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哈努克亲王与鸡鸭血汤

2012-05-30沈嘉禄

新民周刊 2012年41期
关键词:西哈努克绿波城隍庙

沈嘉禄

西哈努克太皇陛下不幸因病逝世,消息很快传遍神州大地,中国人民很悲痛,我也很悲痛。10月15日那天晚上,我在外忙完一场采访后回家,儿子对我说:“老爸,有个网站的微博将你古早的一篇文章晒出来了,内容是西哈努克亲王在城隍庙吃一碗鸡鸭血汤,城隍庙为此杀了108只鸡。不少网民疯狂转发并质疑108只鸡的真实性。”

未等我向儿子交待当时的历史背景,手机连续响起,好几家媒体强烈要求我回忆一下亲王吃鸡鸭血湯的轶事,我一概回绝。我认为在亲王尸骨未寒的当口,没必要以这个“暴殄天物”的轶事来确定他与上海的亲密关系。

我在文章里这样记述:1973年,流亡中国的西哈努克亲王到上海访问,负责接待的南市区饮食公司准备请亲王品尝一下上海风味小吃,精心设计了一份14道点心的菜单,最后有一道鸡鸭血汤。为做好这道风味,师傅们三下南翔,找到了优质的本地草鸡,杀了108只鸡才找到所需的鸡卵——真叫是杀鸡取卵了。这个鸡卵并非成形结壳的鸡蛋,而是附着在肠子里的卵,才黄豆那么大小。黄澄澄的鸡卵,配玉白色的鸡肠和深红色的血汤应该相当悦目。但是当天亲王跟莫尼克公主打网球赛,一时难以收场,活动就改到第二天。于是第二天师傅们又杀了108只鸡。当这道汤上桌时,亲王一吃,赞不绝口,一碗不过瘾,又来一碗。

我非亲历者,此事乃绿波廊经理肖建平亲口告诉我。

那么我对民间故事色彩如此浓厚的说法如何表态呢?文章里赫然在目有一句话:“听了这个故事,我希望它仅仅是一个传说。”

但这句话,恰恰被质疑我的人选择性地疏忽了。还有些人断章取义,只看标题,或干脆一口咬定关于108只鸡的出处在我。

还有一位网民要求我从技术层面解释这个传说的真实性,这或许逼近关键问题了。从技术层面上说,要从母鸡腹内搞到足够的、大小一致的、符合政治审美学的鸡卵,杀十只鸡大概可以完成。但中国人对数字是极其迷恋的,好事情须凑足十样锦,难办之事则要夸大为九九八十一难,所谓108只鸡的定量,无意中又与梁山108条好汉对应起来。你可说这一说法严重违反统计学,但它能精准地挠到中国人的痒处。当初我写这篇文章时,就没有当成新闻报道,更没在新闻报刊上刊发。我认为,108只鸡的传说,巧妙地烘托了历史事件,点出了中国特色,但今天的读者也没必要以此为把柄,言辞汹汹地纠缠到制度层面。

当然,此事也给我一点启发:在缺乏实证而喜好传说的中国,在浅阅读的环境里,有些事情很容易以讹传讹,三人成虎。

我再讲一个与绿波廊有关的故事。1996年6月30日克林顿访问上海,在城隍庙绿波廊里吃了顿简便的工作午餐,克林顿筷子功夫不够好,吃桂花拉糕时筷头总被粘住,为此先后换了三双筷子。

后来我问当时的店经理、面点制作大师周金华为何不将这三双筷子收集起来留作档案?他诺诺不知所措。于是我就跟他讲了一个故事:1972年2月中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后,周恩来在锦江小礼堂招待尼克松总统,餐毕双方起身离席时,多伦多环球邮报驻华记者约翰·伯纳斯飞快地跑到餐桌前,将尼克松的筷子塞进自己口袋留作纪念。

这时,旁边有位中层干部插进来说:那么我们再从筷子里随便拿三双不就行啦?我断然否定:不行,不能伪造历史。

接下来我又讲了一个故事: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总投降仪式在日本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进行,盟军签字代表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准备了5支派克金笔用作签字,然后分别送给两位美国将军和美国111档案馆及西点军校,最后一支赠给爱妻琼妮。

中西文化的差别,在这档事上或许也可看出点名堂吧。

猜你喜欢

西哈努克绿波城隍庙
平遥城隍庙,中秋之月
西哈努克成功抗癌得高寿
逛镇江城隍庙街
浮萍
城隍庙里红红的年味
合肥 城隍庙二楼小吃街歇业
绿波廊外卖窗口推出自制风味月饼
基于综合绿波带最宽的交叉口信号协调控制优化方法
西哈努克:见证中柬跨世纪友谊
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