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临床观察

2012-05-29欧阳兆忠余金活

当代医学 2012年23期
关键词:氧分压呼吸衰竭呼吸机

欧阳兆忠 余金活

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是由各种原因导致严重呼吸功能障碍引起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伴或不伴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增高而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它是一种功能障碍状态而不是一种疾病,可因肺部疾病引起也可能是各种疾病的并发症。损害呼吸功能的各种因素都会导致呼吸衰竭,临床上常见的病因有呼吸道病变、肺组织病变、肺血管疾病、胸廓病变和神经中枢及传导系统呼吸肌疾患。而机械通气对治疗呼吸衰竭有重要意义,现将急诊中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09年8月~2011年10月江门市人民医院急诊中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22例(男14例,女8例)呼吸衰竭患者,年龄15~76岁,平均(54.3±22.7)岁;其原发性疾病分别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12例,自发性脑出血4例,脑外伤3例,重症肺炎2例,自缢并机械性窒息1例。患者在入院时普遍有意识障碍、球结膜充血、水肿、扑翼样震颤、视神经乳头水肿等临床症状。

1.2 诊断标准 在海平大气压下,于静息条件下呼吸室内空气,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血量降低等情况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8kPa(60mmHg),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6.65kPa(50mmHg),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该标准。

1.3 治疗方法

1.3.1 建立人工气道 22例患者均首先选用经口气管插管的方式建立人工气道,针对部分患者如通气时间在14天以上或预计短期内不能撤机的患者实施气管切开术[1]。

1.3.2 通气模式的选择和参数调节[2-3]呼吸机(拉斐尔、德尔格、雷鸟、侨谊)选用的通气模式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控制-同步间歇指令通气(PC-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

呼吸机参数设置:潮气量(VT)6~8mL/kg;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8~20次/min,其中低氧血症呼吸衰竭20~25次/min,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8~15次/min;吸入氧浓度(FiO2)0.25~1.0,维持SaO2>90%;吸气流速(Inspiratory flow rate)40-100L/minnute;气道峰压(Paw)<35cmH2O;气道平台压(Pplat)<30cmH2O;触发灵敏度(Trigger sensitivity),其中压力触发:-0.5~-1.5cmH2O,流量触发:1~3L/min;PSV控制在25cmH2O以下,PSV常用为10~20cmH2O;呼气末正压(PEEP)控制在20cmH2O以下,常用PEEP为5~15cmH2O;吸气时间(Ti):0.8~1.2;吸呼比(I:E)为1:2;吸气压力(IP)<35cmH2O开始设置在20cmH2O。

1.3.3 实施镇静镇痛治疗 在患者的人工气道建立后,如果患者出现烦躁或试图拔管等突发情况,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镇静镇痛治疗,将患者的镇静状态控制在2~4分(Ramsay镇静评分标准)[4]。

1.3.4 适时撤离呼吸机 实施撤机应选择在患者肺部炎症控制,神志清楚,呼吸机支持参数在低水平,咳嗽反射强,内环境和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情况下[5]。

1.3.5 给予积极的营养支持 在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后,如果患者的肠道功能健全,则每日给予能全力1000~1500ml鼻饲;如果患者的肠道功能不健全,则通过静脉营养支持的方式每日给予卡文1440ml[6]。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观察的指标为患者的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和机械通气24h后均测量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在患者实施机械通气后,观察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观察指标PaO2和PaCO2均为计量资料,使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通气前后差异的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为a=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通气前后PaO2和PaCO2的比较 通气前后患者的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后患者的PaO2明显高于通气前,通气后患者的PaCO2明显低于通气前(见表1)。

表1 通气前后PaO2和PaCO2比较

2.2 治疗转归情况 在实施有创机械通气的22例呼吸衰竭患者中,有16例患者在短期内成功拔管,抢救成功率为72.73%(16/22);有1例患者在脱机拔管后48h发生呼吸衰竭反复,实施气管切开出现呼吸机依赖;有4例患者由于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有1例患者由于经济原因最后放弃治疗。

3 讨论

呼吸衰竭治疗的原则是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缺氧、纠正CO2潴留和代谢功能紊乱,防治多器官功能损害,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和诱发因素。机械通气是借助呼吸机建立气道口与肺泡间的压力差,给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呼吸支持,即利用机械装置来代替、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运动的一种通气方式。这种方式是在患者自然通气和(或)氧合功能出现障碍时,运用器械(主要是呼吸机)使患者恢复有效通气并改善氧合的方法,它借助通气机建立气道口与肺泡之间的压力差,形成肺泡通气的动力,并提供不同氧浓度,以增加通气量,改善换气,降低呼吸功能,改善或纠正缺氧、CO2潴留和酸碱失衡,防止多脏器功能损害。机械通气可以给呼吸衰竭患者予以呼吸支持,维持生命,为基础疾病治疗、呼吸功能改善和康复提供条件,是危重患者及重伤员重要的生命支持设备,其中有创机械通气和无创机械通气是两种主要方式。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有创机械通气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抢救成功率为72.73%。国内的相关研究显示,危重的Ⅱ型呼吸衰竭有创通气疗效优于无创通气[7],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尘肺病合并呼吸衰竭不能降低病死率,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8],对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衰竭、重度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9-11]。

综上所述,有创机械通气能有效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缺氧,在呼吸衰竭患者抢救中的疗效值得肯定。

[1]Michael Z,Rolando B.Tracheostomy in the critically ill patient:who,when,and how[J].Clin Pulm Med,2006,13:111-120.

[2]Peter J Papadakos,Burkhard Lachmann.Mechanical Ventilation: Clinical Applications and Pathophysiology[M].Elsevier Health Sciences,2007:30.

[3]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2006年)[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7,19:65-72.

[4]王春亭,王可富.现代重症抢救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2-39.

[5]颜怀安,张桂平.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撤离[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9):1345.

[6]陆高峰,孙春意,许丹,等.有创机械通气治疗13例呼吸衰竭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1):1768.

[7]闫霞,曹官铭,王导新.无创与有创机械通气对重度Ⅱ型呼吸衰竭的随机对照研究[J].重庆医学,2007,36(16):1638-1640.

[8]王洋,刘锡诚,冯克玉,等.有创机械通气治疗8例尘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1,24(4):265-267.

[9]王霞,姚福梅,彭威.有创机械通气抢救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24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2):2985-2986.

[10]汪涌,陈祁来,吴志勇,等.有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28例[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8):1158-1159.

[11]周建生.有创机械通气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24例[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73-74.

猜你喜欢

氧分压呼吸衰竭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静脉血中氧分压的调节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基于《TiO2基阻变存储器件性能》的教学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