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人的内部世界浅析语言陷阱

2012-03-20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7期
关键词:听话者焦点陷阱

魏 悦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西安710062)

从人的内部世界浅析语言陷阱

魏 悦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西安710062)

人利用各种感觉器官将外部世界内化,形成自己大脑中的内部世界。语言以人的内部世界作为表达对象,通过语音唤起接受者内部世界中相似的感觉意识内容,从而达到表达的目的。由于内部世界的诸种不同引起了很多语言陷阱。

内部世界;语言陷阱;形成原因

人脑中的内部世界是人利用各种感觉器官去感受和认识外部世界的结果。语言正是以这样一个内部世界作为自己的表达对象,利用意识焦点的融合作用使内部世界的内容和语音形式相结合,通过语音唤起接受者内部世界中相似的感觉意识内容,从而达到表达的目的。但是由于说话者和听话者内部世界的不同,以致于说话者表达的信息到听话者那里有了很大的偏差,也就是出现了所谓的“语言陷阱”。

一、人类语言表达与接受的特点

人类通过眼、耳、舌、鼻及皮肤等感觉器官去感知和认识外部世界并向大脑中输入各种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大脑的加工处理存贮在人脑中,由此构成了一个与外部世界相似但又有着本质不同的内部世界。外部世界通过感觉器官进入人脑中,这种进入并不是简单地移入,更重要的是它要经过人的感知和认识,经过大脑的加工处理,不仅有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还有对其的评价,所以人的内部世界既包括客体的内容也包括主体的内容,是人的感觉器官所能感受到的和思维所能抽象总结出来的全部内容。人大脑中的世界与人所看到的外部世界最大的不同是,这个世界存在于人脑之中,其本质是精神与意识的。而人所看到的外部世界的本质是自在的,不以人的感觉特性而转移的。[1]

丰富且不同的内部世界为人类提供了沟通和交流的可能与需要,于是人类便采取语言这种最主要的表达方式来外化自己的内部世界进行交流。人类在将自己的内部世界外化时,语言符号及其意义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被称为概念的意识事实是跟用来表达它们的语言符号的表象或音响形象联结在一起的。[2]32索绪尔认为概念与音响形象都是存在于人脑中的,语言表达是以人的内部世界为对象的。

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人类语言采用语音为介质,利用语音唤起听话者内部世界中相似的感觉意识内容,这样所要表达的信息便为听话者所接受,人类语言表达的一个完整过程就这样结束了。但是语言表达的过程并不是交流双方信息对等的位移,这种表达不是一种完全的表达,这种接受也不是一种完全的接受。但是人类在用语言这种介质来外化内部世界时手段就显得贫乏得多了,以致很多信息没法表达出来。还有,听话者在接收说话者的语音刺激时难免会产生误差,就算接收没有误差,人与人内部世界的不同也会导致相同的语音在不同的内部世界唤起不同的感觉意识内容。表达受到局限,接受会有误差,人类语言的表达与接受就是存在着这种不一致性。在表达与接受的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提到意识焦点的作用。

意识焦点存在于人的内部世界中,是人的内部世界运动变化的主要方式。语言表达的内容存在于内部世界中,人类掌握的语音形式也存在于内部世界中,只有通过意识焦点的融合作用才能使得这些内容和形式产生联系并结合在一起。这些内容和形式之间本身并没有天然的联系,但是只要焦点停留在某个点上,意识焦点的融合作用就可以让它们发生最为自然的联系,达到融合的境界,这种融合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融合。比如水的形象,在一些地方是和“shuǐ”这个音联系在一起的,而在有些地方是和“fèi”这个音联系在一起的。语言表达就是人类利用语音将自己内部世界中当前意识焦点所指向的意识内容外化,从而在他人的内部世界中唤起相似的意识内容。换句话说,也就是利用语音将听话者内部世界中意识焦点的指针同自己意识焦点的指针调整在同一点上[3]8,达到不同内部世界之间意识焦点的重合。但是语言表达受语言自身的限制对内部世界的外化并不是完全的,而且不同内部世界间的重合也不总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些都为语言陷阱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二、语言陷阱的形成原因

