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院校借助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2012-04-02吴维彬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年11期
关键词:信息网络院校政治

卢 英,吴维彬

(1.桂林理工大学 环境学院,广西桂林541004;2.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陕西 西安710000)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以网络为主体的新媒体已经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给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依托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新平台。院校必须紧跟时代要求,着眼当代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大力加强院校网络建设,充分发挥网络平台和数字化的作用,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实效性。

一 院校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

以网络为主体的新媒体具有共享性、即时性、开放性、交互性、创新性等特点,利用网络开展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地为大学生答疑解惑,及时帮助大学生们解决思想和生活当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从而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一是网络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空间。随着国际互联网和院校内部局域网的迅速普及,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上随时了解国内外信息。网络不仅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也缩短了人与人的心理距离。青年大学生的政治信仰、价值理念、道德伦理、文化传统、生活观念以空前的规模发生着碰撞和融合,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对象、新的课题[1]。院校可以利用信息网络开辟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超越时空的限制,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党和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成果和新成就,唱响时代的主旋律,更好的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因此,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也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

二是网络推进了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信息收集、整理、加工、存储、传输和应用都更加高效,同时也加快了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现代化的步伐。信息网络作为一种传播技术和交流工具,传输快捷,信息海量,交互性强,覆盖面广,形式多元,为创新院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手段。院校要主动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大范围、高效率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广泛开展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纲领、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和面向全社会的国防教育,宣传党和国家的法律和法规,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主旋律,倡导科学、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生活方式,激发大学生的奋斗精神等[2]。通过信息网络平台,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快捷准确地了解当代大学生在网上看什么、听什么、想什么、做什么,尤其是他们的思想动态和他们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理解和分析网络道德、法律、价值的演变及其原因,从而提高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工作的及时性和针对性。

三是网络增强了受教育对象的自主性。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当代大学生涉猎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果仍然完全沿用过去传统的教育方式,就会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和步伐。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可以在常规教育的同时,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QQ、微博客、MSN等即时交流工具为他们提供单独的咨询、指导和帮助,实施个性化教育和辅导。信息网络也将成为大学生成长进步的新场所,在丰富大学生知识、提高其能力素质方面扮演着日趋重要的角色。网络上储存着各种基础文化教程、先进文化思想的电子教材等学习资源,为大学生创造了一个提高基础文化素质和汲取新知识养分的学习园地,广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自由选择。

四是网络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信息网络既是一种新的认识形式和认识工具,又是一种新的知识资源和新生产力。网络上的海量信息来自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各个领域,充分展示了当前世界各个国家劳动人民的文化传统和创新成果和智慧结晶。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为青年大学生拓宽视野、更好地了解世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网络为大学生自觉学习新知识,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自身素质,提供了更大更广阔的空间。网络的发展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正面教育提供了有利手段,也使得沟通与信息交流更为全面、快捷,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大大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建立“网上思想档案”,召开“网上会议”,随时掌握和分析高校大学生思想情况,通过收集、整理、分析这些发表在网上的贴子和博客,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二 当前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快速发展、整体提高的良好势头,但建设和使用状况不平衡,还存在下列一些主要问题。

一是观念保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发展缓慢。有些院校受陈旧观念和传统思维的束缚,在信息网络建设上认为有很多负面影响,强调客观困难、等待观望的较多,而真正发挥信息网络应用主动作为、积极努力的较少。有些同志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要把传统继承好就行了,不要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还有人认为,传统的教育方式比较系统、全面,操作起来驾轻就熟,因而喜欢守着旧摊唱老调,不求教育手段有多新,只求笔记写满就行。有的则“谈网色变”,存在消极防御思想,即不趋利避害、为我所用,这直接延误了抢占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的时机。

二是内容呆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滞后。当前部分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制作较为粗糙,版面布局不合理,功能也仅限于单向的信息新闻发布,信息更新也不及时,内容虽然丰富,但多为红色信息和传统的说教理论文章,与传统的“说教式”教育模式并无二致。从而忽视了现代大学生的思想基础、性格特点和接受能力,也忽视了信息网络这个新兴信息传播载体的特点,很难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中来,使得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形同虚设。同时各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网站相互之间缺少沟通和交流,致使网站仅仅是发布和自己学校相关的一些新闻、图片,未能与其他兄弟院校搭起桥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是机制缺失,网络监控手段简单、力度不够。有些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处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方法手段上过于简单粗暴,对大学生在网络活动中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对院校BBS、微博客等互动网站不予重视、正视。往往简单地采取封堵、关停、说教、命令等方法进行教育,管理手段过于简单,容易使高校大学生产生抵触心理[3]。有些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不强,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用谣言迷惑,长期沉溺于网络世界,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淡漠,价值观产生倾斜,在网络上发布不良信息,发泄对社会和学校的不满,从而形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甚至个别大学生利用所学的信息网络知识实施网络犯罪,对经济秩序、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构成威胁;还有一些大学生迷恋网络游戏,被游戏中暴力、色情,甚至反动的内容所吸引,成为网络瘾君子,这都造成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被动局面。

