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药物治疗室性心律失常102例疗效观察

2012-05-29汪亚君郭齐

当代医学 2012年23期
关键词:动作电位心律心血管病

汪亚君 郭齐

胺碘酮作为广谱的抗心律失常药,临床应用已40余年,过去一段时间因对其不良反应的过度担心,临床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其强大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所证实[1]。笔者应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满意,并和慢心律抗室性心律失常比较,胺碘酮在疗效上优于慢心律,毒副作用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2009年12月在安徽省交通职工医院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02例,所有病例均经常规十二导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Holter)确诊为室性心律失常,且经实验室检查排除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所致。

10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2例(男24例,女28例),年龄38~78岁,平均(50.21±4.77)岁;对照组50例(男25例,女25例),年龄40~75岁,平均(50.53±4.28)岁。两组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或伴发病:冠心病:治疗组27例,对照组26例(27/24例,下同),其中合并高血压(19/16例)、糖尿病(11/11例);肺源性心脏病(5/6例),扩张性心肌病(3/2例),风湿性心脏病(2/3例),病毒性心肌炎(3/2例),二尖瓣脱垂(1/0);不明原因(11/13例);两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按Lown,s分级均在II~IV级,其中II 级(30/31例)、III级(15/13例)、IV级(7/6例);按NYHA心功能分级,两组患者心功能II级以上(34/34例),其中II级(20/21例)、III级(10/11例)、IV级(4/2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室性心律失常分级及心功能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在基础疾病的治疗上,停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治疗组予胺碘酮口服。用法:先予负荷量200mg,3次/d,1周后后减量为200mg,每日2次再用1周,达负荷量7g,继之200mg/d治疗,疗程共16周;对照组予慢心律口服,用法:100mg,1次/8h,治疗1个月后减半量维持(150mg/d),疗程共16周。

1.2.2 观察指标 治疗前所有患者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常规检查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甲状腺功能,胸片,常规十二导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患者住院期间,每天2次查房,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门诊患者被要求自己记录不良反应,有严重不适症状时来院复诊;两组均要求7d左右检查普通十二导心电图1次,测量P-R间期、Q-T间期、计算QT离散度(QTd);4周复查1次血钾。疗程结束后,复查上述实验室检查项目,比较治疗前后心电图的P-R间期、QRS波群时间、Q-T间期、QTd等,并重新评价患者的心功能级别。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心率、Q-T间期及不良反应,心率<50次/min、II度及II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Q-T间期>0.55s,患者有不能耐受的症状和体征为停药指征。

1.2.3 疗效判断标准 参考文献标准[2],显效:自觉症状消失,动态心电图每小时室性早搏消失或减少>90%;有效:自觉症状明显改善,动态心电图每小时早搏减少50%以上;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动态心电图每小时减少小于50%。

表1 102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2 结果

2.1 疗效 两组患者均按要求完成1个疗程的治疗,两组治疗结果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抗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用药后胃肠道不适(4/6例)、头晕、乏力(1/3例),症状轻微均可耐受;检查甲状腺功能轻微异常(1/0例)、肝功能异常(2/2例);I度房室传导阻滞(1/5)。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肾功能及电解质均无明显变化,心电图检查均未见心律失常恶化、心肌缺血方面的变化。

胺碘酮组治疗前后心电图比较:P-R间期及QRS波群时间均在正常范围;Q-T间期,治疗前平均0.378s,治疗后平均0.384s;QTd治疗前平均0.069s,治疗后平均0.071s。

3 讨论

胺碘酮是含碘苯呋哺衍生物,是一个多靶点作用的药物,它有扩张血管、广谱抗心律失常、减慢心率、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其电生理特性和药理作用随着给药方法的不同,其作用机制不一。静脉用药主要表现为钠、钙通道阻滞作用;口服胺碘酮最重要的电生理作用是抑制钾外向电流,影响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2、3相,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复极时间及不应期,引起Q-T间期延长,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亦有I、II、IV类抗心律失常药作用,它对钠通道也有弱的阻滞作用,引起细胞除极缓慢及减慢激动传导,直接抑制窦房结及房室结的4相自动除极;此外,胺碘酮尚有非竞争性的阻滞α及β受体作用、阻滞慢反应细胞的钙内流;它能改善缺血心肌细胞内能量代谢、减少缺血心肌的磷脂破坏,清除氧自由基,对抗脂质的过氧化,从而保护细胞膜、细胞器结构和功能完整,表现很好的抗心肌缺血作用[3]。因此,Nicklas等[4]主张胺碘酮可以安全地应用于严重心功能不全(NYHA心功能的Ⅲ~Ⅳ级)的室性心律失常。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建议:器质性心脏病、左心功能不全、左室肥大、室内传导阻滞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选用胺碘酮治疗[5]。本研究治疗组52例患者中34例心功能II级以上,治疗结果心功能改善率64.7%,无1例心功能恶化,与文献报道相同[6]。