因为人所生存的外部世界基本相似,通过眼、耳、舌、鼻及皮肤等感觉器官去感知和认识外部世界的方式也基本相同,更为重要的是,人类大脑对于内外信息处理的方式也是相同相似的,[4]所以人脑中形成的内部世界具有很大的相似或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为人类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了可能性。但是尽管有这么多的一致性,人与人之间还是有差异的。首先最明显的就是生活环境的不同,生活在南方和北方不同,生活在大山中和生活在平原上也不同。其次是感知的敏感度不同,有的人听力更好些,有的人视力更好些,有的人味觉敏感,有的人嗅觉敏感。某方面敏感度高,人的内部世界中这方面的信息就会更丰富一些。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每个人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这就导致处理信息的结果不同。输入相同的信息,最后存贮在内部世界中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这么多的不同也就是不一致性导致了人与人的内部世界也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为人类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了需要,同时也成为语言陷阱形成的基础。

从人的内部世界及语言的表达与接受过程来说,语言陷阱主要是指说话者发出的信息到了听话者那里出现理解上的偏差,说话者内部世界中意识焦点指向的意识内容与听话者内部世界中意识焦点指向的内容有较大的差别。比如,甲从外面回来说:“某某今天可大出血了。”乙急忙就问:“他送哪家医院了?”其实在这里,甲指的是某某今天花了很多钱,但乙错误地理解为某某身体出了许多血,这就是理解出现了偏差,内部世界中意识焦点的指针并没调整在同一点。现实中的语言陷阱有许多,经常会误导人们,究其原因也多种多样,比如利用词语的多义或结构的歧义,利用语言的模糊性,脱离语境,偷换概念。[5]在这里主要从人的内部世界及语言的表达与接受过程出发分析语言陷阱形成的几种原因:

1.内部世界外化的局限性引起语言陷阱

人类利用多种感觉器官从多方面来内化外部世界,这样得到的内部世界肯定是丰富多彩的,但是人在外化内部世界时却只有语言这一种介质,这种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局限经常会引起语言陷阱。在《阿Q正传》中,阿Q一心想着女人,看见仆人吴妈就想向人家示爱,但却只说出了:“我和你困觉,我和你困觉。”结果,吓得吴妈大叫着跑出去,自己还招来了一顿痛打。大家都会认为阿Q的语言表达能力太差,没能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完全表达出来,引起了语言陷阱。现实中也有很多表白情景,因为语言表达的局限造成语言陷阱而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2.内部世界中信息储备不同引起语言陷阱

不同的生活环境、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等等都可以引起内部世界中信息储备的不同。这种信息储备的不同也会引起语言陷阱。在电影《非诚勿扰》中,葛优饰演的主人公对那个买了他的专利而破产了的人说:“你原来花多少买的,我再原数买回来。”但接下来两人的对话才让人恍然大悟。范伟稍有停顿但又立马接到:“人民币!”葛优到:“日元。”大家都知道相同数量的人民币与日元实际价值可差得远了,中国人一听钱反应的都是人民币,葛优却利用他们当时在日本,说钱当然指日元,内部世界信息储备不同这个条件去故意误导大家的,他的那句话就是个语言陷阱。热播一时的电视剧《蜗居》中,海藻问宋思明:“你觉得我是你的什么?”宋答:“脚踝。”海藻生气地说:“脚踝,没想到我在你心中的地位这么低下呀!”宋的话对她也是个语言陷阱,这是因为她内部世界中的关于脚踝的信息储备与宋所说的那种是不同的。但她听宋讲完那个希腊神话故事立马就高兴了。

