊严。这就是地不分南北,人无论老幼,观者都为何喜欢这一形象的理由吧。

马小娟是五零后,在以年资论资排辈的中国画坛,她还是个小字辈。1982年,她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1985年考入该系中国画工笔人物创作研究生,1988年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任上海师范大学美术系副教授、上海中国画院兼职画家。

中国画发展到南宋,人物画似乎已经登峰造极,并且获得了为社会普遍认可的世俗趣味。进入元明,因为政治环境及文人境遇的变异,人物画受到冷落,山水画再次升格为最能体现文人品性与格调的画种。再经过两三百年的跌宕起伏,风云际会,进入新时期后,人物画的审美价值获得了再发现,格调获得再提升,形象更加饱满,在摆脱政治使命后,它的独立性也空前强化,美学价值自然突现。

马小娟的画,在这个时代的文化环境中显现,就更容易获得一片掌声,在评论家的笔下,其审美价值也值得细细赏析一番了。十年前,马小娟笔下的人物在上海画坛出现时,带着一种乡愁,青花瓷、红漆雕、素面朝天紫竹调。她们处于江南园林的环境中,弥漫着朦胧的水汽和无法言说的氛围,高傲、古雅、内敛、悠闲、美妙、纯洁如水、温柔多情是她们的整体性格,在喧嚣的城市中,她们是一泓清水,倒映着中国文化的诗性。于是人们记住了这个看似柔弱实则韧劲十足的青年女画家。在人们的赞美声中,她的作品《暖春》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正午的梦》入选第八届 全国美展,《早春》入选首届全国中国画展,《风逝》入选全国中国画人物画展。

十年后,马小娟的作品有了细微的变化,乡愁渐渐淡去,炫目的唇膏色慢慢浮上了微笑的唇角,她的画,以稳定的体裁,体现了快速发展的都市情态,江南仕女的一举一动,都带着潮流的信息,扑面而来。她在对女性形象的表现上,已经逐渐脱离写实性的肖像描摹,进入写意性的提升塑造,以及更高更具普遍意义的情境创造。

今年艺博会,马小娟将自己近年来殚精竭虑所创作的中国古典文学名作《红楼梦》、《金瓶梅》国画系列绘本放在路画廊展位上展示,这也是马小娟的这两部名著绘本原作首次与公众见面,与施大畏、张桂铭、杨正新、张培成、卢辅圣、何兮等新海派画家一起,为画坛增添了一抹温婉的亮色。

路画廊主人路亮说:“你看马小娟笔下的《红楼梦》人物,尽管取材自古典,用的是工笔,造型方面却适度运用夸张、变形,略带现代味道,又不失国画的抒情和含蓄。”

马小涓是书斋型的艺术家,但从不将自己封闭在书斋,她很关切已经生活了十多年的这座城市发生的一切故事。在时尚信息的召唤下,她把古典仕女们带出水乡山村、桑林巷陌,引入到大都會的时尚天地、霓虹河岸。她们脸上的丝丝表情微微翻飞着,刻录下随风飘来的烟火气息。也因此,人们从她的画中读懂了上海人的情调与秉赋。

猜你喜欢

画坛人物画古典
汪观清:深耕画坛,“牛”劲十足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画坛“狂士”的传神写真
——评王晓丹的《雅线意彩》
陆俨少人物画谱(九)
陆俨少人物画谱(二)
怎样读古典诗词?
马海方的重彩写意人物画
浅析赵孟▌绘画对画坛的影响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