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阑尾炎术后预防感染的有效护理模式探讨

2012-05-29陈小琼

当代医学 2012年23期
关键词:阑尾炎腹腔切口

陈小琼

施行阑尾切除术是对阑尾炎患者常用的根治术,术后切口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为了减少患者痛苦,提高疗效,自2010年2月~2012年1月,笔者选择94例阑尾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观察组施行针对性的预防感染护理,取得满意成绩,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自2010年2月~2012年1月,从肇庆市鼎湖区人民医院外科中选择94例(男53例,女41例)阑尾炎手术患者,年龄15~74岁,平均38.2岁。化脓性阑尾炎21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43例,慢性阑尾炎29例,坏疽性阑尾炎1例;恶心呕吐4例,并发高血压12例,并发妊娠3例,并发甲亢2例,并发糖尿病4例,并发冠心病3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症状 腹中脐部疼痛,一般为隐性钝痛,并有明显的转移性疼痛,向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1/3处麦氏点处转移,右下腹肌紧张,明显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腹腔发现炎性渗液[1]。

1.3 观察要点 术后24h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每3h测体温、呼吸、血压、脉搏、心率一次,观察是否有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等休克症状,是否有腹痛、恶心、呕吐等腹部体征等异常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主治医生,以便对症处理。

1.4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分开护理,对照组普通病房普通护理,观察组按如下要求护理。

1.4.1 病室要求 要求病室舒适清洁通风良好,每天用消毒液喷洒室内地面和物品两次,减少探视人员,以免外来菌类的感染,并且安静环境有助于患者休息,提高痊愈率。

1.4.2 饮食护理 术前12h禁食,6h禁水,营养液静脉滴液给予营养补充;术后6h禁食禁水,排气后进流食,以营养丰富的米汤果汁为主,之后进半流食、软食,要求富含蛋白的食物为主;每餐间隔1~2h,遵循少食多餐原则;口渴时以白菜汤、萝卜汤、米汤等清淡液体为主,忌刺激性食物和产气多的食物。一般3~4天后进普食。

1.4.3 心理护理 对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讲清楚手术的意义,增强患者的信任感与安全感,并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并且能够足够认识配合对恢复中感染预防的重要性,提高痊愈率。

1.4.4 术前护理准备 做腹部与会阴部备皮准备,剃去毛发,清洁皮肤,更换清洁舒适衣物,以减少术后切口感染。做青霉素和普鲁卡因麻醉剂的试敏并记录,用头孢唑啉钠1.0g,滴注抗感染,如有感染性休克患者,吸氧以抗休克。禁止灌肠,如胃内容物不符合手术要求,用鼻胃管吸出,以防术中窒息或造成吸入性肺炎。嘱患者尽量卧床休息[2]。

1.4.5 术后切口护理 如果术后3~5d体温持续增高或反复升高,切口部位疼痛,切口皮肤红肿明显并有触痛,提示有切口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护理人员应剪开缝线,扩开切口,用消毒纱布蘸取生理盐水,对腔隙内渗出物和积液积血进行吸出处理,然后用聚维酮碘清洗切口和腹腔,直至清除所有被污染的组织,之后给予抗生素,对症消炎,对切口重新清洗消毒、缝合,保证无菌操作,定时换药,保持清洁。

1.4.6 腹腔引流管护理 如果积存脓血较多,在腹膜和腹内斜肌间放置引流管。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色量和性状改变。所有操作必须在无菌条件下执行,不使用电刀进行切口感染预防,并谨防术后的咳嗽,便秘,腹胀,鼓励早活动,避免肠部与切口粘连[3]。

1.4.7 术后便秘护理 如果患者术后3d内不排便,或便不出,口服轻泻剂调节,不能用强泻药或肥皂水灌肠,以免撕裂切口造成感染。

1.4.8 术后体位护理 腰椎麻醉患者术后去枕平卧位6~12h,防脑脊液外流引起头痛;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低枕平卧位;合并腹膜炎者平卧8h后半坐卧;坏疽性阑尾炎和穿孔性阑尾炎患者,血压平稳后改为半卧位或低姿半卧位,利于引流,防止炎性液渗入腹腔;如置有引流管,应经常转动,以防肠管因被压迫过久引起坏死,术后48~72h拔管。术后1d后可下床轻微活动,预防肠部粘连,促进切口愈合。术后联合使用头孢拉啶,庆大霉素和甲硝唑,2次/d,滴注7d,进行广谱杀菌[4]。

1.4.9 并发症护理 (1)如果观察过程中特别是8h内患者出现面色苍白,腹胀腹痛,心率加速,冷汗淋淋、血压下降,休克等,则提示阑尾系膜部位的结扎线脱落,有内出血征象,是最严重、最危险的并发症,必须紧急处理,应立即平卧位,吸氧,静脉输液、止血并做输血准备;(2)如果患者出现持续不降的高烧,腹胀腹痛,里急后重,并有中毒症状,提示有腹腔脓肿,术后5~7d多见,应采取半卧体位实施引流,把分泌物和脓液、脓血引入盆腔,加用抗生素治疗,减轻中毒反应[5]。

2 结果

经过治疗,虽然两组最后结果都是痊愈,但从并发症例数、住院时间等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拆线天数、住院天数等项目比较

3 讨论

阑尾炎是外科手术中比较常见的病症,但由于操作简单,医护人员往往忽略了护理的重要性,致使许多患者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造成穿孔,脓液泄露在腹腔,造成感染。

3.1 护理人员要勤思考勤动手,抛弃麻痹思想,协助医生做好手术准备,尽量缩短操作时间,是手术后减少感染的关键。术后密切观察,做好切口状态记录,及时将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状准确记录下来,准确记录患者的体温变化,排气情况,腹胀腹痛及其他伴随状况发生的时间,为医生及时准确的诊断和处理赢得时间。

3.2 勤动口、勤巡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患者不利于恢复容易引发感染和并发症的不良习惯,教会患者正确的功能锻炼方式,促进恢复。

综上所述,观察组出现并发症和切口感染的例数少于对照组,体温恢复时间、拆线天数、住院天数都短于对照组,说明在阑尾炎手术后,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感染,减少并发症发生。

[1]姜桂清,曹桂芳.谈阑尾炎手术的临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3):163-164.

[2]杨世斌,肖隆斌,吴文辉.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多因素探讨[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0,10(4):308-309,311.

[3]刘明明.阑尾炎切口感染的预防[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5):147.

[4]徐彦明,杜吉明.阑尾炎手术患者切口感染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09,6(36):26-27.

[5]华振敏.化脓性阑尾炎128例术后伤口感染的预防与处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7,2(6):82-83.

猜你喜欢

阑尾炎腹腔切口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Meckle憩室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5例外科治疗
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褪黑素通过抑制p38通路减少腹腔巨噬细胞NO和ROS的产生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9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