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2-04-02上海市延安中学200335

地理教学 2012年9期
关键词:初高中课程教学

上海市延安中学(200335) 施 鲁

《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结构的整体性特点中指出:“整体设置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重视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学段课程的衔接,保证十二年中小学课程的连贯性。”这表明了地理课程体系的设计具有整体性,初高中地理教学密不可分,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分工。

上海市二期课改高中地理新教材从2008年起,由原来的高二年级转至高一年级。在对高一学生所做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普遍反映地理学科较难。新教材第一篇“宇宙与地球”的相关知识是学生六年级第一学期学习的,时隔三年,知识的遗忘率本来就比较高,再加上涉及到一些较深层次成因且比较抽象的地理学理论,学生的反映就不难理解了。因此,如何改变高中地理的教学方式,使之与初中地理教学接轨;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更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实现初高中的自然过渡,是教学中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初中、高中地理教学衔接产生问题的原因

1.课程设置的间断及高中系统地理教学内容的铺垫不足

上海地区的初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客观上存在着一些重复和脱节现象,加之上海地区初中二、三年级不开设地理课,也造成了地理教学在时间上的间断。这就容易造成初、高中地理教学上的衔接困难,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工作。

初中的基础型课程部分包括景观·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高一的的基础型课程部分包括认识宇宙、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人文地理环境、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看出初中地理知识以区域地理、地理景观的描述为主,而高中地理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及地理概念的抽象性都要比初中地理突出。

2.高中地理阶段目标的要求更为丰富

从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中可以看到初高中的阶段目标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在知识与技能目标方面,高中知识内容更为丰富,“人类发展和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部分内容的行为动词由初中的“了解”提升为高中的“理解”,体现了对学生分析事物的能力要求。

在过程与方法目标方面,高中学习过程中要求运用地图和图表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而不仅仅局限于能看懂。初高中都强调了地理信息的搜集,但高中阶段还需要学会如何在获得、整理信息的基础上把其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中。高中还强调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和实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培养地理思维。

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方面,高中的学习动机除了个人兴趣外,更侧重于认识地理学科的价值,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初高中对地理学习习惯的培养都具有个性化的特点,鼓励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高中则更强调全球观的养成,关注世界的发展和变化。如果说初中对人格养成和价值观取向是初步形成的话,高中阶段则更明确了责任意识。

二、解决初中、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的对策

1.分析研究学生的知识基础,寻找衔接点

要做到初高中知识有效的衔接与有机的融合,教师必须充分研究初高中的地理教材和课程标准,对整个学科知识体系做到了如指掌。每个篇章的教学前,都要将初、高中教材和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分析,明确哪些知识在初中已经讲过,课程标准中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作何要求。

比如高中有“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教学内容,初中同样有这部分内容,安排在六年级第二学期。初中的教学目标是“运用气温和降水的统计数据或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描述某地区的气候特点。”高中地理教学时就需要教师在讲课前,必须设法考查一下学生对这一技能的掌握程度,以预测是否会给后续的学习新知识带来一定的困难。

对于高中地理的学习,还会涉及到的初中学科《社会》和《科学》,这两门课程属于综合学科。其中初中科学课包括了部分自然地理的内容,初中社会课涉及了人文地理及经济地理的内容,但这些地理知识缺乏连续性,不够系统。而高中地理课程属于分科学科,课程注重自身的逻辑体系,其教育教学理念、内容、要求等方面与初中的综合学科存在明显差异。高中地理教师必须形成一个整体的课程观,认识到这些初中综合学科的基础作用,掌握其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了解学生的学习经历,从而使其这些知识的学习能与高中地理学习有效过渡、衔接起来。

2.创设促进学生理解的教学情境

(1)创设有矛盾的地理情境

创设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不相一致的问题,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认知心理上的不平衡,进而产生一种力图恢复心理平衡的愿望,即学习的欲望。

比如“工业布局”一课,对于我国的钢铁工业布局,学生在初中七年级第二学期曾经学习过我国大型钢铁工业基地的分布,初中教材也比较了鞍钢和宝钢的区别,并解释了“为什么要在上海这样一个煤矿和铁矿资源都缺乏的地区建立宝钢这样的大型钢铁工业”。所以,在高中教学时,鞍钢和宝钢比较只能是作为教学的引入,而不应成为学生学习的重点,否则很难引起学生的关注,引发思考。高中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同样拥有发展钢铁工业的条件,为什么先天不足的宝钢反而成为了中国最大的钢铁基地”,请学生据此分析区位条件的多样性和选择性。

