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断想

2012-04-02刘康怀赵文玉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年11期
关键词:排水工程讲授工程施工

刘康怀,赵文玉,林 华

(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关于工程施工类课程教学的改革一直受到同行的热议,其主要原因就是这门课讲授的难度比较大,而授课的效果又不太好,学生和老师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看法各异。作者在多年讲授《水工程施工》的教学实践中悟出了点滴道理,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也有了丁点奇异的想法,特撰写本文亮出自己的观点,希望能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与同行们共同为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献计献策。

一 课程的主要特点

《水工程施工》是在原《土木工程施工》基础上逐渐发展完善起来的一门课程,教学内容主要为满足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及相近专业本科学生培养的需要。将《水工程施工》作为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专门课程。其原因有二:一是原《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所包括的内容涉及范围太广,而专业化趋势又越来越明显,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没有必要掌握全部的施工技术;二是随着水工业工程发展的需要,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越来越需要突出自身的专业特色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水工程施工》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综合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使本专业学生初步掌握取水构筑物、水处理构筑物、室内外给水排水管道工程和给排水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技能,同时对水工程施工过程的组织计划、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有比较系统的了解。

本课程教学要求前修的课程应该包括相关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因此,称其为专业综合课还是比较合适。例如,讲授施工排水的方法和技能时就需要学生掌握水文和水资源方面的知识,讲授水处理构筑物现浇的施工技术时,则要求学生对各种相关的水处理工艺有比较熟悉的概念,讲授管道工程施工时,学生应该是修完了《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等。如果没有必要的前修课程为基础,那么讲授《水工程施工》时就会使学生产生不着天不着地的感觉。

《水工程施工》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讲授的主要是施工的具体细节和要求以及施工规范方面的内容等。对大学生来说,当然不是为了简单地掌握操作方法,而是必须把其基本的原理搞清楚,才能够完成施工组织计划的编制,才能够指挥施工的全过程。

综上所述,水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所需要的知识很广,实践性很强,要求教师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都具有较高的水平,听课学生则必须前修部分课程。学习好本课程对教师和学生都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如果只是照本宣科,那么,学生肯定会觉得枯燥无味,且容易产生厌学的心态;如果教学过程中不能结合工程实际,那么学生就会难于接受或根本就听不懂,而教师还会误认为学生的接受能力太差。

二 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水工程施工》在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一般都被列为必修课或指定选修课,说明大家都对该课程的重要性有同感。作为工科专业的学生,面向生产第一线是今后就业的主要方向,即使是从事本专业的设计工作,也需要懂得施工的方法和要求才能够设计得更合理,更能够满足工程运行的要求。根据各院校有关老师长期的教学经验和体会,这门课的教学现状主要有以下的一些特点:

(1)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施工的现场搬进课堂,视觉上增强了学生对课程的感性认识。一般采取现场照片与现场录像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对实际的施工方法看得见,对老师讲授的内容就很容易理解。有些老师甚至安排现场录像的观看时间达到了课程教学总时数的25%以上,然后讲授理论知识并结合实际进行讨论,其教学效果比较好。

(2)根据本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增加现场参观学习的时间,不同内容的施工技术选择不同的施工现场参观,并在现场解决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实际的施工工地体会施工的过程,并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紧密结合起来。现场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容易掌握知识的要点和难点,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场参观学习的形式,学生更喜欢也更容易接受,而且对所学知识掌握也更加牢固。

(3)还有就是按照传统的方法授课,其基本思路是:理论知识是最重要的,只要把理论学好了,实际中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按照这样的教学思路,要求课堂教学把原理讲解透彻,包括证明、推导、概念表述等。教师以“满堂灌”为主,重要的内容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方法在过去的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正在被逐渐否定,学生们也不太喜欢。

上述教学方法各有利弊,并且很难肯定也不要随意否定。加强多媒体教学肯定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既有图文并茂的效果,学生也可以安全地完成实地考察,然而,这种教学方法首先是需要准备充分的视频材料,最好是有统一的影像资料,以减少制作成本;其次就是要有配套的教学环境。虽然这些条件都比较容易满足,但是,视频教学实际上还是纸上谈兵,视频和现场实际所获得的教学效果还是有一定差异。对相当部分学生来说,教学效果可能好不了多少,因为他们很难有亲临其境的感觉,理解上达不到预期效果。

