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教育叙事,促进高校辅导员教育水平提升

2012-04-02刘志丽王敦球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年11期
关键词:个别谈话班会辅导员

刘志丽,龙 媛,王敦球

(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教育叙事是指教育者或研究者通过叙述教育过程中真实具体的情境、活动与感受,陈述教育经验,用叙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并对教育事件中教育者表现出的观念、方法等进行反思和研究,从而改进教育方式,提高教育水平。近年来,教育叙事作为一种教育研究方法颇受关注,也受到一线教育工作者的青睐。高校辅导员开展教育叙事有独特的优势与积极的意义,需要进一步推广,以提升高校辅导员的教育水平。

一 高校辅导员开展教育叙事的独特优势

1.高校辅导员工作中有大量值得叙事的教育事件,适于开展教育叙事

高校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一线,是从事德育工作、开展思政教育的骨干力量,在大学生日常管理中承担着大量的工作,与大学生有着广泛的接触,经常深入到大学生中间开展教育活动,有大量值得叙事的教育事件。在工作中,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性格特点、综合素质、成长经历等有一定了解,在此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有不少成功的教育经验,这其中会有很多有故事、有场景、有人物、有情节、值得反思、可以言说的教育事件。

2.高校辅导员工作中有一些需要研究的教育问题,应当开展教育叙事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大学生思政教育与日常管理较之以往增加了许多新内容,高校辅导员必须面对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就业压力、心理困惑、奖助学金评定等。这些问题需要在教育实践中寻求解决方式,了解学生反馈意见,进行深入思考,形成解决方案。在与大学生互动过程中探索众多新问题的解决方式,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教育叙事的基本主题。从问题出发进行有意义的探索,进而进行教育叙事,有助于高校辅导员工作有效开展。

3.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构成了说者与听者的关系,便于开展教育叙事

高校辅导员多是青年教师,在求学经历、年龄层次等方面和大学生较接近,善于捕捉大学生的关注焦点和思想动态,因此,大学生对辅导员易于产生亲近感。亲其师,则信其道。高校辅导员熟悉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对大学生的成长有一定的思考与观照,并且具备了基本的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知识,能够随时了解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适当指导,易于赢得大学生的信任。这有利于构成叙事中说者与听者的关系,便于教育叙事的成功开展。

二 高校辅导员开展教育叙事的积极意义

1.高校辅导员在教育叙事中反思教育活动,提高教育水平

高校辅导员在与大学生接触交往中经历了许多教育事件,但如果不进行叙述和反思,并不能发现教育事件中的意义。高校辅导员对教育活动进行叙事研究不仅仅是讲述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故事,而是通过叙述行为反思教育活动,对教育经验进行重组和理解,提供教育事件的意义诠释,倾听教育者内心的声音。叙述教育事件的行为,是把教育者遇到的问题、分析的思路、解决的过程、思考的方式、情感的变化及教育对象的反应等叙述出来,重新整理并再次审视自己所经历的教育事件,发现自己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记录本人反思与学生反馈的思考过程。这个过程使高校辅导员既扮演叙述者,又扮演观看者,对教育事件中自己的言行进行合乎逻辑的解释,从而反观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并通过反思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

2.高校辅导员在教育叙事中接受学生反馈,深化师生交流

大学生思想活跃,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与判断,思维方式呈动态型、非线型,在教育过程中形成了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对于高校辅导员在教育活动中的言行、观念有接受、信赖,也有怀疑、迷惑。教育叙事通过高校辅导员的叙述把教育事件再次重现在大学生面前,能够引发参与教育活动的师生重温教育过程的感受,反思自己的言行、情感及思想。作为一种开放的文本,高校辅导员教育叙事接受参与教育活动的大学生的反馈,获取了与学生对话、沟通、交流的可能。在教育活动中,在教育叙事中,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都在进行交流,并通过各自反思与相互反馈,使教育活动的双方进一步深化沟通。通过沟通,大学生在被关注、被理解的同时,对教育叙事产生了共鸣与兴趣,有了进一步的反馈,有利于高校辅导员总结反思,实现了教育的效果,改进了教育的方式。