3.内部世界中意识焦点融合的内容与形式不同引起语言陷阱

在人的内部世界中,意识焦点把不同的内容和语音形式联结起来,融合在一起。但是在不同的内部世界中相同的语音形式可能会和不同的内容联结融合在一起,或者相同的内容会和不同的语音形式联结融合在一起。就像前面说水的形象可以和语音“shuǐ”、“fèi”联结起来。这种联结融合的不同也可以导致语言陷阱。在上面所举的例子中,甲可能是一个白领,经常逛街购物去消费,“大出血”在他的内部世界中是和花钱联结起来的,乙可能是一个医生,在他的内部世界中“大出血”是和生病住院联结起来的。再如儿子过节回家对父亲说:“一到过节,黄牛们就出来横行了。”父亲回到:“哪个农场的,也不看好它们。”儿子的话之所以成为语言陷阱是因为他内部世界中的“黄牛”是和票贩子联结的,而父亲作为农民只把它和一种耕地的牲口联结起来。以上两例都相同的语音形式和不同的内容联结造成的语言陷阱。陕西方言把姑娘漂亮称为“心疼”。一个陕西的小伙把南方的女朋友带回家见父母,对女朋友说:“你这么漂亮我妈一定喜欢。”结果到家后他母亲拉着姑娘的手直夸:“瞧这姑娘长得多心疼的!”说得姑娘东看西看,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我怎么就‘心疼’了?”这是内部世界中相同的内容和不同的语音形式联结在一起导致的语言陷阱。如果谈话缺乏共同背景、具体现场或者情态,这种内部世界中意识焦点融合的内容与形式不同很容易造成语言陷阱。

4.内部世界中意识焦点关注的对象不同引起语言陷阱

不同的内部世界对于同一句话其意识焦点关注的对象是不同的。如领导通知评职称要交的材料、时间、地点,完了之后大家没听清,要领导再说一遍,听第二遍时不同的人关注的对象就不同了,有人关注要交的材料,有人关注时间,有人关注地点。利用意识焦点关注对象的不同也可以形成语言陷阱。中国有一个成语故事叫做“朝三暮四”。猴子的主人为了节约饲养猴子的费用,决定减少它们的食物,于是对猴子们说:“以后早上给你们3个果子,晚上给你们4个,怎么样?”猴子们立刻愤怒起来。于是主人又说:“那么早上给你们4个果子,晚上给你们3个,好吗?”听到这话,猴子们纷纷表示满意。傻傻的猴子们只关注到早上给得多了,分配按它们的要求改变了,就满意了,主人正是利用它们意识关注的焦点给了它们这样一个语言陷阱。在一部电视剧中有过这样一个情景:一个下岗工人去卖菜,大声喊着“十块四斤”,结果半天也没人理会他。这时,一位老师傅过来教他:“你要喊‘四斤十块’。”他照做后果然就有人凑了过来。同一句话不同的说法引起了不同的效果,这就是利用买菜人的关注焦点给他们设下了语言陷阱。“十块四斤”买菜人先听到钱,要他们把那么多钱拿出来肯定不乐意,但“四斤十块”让他们先听到可以买的数量,那么多斤,一下就吸引住了他们的注意。

三、结语

在现实生活中,这些语言陷阱有的是说话人无意中造成的,有的是说话人有意而为之,结果都引起了听话人理解上的偏差。这种陷阱出现得恰当可以收到极好的效果,使语言幽默生动,交际轻松愉快。例如许多相声小品就是利用语言陷阱制造笑料的。但要是出现得不恰当会影响交流和沟通的效果,听话人理解的并不是说话人所要表达的,达不到表达的目的。认识语言陷阱出现的原因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它,该利用的时候利用,该克服的时候克服。

[1]张文元,韩宝育.语言与人的内部世界[J].广西社会科学,2007,(7):134-138.

[2][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3]宋颖桃.试论“约定俗成”[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4]韩宝育.关于人类语言表达的思考[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4):89-96.

[5]康宏东.谈谈日常生活中的语言陷阱[J].新课程学习,2011,(5):156.

An Analysis on Language Trap from the Human Internal World

WEI Yue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Chinese Studies,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061,China)

Human being internalizes the external world using a variety of sensory organs to form an internal world in his brain.Language takes this internal world as its expression object and achieves the purpose of expression through the voice evoking a similar consciousness in the recipient’s internal world.But the differences of the internal world cause a lot of language traps.

internal world;language trap;causes

H136

A

1009—5128(2012)07—0122—03

2012—04—18

魏悦(1983—),女,陕西兴平人,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 朱正平】

猜你喜欢

听话者焦点陷阱
焦点
对日语终助词「ね」、「よ」功能的比较和简析
有些话
“两会”焦点
本期焦点
陷阱
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谁之误
焦点
陷阱2
陷阱1