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忘不了你的温柔

2012-05-30朱伟一

新民周刊 2012年41期
关键词:贝尔斯州政府纽约州

朱伟一

大国有大国的好处,大国也有大国的难处。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便是大国不变的难题。在美国,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为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的矛盾。在资本市场监管方面,联邦监管机构与州政府明争暗斗,矛盾不断,直接影响到监管大计。比如,在渣打银行洗钱问题上,财政部与纽约州金融服务局就弄得很不愉快。财政部认为州监管机构是好大喜功加多管闲事,而州监管机构则指责联邦监管机构按兵不动,过于礼让华尔街。

政府机构互斗,就无法官官相护。为化解这一矛盾,2012年1月美国政府设立了别动队,全称是“以住房抵押为担保的证券的工作组”(下称“工作组”)。参加工作组的联邦机构有城市住房部、证交会、联邦住房融资局、联邦调查局和司法部。各州检察长也是工作组成员,纽约州检察长是工作组联席主席,与司法部的高官们平起平坐。

2012年,工作组出手,由纽约州检察长起诉摩根大通旗下的贝爾斯登。根据纽约州的起诉书,2005年至2008年期间,贝尔斯登欺骗投资者长达4年之久。2007年全年至2008年第一季度,贝尔斯登向投资者出售资产证券化产品,其中伪劣产品甚多。最阴毒的是,贝尔斯登明知房地产抵押贷款(贝尔斯登以此烹调出证券产品)有诈,但贝尔斯登并不将房地产抵押贷款退回给出售这些贷款的银行,而是与银行私下和解,并将赔款据为己有,而投资者仍然被蒙在鼓里。案发4年之后,美国政府终于开始秋后算账。

由州政府秋后算账,其中玄机不小。就资本市场而言,与州政府相比,联邦政府有联邦政府的优势。比如,美国司法部的检察官大多训练有素,其中不乏高手,本领高强,相当于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但州检察长出面,也有优势。纽约州起诉贝尔斯登,所依据的是州法《马丁法》—— 一个克敌制胜的法宝。证明欺诈很困难,因为只有证明主观故意,欺诈罪名才能成立。也就是说,不仅要证明被告做了坏事,而且要证明被告是故意做坏事。而坏人总是说自己做了违心的事,说了违心的话。好人奈何?但根据《马丁法》起诉,无需证明欺诈中的主观故意。

州检察官起诉大银行还有一个优势:可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比证交会行动起来要方便得多。按照惯例,证交会正式起诉之前,要悄悄地通知被起诉的金融机构,让金融机构有一个私下辩解的机会,让其有一个和解的机会——简单说就是私了。纽约州检察长起诉贝尔斯登事先就没有打招呼。对此,贝尔斯登的母公司摩根大通就很是不满。摩根大通的高管们恼羞成怒,指使公司发言人大肆攻击纽约州的起诉。公司发言人愤怒表示,纽约州起诉之前没有给摩根大通一个辩解机会,而且纽约州只不过是“循环使用个人诉讼中原告已经提出过的主张”——这句话比较恶毒:垃圾才循环使用呢。

其实,美国政府对金融寡头们已经是网开一面:贝尔斯登2008年案发,工作组到2012年才提起诉讼,有些投资者恐怕已经不在人间——资本市场的受害者经常是老年人。“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这句话在美国也得到了验证。工作组只不过是追究贝尔斯登的民事责任,没有必要姗姗来迟。刑事诉讼从快、从严、从重,容易造成冤、假错案,但民事诉讼从快、从严、从重似无不妥,有时还是十分必要的。

即便是纽约州的那些“打虎英雄们”也只是起诉银行,很少追究银行家们个人的责任。千百年来,中国的经典问题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而美国资本市场的经典问题是只查银行,不问个人。当然,在任何国家,政府与权贵之间不是专政与被专政的关系,更不是监管与被监管之间的关系。华尔街的银行家们是美国的权贵,政府对他们自然是网开一面,执法时也不失温柔。

猜你喜欢

贝尔斯州政府纽约州
Review of Advances in Engine Efficiency and After-Treatment Technologies
暮年左宗棠
智珠二则
纽约州“审判陪审员手册”
美国 纽约 1200公里最长小道,不准开车
纽约州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计划
荷兰74岁前首相仰面摔在红毯上
美媒狂揭“屠村”士兵老底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