胺碘酮明显减慢心率,阻断钾离子外流延长复极,T波延长导致QT间期延长,临床医师担心引起QTd的延长,从而导致尖端扭转性室速等心律失常的恶化。邵氏等[7]认为,胺碘酮有抗缺血作用、改变心肌灌注、使心肌不同区间的细胞活动趋于均匀,同时使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心内更为均匀分布,很少引起尖端扭转性室速;陈氏等[8]认为胺碘酮主要延长心外膜心肌及心内膜心肌动作电位时程,对中层心肌(M细胞)动作电位时程影响最小,胺碘酮所致的QT间期延长,是心外膜心肌、心内膜心肌、M细胞动作电位时程同步延长的结果,而QTd并不增加,所以胺碘酮致恶性心律失常少见。

本研究中,52例患者服用胺碘酮达4月之久,仅Q-T间期、QTd较用药前轻度延长,未见心律失常的恶化,1例在胺碘酮负荷量时有I度房室传导阻滞,维持量阶段恢复正常。但胺碘酮治疗组中1例患者在胺碘酮负荷量剂量时有甲状腺功能的异常,表现为T3、T4的轻度升高,TSH正常,临床仅有食量增多、多汗等症状,在胺碘酮维持量2周后复查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

慢心律属Ib类抗心律失常药,其电生理特性是抑制动作电位的0相除极,轻度阻滞钠通道,促进钾外流,减慢动作电位的除级速度,有膜稳定作用,作用于心室肌与蒲肯野氏纤维,缩短动作电位时间,亦是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的常用药物,慢心律对心脏起搏及传导无明显影响,很少或无促心律失常的作用[9-10],此外慢心律尚有抑制心室的应激性,提高室颤阈的功效。本组研究中,慢心律组抗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达74%,疗效满意,但慢心律组有5例I度房室传导阻滞,经对症处理和严密监测下无恶化,另有胃肠道不适、头晕乏力、肝功能轻微异常等非特异症状。

[1]Siddoway LA.Amiodarone:guidelines for use and monitoring[J].Am Fam Physician,2003,68(11):2189-2196.

[2]陈炜,王永志,邢红云,等.不同剂量胺碘酮治疗难治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1999,3(3):217-218.

[3]黄进宇.胺碘酮与心肌缺血的相关研究[J].国外医学心血管病分册,1999,26(5):283.

[4]Nicklas JM,Mckenna WJ,Stewart RA,et a1.Prospective,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low-dose amiodarone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rt failure and asymptomatic frequent vent- ricular ectopy[J].Am Heart J,1991,122(4 Pt 1):1016-1021.

[5]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等.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2):1065-1071.

[6]蔡飞,李刚,吴立群,等.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180例临床报告[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19(1):74-77.

[7]邵剑明,徐敏敏,陶谦民.胺碘酮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中应用探讨[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6):460.

[8]陈二南,侯建民,刘培晶,等.胺碘酮、美西律、普罗帕酮对QT离散度影响的临床观察[J].镇江医学院学报,1999,9(2):197.

[9]胡仕春.胺碘酮治疗心肺复苏过程中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2(2):188.

[10]李小鹰.最新心血管病用药[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375.

猜你喜欢

动作电位心律心血管病
双相电位不对称性原因探析
——从一道浙江选考生物学试题谈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房性自主心律连续夺获窦性心律的散点图特征分析
诱导多能干细胞移植后对急性心肌梗死小鼠心肌局部单相动作电位的影响
心电散点图技术在诊断室性并行心律中的应用价值
Hg2+、Pb2+对牛蛙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阈值及传导速度的影响
肉豆蔻挥发油对缺血豚鼠心室肌动作电位及L型钙离子通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