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2012-05-29张春燕

当代医学 2012年23期
关键词:股骨麻醉发生率

张春燕

21世纪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许多老年人的问题都已成为社会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手术麻醉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也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相关研究数据显示,老年创伤性患者手术中早期的POCD发生率高达25.8%。虽然造成患者出现POCD的因素较多,但是麻醉带来的影响较大,因此临床上将麻醉方式对老年创伤性患者认知能力影响的研究,作为临床研究的重点课题。以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50例60岁以上股骨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手术方式及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过程及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周口市中心医院外科60岁以上行股骨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基本临床资料如下:⑴观察1组:患者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62~73岁,平均68.6岁,股骨粗隆骨折拟行人工股骨头置换8例,股骨颈骨折6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7例,合并糖尿病6例,高血压7例;⑵观察2组:患者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63~75岁,平均69.2岁,股骨粗隆骨折拟行人工股骨头置换7例,股骨颈骨折8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10例,合并糖尿病7例,高血压8例。所有患者文化程度均在小学以上,两组患者均无安定类药物服用史,且不伴有精神疾病,研究前对有精神障碍的患者进行排除,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MMES术和认知功能测试,且所有患者在手术前进行认知功能测试不超过17分。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方式、并发症及术前MMES术和认知功能测试评分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53>0.05无显著差异性,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进入手术室前,对所有研究对象给予0.5mg的阿托品和0.1g的苯巴比妥钠肌注给药。进入手术室后立即建立静脉通道,进行ECG、SpO2、BP、HR监测。之后按照分组分别进行麻醉处理。

1.2.1 观察1组麻醉操作 患者采用全身麻醉。(1)手术前:予以1.5mg/kg的丙泊酚,3μg/kg的芬太尼和0.2mg/kg的阿曲库铵,使用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2)手术中:使用2mg/kg的丙泊酚及2%异氟醚通过静脉微量泵持续输注联合气管导管吸入进行复合麻醉;(3)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使用0.001%芬太尼,负荷量为5~7ml,按2ml/h持续给药,每次给药0.5ml,将时间锁定为15min,镇痛连用48h。

1.2.2 观察2组麻醉操作 患者使用单侧腰-硬联合麻醉,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体位,按0.75%罗哌卡因2ml+蒸馏水1ml配成3ml轻比重液;按照0.75%罗哌卡因2ml+10%GS 1ml配成3ml重比重液;15s内将药物注入蛛网膜下腔,注药后保持体位15min。以患侧T10作为麻醉阻滞感觉平面,确保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效果。术后将200mg的罗哌卡因及10mg的毕吗啡加入到100ml的生理盐水中进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初始剂量为2ml,2ml/h持续给药,每次给药0.5ml,将时间锁定为15min,镇痛连用48h。

上述患者手术过程中均维持稳定的生命体征,血压波动在基础值的20%以内。分别收集患者术前1天及术后第1天的POCD评分。使用MMSE量表通过被时间地点定向力、言语表达、计算、阅读听力理解、记忆、读写绘画等内容对患者的认知能力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并采用SPSS15.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MMSE值进行比较 观察1组售后的患者术后MMSE值明显低于术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MMSE值无显著变化。术后两组患者的MMSE值比较,观察2组明显优于观察1组。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手术前后MMSE评分比较表(分,±s)

表1 两组研究对象手术前后MMSE评分比较表(分,±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1组 28 27.4±3.5 24.3±4.3观察2组 22 27.2±2.6 26.5±2.4

2.2 两组患者术后POCD发生率比较 术后1天对两组患者的术后POCD发生率进行比较,观察1组患者出现POCD 12例,发生率为42.9%;观察2组患者发生POCD仅3例,发生率为13.6%,观察1组明显高于观察2组,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

3 讨论

手术麻醉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有很大影响,相关研究数据显示,老年创伤性患者手术中早期的POCD发生率高达25.8%。虽然造成患者出现POCD的因素较多,但是麻醉带来的影响占主要地位。因老年患者的大脑机能随着年龄呈减退趋势,如脑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脑沟变宽、特殊区域功能性神经元等一系列变化,使得临床使用麻醉药物对其的影响相对较大。因此采用何种麻醉方式能够减少对患者影响,降低临床POCD发生率,也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

目前临床常用单侧腰-硬联合麻醉代替传统的全身麻醉方式,经临床研究证实,该法不仅确保了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效果,而且明显减轻了麻醉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提高了术后患者的MMSE值,降低了POCD发生率,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尤其是在老年创伤患者的使用中具有巨大的优势[1-4]。

综上所述,证实在老年创伤患者的手术中使用腰-硬联合麻醉较全身麻醉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小,POCD发生率低等优势,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1]余斌,何康梅,张晓庆.麻醉方式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2):110-112.

[2]刘秋华.麻醉方式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健康必读(下半月),2010,8:133,130.

[3]陆利君.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1,9(04):260-262.

[4]巩海燕,沈烈峰.腰-硬联合麻醉于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探析[J].当代医学,2012,18(4):101-102.

猜你喜欢

股骨麻醉发生率
具有Logistic增长和Beddington-DeAngelis发生率的随机SIRS传染病模型定性分析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足月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研究及早期干预
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