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教学法实践与探索——以水土保持工程学课程教学为例

2012-04-02方荣杰代俊峰徐勤学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年11期
关键词:工程学水土保持教学法

方荣杰,代俊峰,徐勤学

(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项目教学法是指将项目引入课堂中,师生通过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教学法起源于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在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1]。项目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具体项目的能力,注重在“做中学”,在我国应用还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在外语、土木工程、汽修、单片机等课程的教学中都有应用[1-4]。

水土保持工程学是一门实践动手能力比较强、主观分析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水土保持工程学的内容是水土保持规划、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等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将项目教学法引入水土保持工程学这门工学课程,对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 课程现状概述

水土保持工程学是应用工程学原理,防治山区、丘陵区、风沙区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科学[2]。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与山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相关的各种坡面工程、沟道工程、小型蓄水用水工程、山洪及泥石流防治排导工程、护岸与治滩工程等。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流域综合治理措施体系中工程措施的规划、设计、施工的理论与技能。

该学科当前存在的教学方法多为以教室内授课讲述理论知识为主,并包括课程设计和野外现场实习。学生大部分的知识来自于课堂,而课堂上教师多讲述的是教材上的理论知识。这种授课的效果往往取决于教师的课堂鼓动能力,如果教师只讲授书本知识,而实践经验缺乏,上课照本宣科则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课堂效果就会差。学生在熟悉掌握了教材理论知识后,却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实习形式多为参观,学生动手的机会较少。可见,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教育现状。

二 项目教学法

传统的教育观念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而学生处于被动和服从的地位,是教学的客体,忽略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的能力。现代教育观念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鼓励学生以主角的身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促进学生勤于思考,动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项目教学法是现代教育观念得以充分应用的一种教育方法,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项目的完成,使学生把所学的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独立思考与互相讨论相结合,让学生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提高学生完成项目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培养团队意识。

三 水土保持工程学项目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项目教学能最大限度的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以及创造性。对于水土保持工程学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切实发挥项目教学的优势,应注意到以下几点问题。

(一)师生定位

选取项目教学法,须对师生重新定位。改变原先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观念。教师和学生站在相对平等的位置,教师应该充当好“项目经理”的角色,认真准备项目材料,查阅相关材料,丰富自身的知识面,只有教师自身具有扎实的动手能力、丰富的项目完成经验,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结合课程实际完成项目。

在进行项目学习之前,教师应该对项目有一定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学工作而不至于脱离主题。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首先应认识到项目教学的必要性,对教师给出的项目进行学习和分析,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对照书本知识,边做边学,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最后对项目学习做出总结。

(二)选择合适的项目

项目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合适与否之别。对于水土保持工程学,能够选取的工程项目多。教师对项目的选择必须用心,因为合适的项目是成功进行项目教学的基础与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说,合适的项目意味着项目教学成功了一半,合适的项目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1.关联性

所选取的待分析项目必须与课堂上所讲授的理论知识联系紧密,相关度大。项目教学的过程,也是对理论知识学习与复习的过程。开展项目教学的初期,不可冒进求功,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适应能力步步开展,跳跃性不能过大。因此,选择的项目必须与课堂理论相结合,让学生有个思维顺导的过程,以理论客观分析案例,以项目加深理解理论。

2.代表性

所选取的待完成的项目要代表性、典型性比较高。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可以发现不同的问题以及不同的解决方法,课堂上的许多理论知识也可在项目中有所体现。合适的项目以贯穿整个课程教学,从微观到宏观,在不同的角度对不同的重点进行分析。这样也可以减少学生在分析过程中对过多的项目背景的了解与分析,避免应用过程中的思维混淆。

3.真实性

作为工程学的教学案例,必须符合真实性的原则。项目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生产和工作中,不是靠编撰得来的。可以是从可靠的资料中获取的,也可以是教师自己的工作经验加以整理得来的。同时,项目的准确性要求比较高,一些工程上的数据应该经得起演算与验证。

(三)水土保持工程学项目教学过程

在水土保持工程教学前期,可以给学生展示几个小流域综合治理或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中的水土保持工设计的项目,引导学生思考项目中水土保持措施的类型、设计依据、设计原则等。同时将相关的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作为自学材料发放给学生,让学生个人结合设计规范分析案例,了解项目中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是否符合规范。如在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梯田设计中,《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坡耕地治理技术》(GBT13453.1-2008)对不同区域梯田类型、梯田断面要素尺寸、防御暴雨标准、配套工程措施等都作了相应的要求;此外,《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对开发建设项目中常见的截排水沟、沉沙池、挡土墙、护坡工程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设计过程、设计尺寸、稳定性要求等都作了相应的设计要求。通过让学生结合项目规范分析项目,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设计规范,并通过项目学习为后期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设计提供参考。

在水土保持工程教学后期,可以分小组安排项目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某一小流域综合治理或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设计,设计提交的内容应包括设计文本和相应的标准图件。教师针对学生在具体设计过程中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和辅导,使学生能够真正学有所用,通过实践掌握常见的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让学生亲自动手设计,更有助于学生系统、全面掌握本门课程的精髓,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在项目实践过程中,要边教边做,边做边学,同时针对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和讲解。如在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方案中,主体工程设计中会有一些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所以首先要判别这些措施,分析这些措施可能的局限性,再补充设计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设计中,要注重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与水土保持林草措施、耕作措施、封禁措施的整体配合。在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图件的制作过程中,需按照《水利水土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的要求制作,提高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的能力。

四建议

在水土保持工程这一学科开展项目实践教学法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完成具体的项目,并进行总结和消化,学生才能够深刻的掌握理论知识,同时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做到得心应手。作为理工类院校专业的课程,只有加强综合性实践内容和学习方法,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1]陈 嵘.项目学习法在外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164-166.

[2]王有太.土木工程专业项目法教学应用[J].山东纺织经济,2007(6):97-98.

[3]冯 卓.项目教学法在汽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学研究,2010(6):53-54.

[4]彭传正.单片机项目法教学教学设计[J].科技信息,2007(31):345-346.

猜你喜欢

工程学水土保持教学法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上海市医学会临床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圆满举行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水土保持
《照明工程学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7年第36卷总目次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