又如,初中七年级第一学期曾经学习过中国的降水分布和中国的河流分布,“水资源”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处在半湿润地区的京津唐,为什么是我国水资源最缺乏的地区”,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激发求知欲。

(2)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实践经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贴近生活以及生产实践的案例,能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降低教学难度。

例如,讲授“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原理时,可以结合初中地理关于山地气候特点的知识内容,请有过登山经验的同学讲述攀登高山的感觉或者展示一些与攀登高山有关的图片,同学就会产生共鸣,容易理解和认同。

地理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更贴近生活,许多地理现象与地理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联系社会实际,能启迪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比如“正午太阳高度”教学中,教师通过复习初中地理关于中国冬季的气候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太阳能热水器在冬天的利用效率”这一生活中现实问题,点拨学生“太阳高度是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主要因素”,学生立即想到可通过调节热水器倾角,使其保持和太阳光线垂直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再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上海的热水器倾角调节范围应设计成多大为宜”,让学生通过动手画图、计算、设计可调节角度的热水器图形。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有利于学生掌握抽象知识。

(3)创设有趣味的情境

新颖、有趣的学习情境,会引起学生的好奇感和探究心理,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如在学习初中已有的知识内容“地方时的计算”时,重复性的机械计算很难引发学生的兴趣,用时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北京时间2008年8月7日,中国宣布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在开幕式上的旗手是姚明。而休斯敦的媒体在8月6日就公布了这个消息,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样的思考活动往往能将学生的注意力转向探求结果的教学氛围中来。也可任选一个城市,宣布这里某一时间开展某一活动,要求代表其他城市的学生说出在当地观看这一活动的时间。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踊跃参与,提高学习兴趣。

再比如,学习月球概况前,先根据初中所学的知识创设一个问题情境,由此引发学生对初中自然地理知识的回忆,然后再进入新课。提出问题:“宇航员离开登月舱去取月球岩石标本,为了确保与同伴的联系并完成任务,从下列物品中选择装备携带在身,哪些是可以在月球上有效使用的? 手电筒 、火柴 、电声喇叭 、无线步话机 、星空图、指南针 、手表 、面包 、饮用矿泉水 、榔头、水银温度计 、气压表 、天平秤 、月面地形图 、GPS定位仪”。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联系相关地理知识思考问题,进入新知识的学习状态,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设计教学需循序渐进

学生的认识是由已知认识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深化的渐进过程。教学的内容,也应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当学生回答问题成功并得到鼓励时,他们会更认真思考,收到预期效果。

比如,“行星风系”第一课时的教学,如果直接提出“风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学生受能力限制,很难马上回答出来,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如果根据学生已有的初中地理知识,将问题分层次设计为“大气垂直对流的原因是什么?”“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产生风的原动力是什么?”系列问题,缩小跨度、由浅人深,就容易让学生理解,并引导学生思维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4.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初中地图

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衔接,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有衔接。应该根据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确定复习和拓展的重点。比如初中地理共有四本图册,但在调查中反映出学生的读图能力并不强。进入高中后,区域地图较少出现在课本和高中地图册中,这就给学生联系知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让学生将初中的地理图册带到高中课堂里来,不失是一个改进学生学习习惯的方法。

初中地理教材和地图册中的地图,丰富生动、内容详尽,将相关联的地图运用到高中地理学习中,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区域综合分析和空间思维能力。在图中找到主要地理事物,提取所需信息,养成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形成综合能力。

如在学习“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这部分的内容时,可以将世界政区图、世界地形图、世界气候分布图、世界人口分布图等初中地理地图与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图放在一起比对,归纳分析各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原因、分布、生产特点,理解其形成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

又如,在学习“中国地域文化”时,可以将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等温线分布图、中国等降水量分布图、中国水文图、中国资源分布图、中国人口城市分布图、中国交通图、中国农业图等与中国地域文化区图放在一起比对,找出文化区的形成原因,理解文化景观是在各种不同自然环境下,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形成的。

再如,讲解地方时的计算时,可把初中地理的有关经线、纬线的特点,经度和纬度的判读,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等内容通过初中地理图册进行复习,让学生遗忘的知识得到激活。然后再提供给学生一些相关图形的变式,如时区图,俯视图,沿经纬线的剖面图等,帮助学生形成地理空间概念,引导学生学会知识间的联系,实现初高中知识的顺利过渡。

高中的地理教学是在初中地理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地理教学,是初中地理教学的延续和提升。只有通过衔接”,才能为学生构建一个科学、系统的地理科学体系。

猜你喜欢

初高中课程教学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关于初高中英语学习衔接的一些建议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