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病理类型脑膜瘤的MRI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探究

2012-05-29王瑞琼邓建国

当代医学 2012年23期
关键词:灰质脑膜瘤神经外科

王瑞琼 邓建国

脑膜瘤为比较常见的一种颅内肿瘤,脑膜瘤的种类占颅内肿瘤的16%~20%,仅次于胶质瘤[1]。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核磁共振技术(MRI)被广泛地用于对颅内脑膜瘤的诊断之中[2],MRI能够对其准确定位。本研究对2008年2月~2011年2月入住我院的经过病理以及手术证实的120例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MRI特点进行分析与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于2008年2月~2011年2月入住我院及进修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的经过病理以及手术证实的120例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7例,女53例;年龄最小11岁,年龄最大83岁,平均年龄(55.2±6.2)岁。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肿瘤的部位。根据部位不同,可有急性脑缺血或癫痫、精神或心理异常,以及突眼、慢性颅内压增高等不同表现。病理分型:上皮型为36例,纤维母细胞型为27例,血管母细胞型19例,血管瘤型为24例,沙粒体型14例。

1.2 方法 本组MRI扫描采用的扫描系统为GE公司1.5T核磁共振成像的系统和XGY公司所生产的0.35T核磁共振成像的系统,成像矩阵为256×256,常规行横断面T1与T2加权以及矢状面或者冠状面T1加权进行扫描。层厚度在(6±1)mm,T1的加权像采用TR450ms,TE20ms;T2加权采用TR约为4300ms,TE100ms。全部行Gd-DTPA增强T1加权对患处进行扫描。

1.3 肿瘤组织的MRI信号的判断标准 对于肿瘤组织的MRI信号的判断标准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3]:(1)明显的低信号:信号的强度要明显地低于脑灰质(T1加权信号同脑脊液,T2加权信号同骨皮质);(2)略低信号:信号强度略低于灰质但是极易区分者;(3)等信号:基本上和灰质信号相等而且和灰质较难区分;(4)略高信号:比灰质信号略高,但是却容易将其与灰质信号加以区分;(5)明显高信号:信号要明显地高于灰质信号;(6)混杂信号:上述3种信号混杂在一起的情形,也就是说高、低、等3者信号混杂于一起。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20例患者中T1加权像下:明显低信号2例,占1.7%;略低信号21例,占17.5%;等信号80例,占66.7%;略高信号4例,占3.3%;混杂信号13例,占10.8%。T2加权像下:明显低信号24例,占20.0%;略低信号4例,占3.3%;等信号62例,占51.7%;略高信号25例,占20.8%;混杂信号5例,占4.2%。

大多数脑膜皮细胞型为稍高于或是等于T1与高T2信号(F=4.78,P<0.05),而且所有信号均匀分布;除了如上所述的脑皮细胞型这样的单一型外,还有混合型,一般出现了多种信号组合,与脑皮细胞型所不同的是,混合型内部分布不均匀;砂粒体型多为等T1等T2信号(F=5.16,P<0.05);纤维型T1与T2大多数为等于或是稍低信号(F=6.06,P<0.05),且信号分布较为均匀。详见表1、2。

3 讨论

对于脑膜瘤,术前判断肿瘤病理类型、术中选择肿瘤切除方式有重要意义[4-5]:(1)合体细胞脑膜瘤多发生于鞍区,位置较深,且较为险要,由于其质地稀软的特点,切除此型脑膜瘤可采用超声吸引,做囊内减压,乳化吸除大部分中心部位肿瘤,以增加手术空间,再分离肿瘤与周围重要结构的边界。(2)混合型脑膜瘤大体质地不均匀,部分较为稀软,部分较为坚韧。切除时必须注意稀软部位的肿瘤残余,同时必须处理稀软部位的基底,因其基底硬膜容易被肿瘤细胞侵袭。

对于不同病理类型的脑膜瘤而言,其在MRI上所表现的信号特征也有一定的区别,主要在信号分布的均匀性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在T1加权像下,多表现为等信号和略低信号;在T2加权像下,多表现为明显低信号、等信号、略高信号。在病理分型下,上皮细胞型为稍高于或是等于T1与高T2信号,砂粒体型多为等T1等T2信号,纤维型T1与T2大多数为等于或是稍低信号,混合型一般出现了多种信号组合。综上所述,可见通过对MRI特点的分析与研究,能够准确地判断肿瘤的类型,这为诊断不同病理类型的肿瘤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表1 病理类型的脑膜瘤T1加权像表现(n,%)

表2 病理类型的脑膜瘤T2加权像表现(n,%)

[1]卢金花,舒锦尔,盛三兰,等.脑膜瘤MR信号特征在诊治中的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6(7):669-672.

[2]王刚,雷鸣,于韬,等.良性脑膜瘤的MRI征象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28):46-47.

[3]张泽立,刘玉光,王宏伟,等.脑膜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9,25(9):806-808.

[4]陶英群,卢亦成.自如林,等.脑膜瘤生物学特性与MRI信号特征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8,7(5):39l-394.

[5]刘忆,漆松涛“.脑膜尾征”与脑膜瘤部位及其病理类型的关系[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l0,15(6):32l-323.

猜你喜欢

灰质脑膜瘤神经外科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CO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和大脑灰质密度异常的磁共振研究
2型糖尿病对阿尔茨海默病脑灰质的影响:DKI初步研究
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评价
DCE-MRI在高、低级别脑胶质瘤及脑膜瘤中的鉴别诊断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波:行走在神经外科前沿
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两种置胃管方法比较
基于体素的MR形态学分析对鼻咽癌放疗后脑灰质体积改变的研究
显微手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