四是人才缺乏,网站缺少足够的生机和活力。从实际情况看,目前院校还缺乏既熟悉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又精通信息网络知识的专门人才。现有的院校思想教育网站和管理人员多为临时抽调或兼职管理,有的是抽调学生从事这项工作,导致队伍不稳定、业务素质低,严重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发展。不少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和管理基本处于维持状态,很难有创新作为。即使有分担负责网络建设的专业人员,但由于人手少,工作信息处理量大,往往没日没夜工作,非常辛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很多应用尚属于探索阶段,其实效性经常引起怀疑,很容易被边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地位不容易得到认可,个人发展空间受限。这些都大大挫伤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也难于为网络教育提供有力支持。

三 加强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信息网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及其重要的影响,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勇于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主动占领阵地,才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是强化责任意识。加强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认识态度比专业技术更为重要。院校党委要充分认识信息网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认识当今社会是信息化高度发展、更新速度快捷、信息爆炸的时代,应当认真倾听大学生对使用信息网络的呼声。不断增强信息网络意识,培养用网习惯,强化“不用网络是浪费,用不好网络是失职,用好网络受益匪浅”的观念,确立早抓早主动、真抓真受益的思想,增强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感。要切实用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指示统一思想、深化认识,从一味禁堵、盲目排斥中解放出来,积极主动地研究了解信息网络,让信息网络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新渠道。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方便快捷、形象直观等优势,发挥其在教育、咨询、交流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及时增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内容,打好占领大学生思想阵地的主动仗。

二是强化创新意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不断创新、丰富拓展载体的形式,才能不断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表现力和吸引力。要通过网络互动创新教育形式,结合教育内容开设“讨论交流”、“领导推荐”、“成果展示”等实时互动专题,丰富教育,配合活动,增强教育吸引力。要加强网络文化的原创性,坚持把“镜头交给学生”、“把镜头对准学生”,组织学生自己采集、自己编辑、自己制作,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提高素质。可采取制作幻灯片、多媒体课件或直接运用网络影视资料等形式,实现图文声像并茂,使理性的内容感性化、抽象的道理直观化、交流的渠道多样化。甚至还可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网上教学、开办专题系列讲座,进行调查答题等活动,大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调动大学生主动参与政治学习的积极性[5]。

三是强化人才意识。要始终把提高大学生信息网络素质、培养信息网络人才队伍作为基础工程来抓。围绕网络教育“用什么、怎么用”来展开工作,在第二课堂、课后实践组织大学生学习信息网络知识,提高他们上网、用网整体素质。要充分挖掘、合理使用网络人才资源,挑选培养有计算机特长的学生,作为院校网络“小管理员”,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普及使用[6]。院校领导要高度关注本单位网络人员的发展状况,对有计算机特长又有一定施教素质的人员,要重点培养,鼓励其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研究。要大力支持他们的工作,投入适当经费,关心他们的成长进步。对那些为本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员,应予以奖励。

四是强化道德意识。高校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工作,要保证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就必须要推广信息网络行为规则,规范大学生的信息网络行为。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在信息网络管理办法上,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信息网络伦理、信息网络法制教育,使大学生增强信息网络法制意识,树立正确的信息网络伦理道德观。积极倡导大学生文明上网,自觉抵制心理垃圾和精神污染,维护网络秩序,为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还要通过引进现实社会道德运行机制的方法,宣传信息网络道德。人的信息网络行为也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部分,人的信息网络行为与其他社会行为应该是统一的,不能游离于现实社会行为之外。因此,加强网络道德宣传,必须在大学生中明确现实社会道德规范在信息网络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并引进现实社会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指导大学生在多元道德体系中遵守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规范[7]。

[1]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孟 军.切实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1(5).

[3]孟 艳.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应对思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3).

[4]刘晓峰,李 鑫.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延边党校学报,2011(5).

[5]黄 河.社会型网络社区交流平台背景下的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传承,2011(22).

[6]纪振强.社交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4).

[7]颜互珍,王 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3(4).

猜你喜欢

信息网络院校政治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教义学展开
网络共享背景下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若干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