增加现场参观学习的机会无疑对这门课的教学具有良好的效果,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施工技能的感性认识,又可以结合实践巩固理论知识。然而各校的现场参观实习表明,目前大学生对现场参观实习普遍重视不够,属于地地道道的走马观花,加上参观的时间很短,很多学生事后一点印象都没有。此外,现场参观实习需每天用车其成本比较高,而且工程现场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很难同步满足教学过程的需要。

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更难有好的效果了。首先是现在的大学生不习惯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文字大家都能够认出来嘛,如果老师只是利用课堂复述课本,那么肯定会受到学生的口诛笔伐;其次是大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或获取知识的途径与以往大不相同,网络和高技术通讯时代的信息量很大,他们能够从多种途径吸取新的知识,而且学起来更加丰富多彩。因此,只有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或新的教学模式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 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根据上述讨论分析以及笔者多年从事《水工程施工》课程教学的实践体会,特提出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1)《水工程施工》既然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就一定要给学生更多接触实际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是走向生产一线,只有在实践中扎扎实实学到的知识才更容易运用于实际,生产单位也非常需要具有实际技能的高级技术人才。

(2)教与学本来就是辩证的统一,教者需要学习,学习者也必须积极参与教学或促进教学。教者之所以被称之为老师,无非就是他比学习者先学了一步。教者将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实际上是一种被动的教学方法,如果让学生在实践中先行学习,然后再由教者画龙点睛般给予启迪式教学,那么所获得的效果势必要好得多,此时,学习者不仅仅要践行教者的第一步,而且一定要在教学中成为主动型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3)综合上述基本思路,笔者改革这一课程教学方法的断想是:让学生到水工程施工的实践中去学习,直接参与主要施工的过程,在获得充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由教师给予少量的课堂教学和总结,即可结束本课程的教学。具体操作方法是把学生安排到施工工地,与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完成一项或多项水工程的施工任务。根据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需要,可重点参与钢筋混凝土工程、给水排水管道工程、土方工程等的施工。教师针对施工中的要点和难点,事先为学生拟定需要掌握的知识和必须在实践中获得的技能,学生实习结束以后,由教师抽查或进行测试,以掌握需要补充讲授的内容和必须上升到理论的知识。工程实践的安排应该以小组为主,不宜搞大班行动,以便于进行管理,小组活动既不会影响生产单位的正常工作,又可以为生产单位的施工提供部分劳动力。

本课程的教学时间一般是安排40学时,按照本文的改革思路,建议安排2周时间,其中参与施工现场实习为10天,参与实践的方法技术选择2~3种即可;课程总结及面授教学时间安排2天,另休息2天。作为大三(或大四)的学生,每天安排的上课时数平均也是4~5节,因此,集中2周也就相当于40~50个学时,不会影响整个教学计划的执行。对于家庭有条件或者学生已经联系了工作单位,学生本人可以提出申请,现场施工实习就可以自行选择地点,以能够达到预期目的为评价的依据。为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还可以根据学生参与的施工实践,安排做一个施工组织设计,并要求课外完成。

课程教学改革以后,考核的方式也应该进行相应的改革,首先必须加大现场实践表现的考核和给分比例,其次就是要增加现场技能的笔试内容。从总体上突出技能的考核,突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认识和结论

首先,《水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已经受到同行们的高度重视,改革势在必行。综合前人经验,加强实践性教学是提高本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改革的方向也应该是把课堂讲授的内容让学生尽可能到实践中去学习,必须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其次,作为实践性强的课程,适合于采取集中参与实践的教学方法。集中2周时间安排学生直接选择参与几种主要的施工方法,可以有侧重地实践1~2种施工方法,要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通过直接参与施工实践,学生不仅熟练掌握1~2种施工方法,而且可以对其它的施工方法有所了解,至少可以触类旁通。

第三,培养新世纪所需要的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通过加强水工程施工的实践环节,必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随着就业难度越来越大,工科大学生直接走向生产一线,或者直接参与水工程施工的机会也越来越多,高等学校应该为社会输送更多用得上的合格大学生,因此《水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改革就尤显重要。

本课程教学改革思路的提出显然不是很成熟,但是,其方向和目的还是很明确,希望得到同行们的指正,更希望本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能够早日付诸实施。

[1]田江水.《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改的探讨[J].时代教育,2008(6):136-137.

[2]张雪颖,何培玲,张厚先.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08(19):226.

猜你喜欢

排水工程讲授工程施工
采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论高层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工程施工
关于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施工的思考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