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9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所致抑郁的护理研究

2012-05-29李娟

当代医学 2012年23期
关键词:神经功能综合征康复

李娟

由于脑卒中本身是一种患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很高的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当患者出现肩手综合征时,加重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常常表现严重的心境障碍或情感性障碍。本研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39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所致抑郁患者配合心理护理、康复护理以及中医护理等措施,改善了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了患者功能,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河南省鹤壁市中医院脑病科77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所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所有患者经临床症状、体征、CT或MRI检查确诊,符合尤黎明著[1]《内科护理学》中关于脑卒中的诊断标准,排除意识障碍、失语、脑血管性痴呆。对照组38例,其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在32~69岁之间,平均(42.4±3.7)岁;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2]评分为轻度抑郁20例,重度抑郁18例;神经功能评分(NFA)[3]在26~32分之间,平均(27.3±3.5)分。治疗组39例,其中男22例,女17例;年龄在31~70岁之间,平均(42.5±3.7)岁;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为轻度抑郁21例,重度抑郁18例;神经功能评分在26~32分之间,平均(27.4±3.5)分。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抑郁程度以及神经功能评分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措施

1.2.1 常规护理 按照脑卒中患者护理常规实施护理措施:嘱咐患者卧床休息,减少搬动次数,保持床铺平整、柔软、干燥;密切观察并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观察瞳孔、意识的变化及对声音、疼痛刺激的反应情况等;注意保暖,鼓励主动咳痰,每2h翻身拍背1次,预防肺部感染和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脂、易消化的流食,避免进食含钠较多的食物;指导患者进行恢复期的肢体锻炼,尤其是肩手综合征的康复。

1.2.2 心理护理 术后,立即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尤其是心理评估,然后根据患者的家庭、生理、心理、工作环境和社会问题等进行系统分析,针对每位患者建立心理护理档案,详细记录并分析心理状态、心理变化、心理调整、心理适应等各种活动,然后拟定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案。根据心理护理方案,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沟通,主动介绍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发生、发展、治疗以及注意事项等,对患者提出的治疗时间、预期治疗效果以及费用等问题做出客观的解答,鼓励患者配合治疗,以期树立配合治疗和护理的信心;嘱咐患者的家属、同事、朋友以及同病房的患友,给患者更多的精神支持和社会支持,提高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保证生活质量,为治疗疾病树立信心,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对心理疏导效果不明显的患者,适当配合药物或中医特色治疗。

1.2.3 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的主要目的是指导患者开展康复训练,降低术后残疾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患者肢体活动受限或完全不能动,指导患者使用健手或护士协助患手及患侧上肢开展锻炼,日常功能训练包括肩关节松动运动、上肢抬高运动、腕关节背屈、掌屈、内外旋运动及拇指外展、内收及掌指关节和小指关节全范围运动及对指训练,手法宜轻柔,根据病情需要,适当给予强刺激。指导患者如何穿衣、如厕、自我训练、吃饭以及与人交流等日常活动,使患者尽早融入到社会中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3 疗效评定标准 抑郁程度根据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评定[2]:HAMD评分<7分为无抑郁;7分≤HAMD评分<14分为疑似抑郁;14分≤HAMD评分<24分为轻度抑郁;24分≤HAMD评分为重度抑郁。功能康复指标按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NF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测定采用Berthel(BL)指数法,运动功能测定(FMA)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l5.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不同的护理方案治疗后,两组患者抑郁程度和功能康复指标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抑郁程度和功能康复指标对比

3 讨论

肩手综合征所致抑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神经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学因素有关[4],严重影响患者对康复治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致失去神经功能康复治疗和康复训练的最佳时期,延缓了康复时间,甚至丧失神经功能康复时机。本研究显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措施,明显改善了患者的抑郁状态,HAMD、NFA、ADL以及FMA等各项测评指标均明显好转。

综上所述,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改善了患者的抑郁状态,帮助患者以最佳心理和生理状态接受康复治疗和康复训练,在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07-608.

[2]许明智,李文波,贾福军.汉密顿抑郁量表的因素结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3):277-278.

[3]中华神经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学杂志,1996,29(6):382.

[4]王海燕,李宝成,侯书敏.急性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相关因素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8):252.

猜你喜欢

神经功能综合征康复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Chandler综合征1例
考前综合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