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2例连续血液净化治疗严重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2012-05-29叶芬陈曦毕怀丽姜小飞廖少琴

当代医学 2012年23期
关键词:动脉血净化心脏

叶芬 陈曦 毕怀丽 姜小飞 廖少琴

连续血液净化即指所有缓慢、连续清除水和溶质的治疗方式,不仅能够缓慢、连续、渐进的清除患者体内水分,而且可以清楚患者体内一些不利的神经体液因子,极大改善患者的心脏负荷与心脏功能[1]。我院在2007年1月~2010年12月对收治的42例严重心力衰竭患者采取了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84例严重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所有患者均为心功能IV级,按其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患者。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15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为(60.4±9.9)岁;心衰病程为4~10年,平均病程为(6.5±2.4)年;病因:冠心病14例,扩张型心肌病1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8例,风心病5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3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龄46~77岁,平均年龄为(60.6±10.2)岁;心衰病程为4~10年,平均病程为(6.4±2.5)年;病因:冠心病13例,扩张型心肌病1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8例,风心病5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常规药物治疗包括:给予患者常规西地兰、速尿、硝普钠、螺内酯等药物治疗,在患者病情允许下可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倍他乐克等治疗。连续血液净化:患者均采用股静脉或颈内静脉穿刺,置入单针双腔导管后建立血管通路,我院采用美国产BM25床边血液净化仪对患者进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净化治疗。置换液速度为2.5~4L/h,血泵速度为180~250mL/h,净化超滤量平均为(2.5±1.2)L,治疗时间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抗凝剂采用低分子肝素,剂量根据患者凝血功能而定[2]。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心脏功能指标及临床疗效。动脉血气指标包括:pH、PaO2、PaCO2、SaO2;心脏功能指标: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临床疗效评定标准:(1)显效:患者治疗后其临床症状、体征及各项临床检查有明显改善且心功能进步在Ⅱ级以上,患者尿量增多,肾功能恢复正常,能够脱离透析;(2)有效:患者治疗后其临床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有所改善且心功能进步在I级以上,患者尿量有所增加但不明显,肾功能无改善,仍需透析维持;(3)无效:患者心功能无改善,因心衰加重或不能耐受血滤治疗而终止血滤,或者患者因心衰而死亡[3]。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1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心脏功能指标等结果见表1和表2。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H、PaO2、PaCO2、SaO2、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的PaO2、PaCO2、SaO2、心率、呼吸频率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比较

两组患者的临床总体疗效见表3,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中发现有4例血压降低的轻微现象,将其脱水量减少后可稳定回升其血压。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脏功能比较

表3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心力衰竭的病死率较高,预后极差,在欧洲被认为是比癌症预后更差的疾病,其发病率为0.5%~2%,至今仍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之一。严重心力衰竭的发生是由于患者心输出量减少,这就会造成其交感神经兴奋并激活患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使患者的血管加压素增加,肾血管收缩,其直接结果为患者肾脏灌注不足即出现肾功能受损,导致患者水钠潴留加重。因此,患者对一般的利尿剂治疗常常不敏感。而利尿剂治疗还容易导致患者心脏容量负荷增加,使其心力衰竭加重,且还会进一步损害患者肾功能,形成一个恶性循环[4]。目前,治疗心力衰竭的方法有ACEI、β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非洋地黄类强心剂和血液滤过等。其中,连续血液净化在严重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本研究中,观察组42例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了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PaO2、PaCO2、SaO2)和心脏功能指标(心率、呼吸频率)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体疗效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在连续血液净化过程中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这些结果均说明,尽管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对洋地黄、利尿剂等强心、利尿剂治疗不敏感,但是结合连续血液净化治疗,还是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1]冉宇,张强.严重心力衰竭150例治疗体会[J].山东医药,2006,46(7):73-74.

[2]王国干.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J].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7,4(4):1953-1957.

[3]高素芳.严重心力衰竭应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价值[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2):118-119.

[4]彭国顺,王岳屏,张士晓.培哚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8,14(2):114-116.

猜你喜欢

动脉血净化心脏
勘误声明
心脏
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
肌肤净化大扫除START
陶色净化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超声测定胎儿脐动脉血流诊断胎儿窘迫的临床研究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给未成年人净化出一片晴朗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