3.高校辅导员在教育叙事中拓展研究空间,促进个人成长

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要求高校辅导员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日常管理等方面的行家里手,不仅需要有相当的知识储备,还要求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善于从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育叙事研究提供给教育者与研究者在探索教育本质时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关注具体的事、独特的人的视角。高校辅导员进行教育叙事研究有着独特的优势,在教育过程中强化叙事研究意识,运用教育叙事研究方式拓展高校辅导员参与科研的空间,既推动了高校辅导员教育水平、科研水平的提升,又促进了高校辅导员人格完善、个人成长,并且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提供了有益的途径。

三 高校辅导员开展教育叙事的常见形式

1.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对于加强高校班级建设、营造奋发进取的班级氛围有着良好的作用,也适于由高校辅导员引导大学生一起分析、解决班级中大多数同学遇到的共同困惑或就班级同学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探讨。

对主题班会的教育叙事可以借鉴课堂教学叙事研究的方法,按照班会设计、召开班会、倾听评论和建议、辅导员反思、改进班会设计、再次召开班会、撰写教育叙事报告的步骤和流程,形成主题班会教育叙事,以此提高高校辅导员在班级中面对众多大学生开展教育活动的能力。主题班会中要注意把控全场,照顾到每一位学生。

2.个别谈话

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个别谈话也是教育叙事的形式之一。这里所指的个别谈话不是漫无边际、随心所欲的聊天,而是有明确主题的教育活动,在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中经常发生此类教育事件,并且有着良好的收效。

个别谈话的主题是确定的,但过程无法进行事先设计,而要通过面对面交流逐步切入并深化谈话主题,以达成教育效果。个别谈话便于高校辅导员及时了解大学生反馈的信息,在教育过程中不断修正完善叙事。个别谈话须把握好谈话的主旨与节奏,对于学生的反馈做出及时适当的反应。

3.网络交流

目前,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常见交流方式还包括高校辅导员的博客、微博,师生间的QQ、飞信留言,师生互为好友的人人网、朋友网上的发言等网络交流方式,这也是教育叙事的文本之一。在博客、微博上撰文进行教育叙事成为一些高校辅导员的教育方式。

博客、微博教育叙事文本是开放性的,大学生可以通过博客、微博了解高校辅导员对教育事件的理解与解释,并作出反馈。学生的跟帖、辅导员的回复,这些留言与原文又生成了经过反馈和反思新的叙事文本。网络交流须注意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

4.文字文本

文字文本包括高校辅导员的教育日记、总结、师生的书信等。作为高校辅导员教育叙事文本之一,文字文本是经过思考而凝练出的,从事实本身寻找内在的意义,通过描述、分析、感悟、反馈还原教育事件本身,在展现真实的教育生活的同时加以反思,挖掘文字背后的真实。

四 高校辅导员开展教育叙事的几点注意事项

1.进行真实的事件记录

不要被头脑中先入为主的所谓正确观念、刻板印象所左右,保持客观中立,摒除偏见误解。

2.保持开放的思考空间

教育叙事不是优秀事迹总结,不要害怕记录没有完美结局、但具有启发意义的事件。

3.接受学生的反馈意见

教育叙事要由说者与听者、说者与读者共同构成,有了反馈和反思,叙事的意义才能得以彰显。

教育是一种心灵与心灵之间的影响活动,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与日常管理,不能以说教、命令的方式进行,须引入更加有效的沟通方式。高校辅导员进行教育叙事不仅有助于高校辅导员提高反思能力,总结教育经验,与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而且有利于提升高校育人水平,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值得进一步推广。

[1]丁 钢.教育叙事的理论探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8(1).

[2]王 枬.教育叙事研究的兴起、推广及争辩[J].教育研究,2006(10).

猜你喜欢

个别谈话班会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
初中生主题班会创新策略
小议和小学生个别谈话的时机与方式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浅议与学生的谈话艺术
个别谈话应把握好六个关键环节
善用心 巧疏通 立真情
主题班会共话中国梦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